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泱泱中华传统医学人才辈出,今天我们就来一听李东垣的求学故事

易水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

落叶从厅堂前的石板上飘过,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东垣坐在张元素的对面,桌子上放着李东垣从家里带来的厚厚的金帛,不知其价几何。

“我要向您学习。”李东垣放好东西说。

“学习什么?”

“您全部的医术!”, 李东垣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

张元素没有看摆在桌上的东西,他的目光一直在盯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眼睛。

这双眼睛里,有一种他所熟悉的锐利。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自己曾经有过。

张元素面对着这个年轻人,心里逐渐地亮了起来:这个人终于出现了。

已经等了很久了,一个愿力大到可以传授学问的年轻人。(愿力:泛指意愿之力)

本来他还想问些“学医是很苦的,有思想准备吗”之类的问题。

可是此刻,他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多余的。

于是他只说了五个字:

明天开始吧。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

山顶。

两人站着。

视野辽远。

秋风吹动他们的衣摆,不停地抖动。

张元素开始了他授徒的第一课。

张元素老师:学习医学的第一步,要体会大自然的规律,人是活在自然之中的, 大自然里面的种种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啊。

李东垣凝视远方,认真地听着。

张元素老师:大自然中的风、寒,热、湿、燥、火,这是六种气啊,这六种气,在正常的时候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但是,当人体的状态失常的时候,或者天气反常的时候,这六种气就变成了让人患病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六气。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左传·昭公元年》

李东垣:难道说,每次诊病的时候都要考虑大自然的状况?

张元素老师:是啊,不要胳膊痛就只看胳膊,作为一个真正的医生,要想到什么季节患上的病,今年的这个季节与往年的这个季节有什么不同,哪种气偏盛,人体是如何的不适应才患的病。这才是诊病之道啊,

李东垣慢慢地点头,

张完素:你现在开始体会吧,秋天的万物是种什么样的状态,然后我会告诉你,哪些药物是与它对应的。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3)

如此对话,每天都在进行。

地点也不同,或在水边,或在田野。

或者是在屋子里的厅堂。

或者是在面对着前来诊病的患者的时候。

谁也没有想到,中医历史上个新兴的学派“易水派”正在形成。

若干年以后,当该学派的学问大盛的时候,才有人回忆起当年那到处聊天的一老一少。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4)

雁去无痕,时过境迁。如今学习医术早已不需要千金求之。而是很多知识渊博的老师倾囊相授。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负期盼。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5)

文字来源/《古代的中医》—罗大伦易水派鼻祖易州张元素

张元素,字洁古,我国金代易州人(今河北省易县),他所处的年代略晚于刘完素。张元素在前人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归纳出药物性味归经、引经报使学说。脏腑辨证学说由此被众多医家所重视,现已成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6)

千载人文古县,山水全景易州。易县,古称易州,因易水而得名。 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滋养了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脉。从这里走出的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不仅丰富了易水文化,更对我国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7)

张元素

张元素是谁?为什么以张元素学术思想为核心的医学流派被称为易水学派?易水学派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8)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9)

讲述人李福海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0)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1)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2)

李福海,主任中医师,首届保定市名中医,河北省首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7年开始,跟师国医泰斗、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2008年,以全国第一成绩遴选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1年,同导师路志正一道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2016年,做客青岛电视台民生开讲,讲述易水学派的传承及临床应用。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3)

古代“学霸”

张元素,字洁古,今易县良岗镇水口村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大概生活于金代12至13世纪(公元1130年--?)。8岁时试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考试中因犯庙讳落榜,从此弃文从医,发奋研究,很快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学术体系,因为疗效显著,名声大振。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4)

贵在 革新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张元素医学思想贵在革新。他虚心研究学习古代医学理论,但不拘泥古方。在《黄帝内经》、《中藏经》的启示下,他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辩证学说,开创了中医研究脏腑病机时代。他重视药物升降沉浮和气味厚薄,发明了药物的归经。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5)

独成一派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6)

元素之学,先后传于李东垣与王好古,李东垣之学传于罗天益,逐渐形成了以张元素学术思想为核心的医学流派,因张元素为易县人氏,故被称为“易水学派”。到了明代,易水学派还特别留心于精气虚损一面,尤以脾肾虚损最为突出。其临证治疗,多偏于温补,故亦称之为温补学派。

易水学派代表性的人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张元素以及其直系弟子,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另一部分是私淑张元素的弟子,明代薛立斋、陈一奎、赵养奎、张景岳、李中梓等。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7)

影响深远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8)

古人云,“医之门户起于金元”“医道自此开始中兴”。易水学派是金元时期与河间学派并立的两大代表性学派之一。至今,研究脏腑病机的思路仍在指导中医理论和临床,引经报使理论现被广泛应用于方剂学。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19)

刘完素与张元素

刘完素,河北河间人。看病多从火热立论,治疗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为寒凉派的开山鼻祖。在当时,刘完素在医学界已久负盛名,而张元素虽然对医学研究很深,临床疗效也很好,但当时还远没有刘完素影响大。后来刘完素患了伤寒病,用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于是有人推荐易水张元素,刘完素起初对张元素很不以为然。据史书记载张元素到时,刘完素面壁而卧,背对张元素,显得很傲慢。等张元素问过病史,诊脉,分析病情后,刘完素很佩服,于是服用张元素的药物,很快痊愈,从此,张元素名声大振。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0)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1)

传承与发展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2)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3)

2018年6月1日,易县易水学派研究会正式成立,李福海任研究会第一届会长。

易县易水学派研究会旨在弘扬“易水学派”文化,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中医药行业机构及个人的交流与合作;以开展学术活动为抓手,服务社会,惠及百姓,积极推进易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4)

6月2日,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著名国医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易县,共同研讨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所创“易水学派”之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中国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等知名专家应邀出席。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5)

路志正称,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典学,是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其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只有做好临床工作,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创新中医事业。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6)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称,目前,中医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中医的根基是传承,开展对“易水学派”思想的研究,能更好的传承其医道精华,对推动中医发展大有裨益。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7)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8)

美好明天

易水流向远方,发展指向未来。以易县中医医院为龙头,易县的中医药事业将迈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易水学派”的传承发展,悬壶济世的中医药将给大家带来更多福音,兼济天下的中国故事将更加精彩。

易水学派包括哪些(易水派之始)(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