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端
“耑”的小篆
“端”是形声字。本写作“耑”。如上图,小篆“耑”字像一株植物初生、枝繁叶茂的样子,上面象植物高高直立的顶部,中间的“一”横便是广袤的土地。下边则是植物深入土壤里发达的根系,《说文·立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便是说耑为初始之意。而“端”则为后起会意兼形声字。从立,耑声,耑兼表意。
《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法律,是治国的开端。又可以表示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如“顶端”。
甲骨文立字
“耑”字旁加了一个“立”,如上图,像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上,故而引申而有“正”、“直”之意。在后世的构词过程中, “端”字“正”“直”之义则成为常见之义了。如在形容一个人品行不好时,我们会说他“品行不端”。
“端”之本义为“始”。农历的一月叫“正月”,也叫“端月”。与古代的避讳有关。秦始皇即位,由于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政(正)”,《史记索隐》在《秦楚之际月表》“端月”下注称因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而且“正”不能再读“政”而读作“征”,以避秦始皇名讳。
“端月”意为一年之始,必须端端正正地走好第一步,只有走好第一步,方可端端正正地走好第二步、第三步……善始善终,直至腊月(十二月)之末。足见古代圣贤之良苦用心何其深也。
说文解字/午
午字甲骨文
《说文·立部》:“午,牾(违逆、抵触)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言下之意便是说,午,是抵触,违逆,逆反的意思。午,是一个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午”,像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棒槌,与舂米的木杵类似,见上图,故而是杵的初文。
由午想到了秦字,在最早的甲骨文中,“秦”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的左右是两只手,中间是“午”字,“午”是“杵”的初文,是一种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石臼里捣粮食用的。下半部是两棵稻谷(“秝”,读作 lì ),象征成熟了的庄稼。这是一幅两手举杵正在舂米的丰收景象。
后来“午”被借用为地支的第七位,指中午。所谓“半夜子时,正晌午时”,后者即中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其本义则被形声字“杵”所代替,从此,“午”和“杵”有了明确的分工。“午”是个部首字。凡由“午”组成的字,大都与违反或抵触义有关。
午的古文字早期字形像古时舂米或用于夯筑的‘木杵’样子,象形。‘午’为‘杵’的初字,添加了意为‘制作材料’的‘木’。
人们用‘木杵’舂米或夯土,与‘米’或‘土’发生接触并冲撞,因此‘午’字有:抵触、违逆的引申义,如《礼记·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这里的‘午其众’,是:违逆其族众的意思。
午月:从历史上来看,一些朝代使用不同的历法,端午不一定在五月,但一定是在十二地支对应“午月”。
午日:
以端午节为例,农历五月的午日是端午节,但是农历五月在老皇历中有三个午日,即五月初五、十五和二十五,因此可以看作是三个端午节。
有一些地方有过三个端午节的说法,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后(尾)端午,其实最初的三个端午节指的就是午月的三个午日。
所以端午节,也就是重午日,午日的午时就是三午重逢之日,特别是十五这一天,更是午月的最中间,也是午火最旺盛之时,大端午也是很隆重的一个节日,人们除了吃粽子、打午时水之外,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喝“端阳茶”。
也是青年男女聚会的日子,更是男孩给女方父母送“端阳茶”的时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午时: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记时,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时辰,即子时、丑时…午时…亥时。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相对应现在的时间为:11时至13时,通常来说,人们也习惯指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与“五行”相配,为“火”。方位为:正南,因此成为“南方”的代称。“十二地支’里的“子”为“正北”,地图上的“子午线”即指“南北线”,也就是“经线”。
“端午”的“端”字本意为“正”,“午”本意为“中”。“端午”即为“中正”之意,五月初五这天午时乃一年的正中之正。得“中”亦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由“中正”之意联想到“中庸”二字,中庸之道体现为在相反相成的关系中,要求达到既“中”且“正”的“中正”思想,而决不是折中主义。
五月五,又端午,祝您端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