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古代社会的的监察制度

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

浅议中国古代社会的监察制度,

文/李华铭

图/网络

监察御史的古代演变(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1)

监察御史的古代演变(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2)

一古代的监察机构

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封建的专制社会,在中国几千年的多次王朝更迭中,每个朝代都是高度极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专制社会就不需要国家法度,就不需要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就不需要对国家的各级权力机关进行恰当的约束,就不需要对各级官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管束,相反,中国古代的王朝都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制度和专门的机构来监察国家各级机关和官员的行为,

这个机构就是御史台,担任监察职责的官员称之为御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在先秦时期就有御史大夫这一官职,而到了汉代就有了主管篮察的专门机构~御史台。

二.监察机构的名称和品级

御史台这一中央监察机构的名称一直沿续到元代,到明代这个机构的名称才改为都察院。

监察御史的古代演变(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3)

御史台的长官名为御史大夫,第二号首长名为御史中丞。都察院的长官名为右、左都御史。

御史台或都察院的一般官员名称为御史。

监察御史的古代演变(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4)

御史台首长的品级极高,几乎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首长品级相当,起码是从二品或以上,这一点和现在的中纪委相似。

御史的品级一般是六品或以下,最小不低于七品。

另外在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的下属机构中都有一个名为“给事中"中的官职,品级是七品,其职责就是纠察本部事宜的。

御史台和御史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部门或一个官员只要被御史台或御史盯上,麻烦就不会小。

御史的品级虽然只有六品~七品属于中下级官员,但是因为地位重要,往往一些高品级官员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在古代各朝代的平稳时期,御史台和御史对维护国家的基本法度,在兼顾朝廷和百姓利益方面对维护国家的统治确实有重要作用。

三.关于风闻弹奏或风闻奏事

监察御史的古代演变(古代的御史台及御史)(5)

在古代朝廷还赋于御史台或御史官员一项特权,即风闻弹奏和风闻奏事。

就是御史们可以不凭任何证据,只要是根据道听途说也就是风闻,就可以对官员提起纠察,而不用负提供证据之责,这一项特权更加大了御史台官员们权力。

不过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这一规定虽然有其正面作用,但有时也被利用来打击政敌,也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四.古代监察机构的作用

不管怎样中国古代的御史台和御史职责的设立,对于纠察各级机关的不当行为,纠察官员的不法行为显然有着积极意义。

现代社会国家的监察制度显然是从古代的这一制度沿续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