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正高级教师”、 “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尽管众多荣誉加身,但他却坚守在南雄山区学校快30年。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尽量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得精细,做得精致,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朴实的行动,朴实的话语却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无它,榜样而已。他就是韶关教育楷模——黄学波。

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感人事迹 优秀教师黄学波(1)

黄学波在分享其教学方法和理念。

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感人事迹 优秀教师黄学波(2)

从28岁到55岁,坚守粤北山区快30年

1991年,黄学波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从江西来到南雄市第一中学,从此,他扎根于这个穷乡僻壤、条件艰苦的粤北山区学校,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感人事迹 优秀教师黄学波(3)

这些年来,黄学波身边不少同事受邀调往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教学,条件优越,收入丰厚。他自然也收到过省内名校陆续抛出的“橄榄枝”,但他却不为所动。

“以前山里的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有些老师来了不久就走了,孩子们会很失望”,黄学波感慨的说,有几次调动的机会,但他觉得孩子们离不开他,就都拒绝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在山区教学仿佛成为了他一辈子的任务。

大爱之人才能胸怀天下。黄学波对山区孩子们的大爱爱得无声,爱得无形!对于学生们,黄学波倾尽所能,在所不惜;而对于自己,他却到了苛刻的地步。2014年3月黄学波因身体不适,医院建议他立即住院手术,但为了不影响当年所带高三学生的高考,他把手术推迟到了7月。在休养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由于学校教师紧张,当年9月1日他又投入到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中。他的这一敬业精神感动了学生门,学生们也以实际行动回报他的辛苦付出。经过三年的拼搏,他所任教的2017届高三(18)班55位学生,41人考入“一本”大学。正是多年来如此的默默付出,榜样示范,影响着南雄市一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

从特级教师到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潜心教育让数学成艺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但在黄学波看来,数学却是门艺术。他对记者说,这个时代的孩子是网络的原住民,这也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冲击。学生们可以从网上学习到做题的方法和解答,但数学具有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让学生了解一个个枯燥公式背后产生的原因、发展以及推理的过程,也是学习,这是一门艺术。

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感人事迹 优秀教师黄学波(4)

黄学波正在给学生上课。

把艺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了,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们告诉记者,黄老师的课堂是一种非常享受的课堂,气氛活跃,思路清晰,知识讲解深入浅出,再配上他那一口带着江西口音却浅显易懂的普通话缓缓而出,让人永远不会忘记。

正是他在教学上的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他所带的班级学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他任教的高三(18)班高考数学平均分高达115.8分,3人进入韶关市单科前50名。2016年,他指导的高三学生严水清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全国三等奖,这也是当年韶关市县属学校唯一的获奖者

除了潜心教学,他还致力于开展课题研究。近年来,由黄学波主持的国家级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二等奖;他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达40多篇,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获省市一、二等奖……

一张张夺目的成绩单让黄学波得到了各界认可。他先后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学数学骨干国家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韶关市首批基础教育名教师等。

2011年,黄学波作为全国五十五位获奖者之一,获得了全国性数学教育最高奖——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至今广东省仅8位老师获得此项奖

而说起这些荣誉,黄学波也只是一颗平常心。“用心、用功、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足矣”。

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感人事迹 优秀教师黄学波(5)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汪露蓉 通讯员 卢升

编辑:王济超

责编:薛柏华

精彩不断 惊喜不断

更多内容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