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之心在团队的重要性(在团队中践行利他精神)(1)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人们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探寻、定位和重塑上,逐渐回归中国哲学,“利他文化”便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

利他,是一种不图回报的助人为乐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其理念来源于《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儒家说,仁者无敌。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只有利他的人,才是无敌的。只有利他的人,才会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灵魂上的高度。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生。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快乐,都是由于给别人带去幸福快乐而逐渐产生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只顾追求自己的私利而最终导致的。

由利他引申而来的利他主义,利他价值观在此不再做重要阐述,我谈谈利他。

(一)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自利是为了生存,利他则更持久)身为人,我们有“两颗心”,一颗是“只顾自身利益”的利己之心;另一颗是“为了帮助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利他之心。

(二)利他精神发展到极致终究是成就自己。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应该把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人,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能。

(三)真正能够让我们成功幸福的利他思维,是以“成长自己”为基础。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白这些道理,怎么在利他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机遇,就是成就事业的头脑了。越早明白,越早悟到,人生就越会顺利越早成功。

所以,越真心付出,越真心利他,其做人做事必然认真、用心,有责任心和爱心,心量格局、头脑心智、人品气质自然成就,所有有智慧的,大成功的精英人士,这都是共性。可见,利他之心的威力十分巨大。

《西游记》告诉我们,人生要有大目标,《西游记》的大目标就是西天取经。如何才能实现?这要靠点点滴滴的小目标实现。八十一难不就是八十一个小目标么,师徒四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小障碍,实现了大目标,这就是《西游金》核心。

利他之心在团队的重要性(在团队中践行利他精神)(2)

通读整部小说,我们发现作者是一个儒家、佛家、道家、法家融会贯通的大家。

唐僧师徒四人,还有白龙马,所展示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唐僧代表身体(儒家)、孙悟空代表了心(佛)、猪八戒代表欲(法家)、沙和尚代表人性(道家)、白龙马代表意志力。

合五唯一的师徒四人,一路修行,通过修行明道,怎么样明道呢?那就是利他,只有利他了,他们四人才能共生,共荣,所以说,《西游记》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明道、修身、利他、共荣”。

我们来看,唐僧通过修身,来达到修心,由身到心的转变要靠孙悟空来实现。孙悟空出生是一块仙石,它是一块感受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石头,如何把这块顽石雕琢成玉,不就是要修行么。

修行首先要拜师,师傅是谁?在哪儿?菩提老祖,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心洞。灵台就是心灵之台、方寸之心,都是心,表达了什么意思,表达了孙悟空师傅就在他自己心里。

师傅给了他七十二变,为何是七十二变,《楞严经》说人心有七十二相,也即七十二心,说明心是善变的,我们也是。要把七十二变之心修行成为一颗佛心,谈何容易。八十一难,难难皆为修心,譬如三打白骨精、三代表了三种恶念,分别是浮躁、傲慢、虚伪;灭六个强盗,这六个强盗的名字代表了“眼耳鼻舌意身”,意在让孙悟空这颗躁动之心迅速六根清净下来。这六个强盗分别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常思、意见欲、身本忧。每一个名字都有深意;还有真假美猴王,表达的就是善恶之争,最终善灭掉了恶。

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一路斩妖除魔,最终到达灵山,这个距离刚好是十万八千里,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刚好不是十万八千里么,表达的是真经就在心里,要真正成佛,需要不断修行,才能最终修行成功。

《西游记》是一部集儒释道为一起的巨著,作者吴承恩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用一句话表达:就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向山槐(文)

利他之心在团队的重要性(在团队中践行利他精神)(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