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下板的识图与工程量计算。

1、 钢筋

板上的钢筋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分为:1、受力筋,2、负筋,3、分布筋(直径型号小为配合负筋形成钢筋网,经常在结构总说明中会提到);

根据钢筋布置的位置可以分为:1、底筋,2、面筋(上部受力筋、跨板受力筋、负筋)。只是分类规则不同,可以了解一下。

预算员实用算量公式(学预算板的工程量计算不会)(1)

图一板配筋图

如图一所示,即是板的结构图纸,上面是板的配筋平面图,左下角为本张图的说明,建议还是先看一下说明,后看平面图。说明中会涉及:1、未标注的板的钢筋及厚度信息,2、细部钢筋做法说明等;平面图中会涉及:1、板的名称、位置及部分板的受力钢筋信息(不绝对,有时会有一个表格专门说明),2、跨板受力筋及负筋的信息,3、局部升降板的标注(比如:卫生间地面会降板)等。本图中还有详图的索引,如图二

预算员实用算量公式(学预算板的工程量计算不会)(2)

图二 板配筋图局部

图二中黄色圆圈内下面的40表示图号,上面的3表示详图3,意思是这一点的节点需要看第40张图的详图3确定。如图三节点详图所示,此处有一个翻边,节点的难点在于识图,工程量的计算相对简单,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

预算员实用算量公式(学预算板的工程量计算不会)(3)

图三 节点详图

如图四,以图中所示区域为例计算钢筋,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

预算员实用算量公式(学预算板的工程量计算不会)(4)

图四 板配筋图局部

图中1所示,就是跨版受力筋,图中7所示就是负筋,图中8所示就是底部受力筋(由于是另一块板的钢筋,只是介绍,不计算)。我们发现图中红线圈出的部分没有板负筋,这是不合理的(这种图纸问题,可以在图纸会审的时候提出,设计院会回复,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与甲方工程师沟通反映确定),借鉴钢筋1、钢筋3、钢筋4,所以此处负筋信息为C12@150,伸出支座900(在支座处要么有负筋,要么有通长上部受力筋)。其次,图中标注是不含支座宽的,即900是从支座外边线算起(这个在结构总说明中会提到)。最后,钢筋的起步距离是1/2*s(s为钢筋间距)——在16G101-1第99页中。钢筋计算如下:

钢筋1:(700-150/2)/150 1=5根[(布筋范围-起步距离)/间距 1]

长度:15*12 900 200 2800 200 900 15*12=5360mm

[左侧弯折 左侧伸出支座长度 支座宽 板内宽度 支座宽 右侧伸出支座长度 右侧弯折],左右侧弯折为15*d

小计:5360*5/1000=26.8m………………………………C12

钢筋2:(2800-200/100*2)/200 1=14根

[(布筋范围-1/2*s*2)/s 1],1/2s为起步距离,两侧都有墙,所以乘以2,此钢筋信息未标注,在本图的说明中会提到,即C8@200。

长度:15*8 200-15 1250 15*8=1675mm

[在支座处弯折 支座宽度-保护层 伸出支座长度 弯折],钢筋构造详见16G101-1第100页。

小计:1675*14/1000=23.45m…………………………C8

钢筋3:3550/150=24根,中间的钢筋根数不用加 1,依次向下排就好了。

长度:15*12 200-15 3400 200 900 15*12=5045mm

[左侧弯折 支座宽度-保护层 板宽度 支座宽度 伸出支座长度 右侧弯折]

小计:5045*24/1000=121.08m…………………………C12

钢筋4:(2250-150/2)/150=15根,下面紧挨墙,所以有一个起步距离

长度:15*12 900 200 900 15*12=2360mm

[左侧弯折 左侧伸出长度 支座宽度 右侧伸出长度 右侧弯折]——负筋长度都是这样计算的。

小计:2360*15/1000=35.4………………………………C12

钢筋5:(700-150/2)/150 1=5根

长度:15*8 200-15 1300 200 750 15*8=2675mm

小计:2675*5/1000=13.38m……………………………C8

钢筋6:(2100-200/2)/200=10根

长度:15*8 200-15 750 15*8=1175mm

小计:1175*10/1000=11.75m…………………………C8

钢筋7:(7700-100/2)/100=77根

长度:15*8 1000 200 1000 15*8=2440mm

小计:2440*77/1000=187.88m…………………………C8

图中红圈处钢筋:1900/150=13根

长度:15*12 900 200 900 15*12=2360mm

小计:2360*13/1000=30.68m………………………………C12

分布筋:上部:1250-700=550mm,因为上面700有跨版受力筋,可以形成网格,所以只有下部550mm需要分布筋。由于受力筋直径C8,所以分布筋为A6@250(在设计说明中可以找到),当受力钢筋直径为12时,分布筋为A8@250,所以此处钢筋计算如下:

长度:(2800-900-900 150*2)=1300mm

[板内水平长度-左侧负筋伸入板内长度-右侧负筋伸入板内长度 两侧搭接]

根数:550/250=2根,由于上面有跨板受力筋,所以不需要 1.

小计:1300*2/1000=2.6m

左侧:长度:8400-1250-750 150*2=6700mm

根数:(900-250/2)/250 1=4根

小计:6700*4/1000=26.8mm

下部:长度(2800-900-900 150*2)=1300mm

根数:(750-250/2)/250 1=4根

小计:1300*4/1000=5.2m

右侧:长度:8400-1250-750 150*2=6700mm

根数:(900-250/2)/250 1=4根

小计:6700*4/1000=26.8mm

分布筋合计:2.6 5.2 26.8=61.4m…………………A6[上部下部右侧受力筋为C8]

26.8m……………………………………A8[左侧受力筋为C12]

底部受力筋:

水平方向:长度:2800 max(100,5*8)*2=3000mm

板跨内长度 伸入支座内长度*2(两侧各一个),端部伸入支座中线且>=5*d(16G101-1第100页)

根数:(8400-200/2*2)/200 1=42根

(布筋范围长度-起步距离*2)/间距 1

小计:3000*42/1000=126m…………………………C8

垂直方向:长度:8400 max(100,5*8)*2=8600mm

根数:(2800-200/2*2)/200 1=14根

小计:8600*14/1000=120.4m…………………………C8

全部钢筋计算完成,汇总如下:

A6:61.4*0.26/1000= 0.016t

A8:26.8*0.395/1000= 0.011t

C8:(23.45 13.38 11.75 187.88 126 120.4)*0.395/1000=0.191t

C12:(26.8 121.08 35.4 30.68)*0.888/1000=0.190t

2、 混凝土

混凝土计算体积,用到体积公式S=底面积*H

23.52*0.1=2.352m3。

3、 模板

模板工程量,就是计算面积,板的模板面积由两部分组成,1、底面面积,2、侧面面积。由于本图举例的板在中间,周围是梁或者墙,所以只有地面面积:

23.52m2。

介绍钢筋的计算比较多一点,是因为钢筋比较复杂难理解一点。混凝土及模板的难点不在计算上,是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扣减关系。先讲手算就是为了后期用软件的时候可以去验证软件计算的对错,方便去调整计算规则与计算设置,软件始终是一个工具,知道计算原理才是王道。以上为板的工程量计算,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