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晟(湖北)“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季节的脚步,潜行无声雨后新晴,夏已浅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暮春翠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暮春翠绿(浅夏红苋入碗香)

暮春翠绿

□ 徐 晟(湖北)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季节的脚步,潜行无声。雨后新晴,夏已浅浅。

菜场上,一堆一堆的红苋菜,露水未干,像娇滴滴的小姑娘,斜倚在地上。红殷殷的根儿,脆生生的绿茎,卵形的叶子,中间一团胭脂红,边缘一圈浅绿。那样子,人见人爱。难怪作家张爱玲对红苋菜情有独钟——“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

想起小时候,喜欢将母亲炒的红苋菜埋进碗里,在米饭中轻轻一搅,一碗米饭,瞬间染成红色。颗颗粉红的米饭,吃起来特香甜。

新麦出来,中午天热,母亲喜欢擀面条吃。一碗清水面,放进几片清炒的红苋菜叶,碗中顿时生动起来,面汤浅红,让人食欲顿开。两碗面下肚,头上已经一层细汗……

“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红苋菜清炒味美,做羹亦鲜。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写过苋羹的做法:“苋须细摘嫩尖,干炒,加虾米或虾仁,更佳。不可见汤。”

母亲不是美食家,农家做菜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红苋菜是园子里现成的,正午掐一大把回家,清洗干净,焯一下,去掉涩味。锅里加适量清水,将红苋菜撒进去,煮沸。调几勺淀粉,倒进锅中搅动几圈,待水再次沸腾,放猪油、味精即可出锅。红苋羹浓稠丝滑,红汤翠叶,很是馋人。如果正好家里有皮蛋,煮羹时加入皮蛋丁,那才叫一个鲜!

红苋菜可炒可做羹,亦可凉拌,还可以用来做馅包饺子。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端午包”上那一抹诱人的“胭脂红”。

在我老家,素有端午节女婿给岳父岳母“送端阳”的习俗。“送端阳”的礼品中,除了时令皮蛋、桃子,还有新麦面粉做的包子。包子尖上,点一抹胭脂红,像小姑娘嘟起的小嘴,俏皮可爱。那点红色,就是用红苋菜的汁染成的。小时候盼望端午,一半是惦记着顶上一抹胭脂红的“端午包”。

“六月苋,当鸡蛋。”苋菜营养丰富,能补气、清热、明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很多地方把苋菜叫“汗菜”,意思是夏天流汗时吃的菜。

“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夏日时光,红苋如二八女子,俏立墙边。真想,再回到老家的院子里,掐一把红苋菜,吃他个碗底生香。

作者:徐 晟

来源: 长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