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中国的父母总是秉持着两种相反的观念:早慧的孩子就是天资聪颖,晚慧的孩子则是大器晚成。不管孩子开口的时间或早或晚,他们总是有自己的期许,因为他们坚信自家的孩子不可能笨,时间上的先后不过是为了体现孩子的聪明。
于是,我们在语言障碍儿童身上见到了这样的说法,孩子说话晚是厚积薄发,是智商高的一种体现。为此,他们将说话晚的行为称之为“贵人语迟”、“大器晚成”。然而,孩子说话越晚,他们的智商也就越高吗?
说话跟智商有联系,但说话晚却……
说话是一种主观意义上的主动行为,是表达者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发音是否清楚、语句是否准确、逻辑是否完善都影响着表达信息的完整。所以,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很多咱们常见的语言问题也就显露了出来,如发音不准、语音不清、逻辑混乱等等。
那么说话跟智商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呢?从智力角度来看,语言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七大因素之一。我们说话时的语气、状态、情绪和心理变化都会促进智力的发展,说话的频率越高,说的内容越多,智力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健谈的孩子显得更聪明的原因。
语言的发展能促进智力的提升,相反,语言的落后自然也会拖累智力的变化。很多老人信奉“贵人语迟”的道理,认为孩子说话晚并非坏事,而是厚积薄发。语言上的厚积薄发的确存在,但也没有厚积到三四岁还未曾爆发的例子。事实上,说话晚非但不能促进孩子智力的提高,反而成了拖累孩子一生的大麻烦。
年龄和语言对应,早一些晚一些差距极大
0-5个月:学会“a”、“o”等音节;
7-8个月:可以发“baba”、“mama”等音;
1岁-1岁半:开始联想词的学习,能够简单认识和分辨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如知道“门”、“灯”、“我”、“你”等;
1岁半-2岁:能听懂小故事,并且开始说简单的句子,如“妈妈,我要那个”;
2岁-3岁:逐渐掌握基本语言,并开始用简单语法表达,如“我今天要做……”;
3岁-4岁::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孩子开始具备成人化的语言能力;
5岁-6岁半:语言发育基本完成。
上述是儿童语言发展各个阶段的表现,家长们不妨一一对照,观察一下自家孩子的语言表现。当然,儿童语言发展速度不均衡,家长们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冲到最前面,求快未必是一件好事。
求快未必是好事,但语言发展速度太慢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一般来说,儿童语言发展阶段之间的差距大多在3-6个月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就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心理、性格、构音以及逻辑产生影响。
假如语言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影响甚至会波及到孩子的智力,造成智能水平的降低,成为他人眼中的“笨孩子”。
发现后不要拖延,及时干预很重要
以往有一些家庭虽然也注意到了孩子说话晚的表现,但他们权衡再三后还是放弃了语言干预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三点:
1.工作繁忙,见到孩子的时间都很少,因此无暇参与孩子的语言矫正;
2.担心丢脸,害怕被熟人或朋友知道孩子语言有问题;
3.不认为说话晚很麻烦,认为这只不过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小波折。
语言问题矫正的最佳窗口期只有短短一两年时间,有些孩子甚至不到一年,如果不及时矫正,孩子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之前厦门中心、杭州中心就有类似经历的语迟儿童,明明都已经四岁多了,可就是没有幼儿园敢收,因为孩子不仅缺乏基本的语言能力,还缺乏正常的自理能力。有个叫作花花的小男孩,上学第一天就尿了裤子,但因为他什么都没说,所以直到中午休息的时候才被幼儿园老师发现。
语言矫正自从上世纪被科学家提出来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二战时的英王乔治六世就是依靠语言矫正战胜口吃,最终留名历史。半个多世纪前的古人尚且可以做到这些,难道我们现在就不行吗?
还是那句话,发现语言问题固然重要,可及时地干预和矫正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