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影视潜规则原创:ysrules)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香港电影开始在全世界急剧扩张时,

《纽约时报》的一位影评人曾经酸溜溜地说香港电影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但有趣的是,当年的辱骂今天却已经成为荣誉的标记。

六十年来,香港电影正是凭着自己的癫狂、过火才将恣意挥洒、百无禁忌的香港精神传播到全世界。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

流光溢彩的香港影坛是一个巨大的造星工场,

几乎每隔十年,都会有一批璀璨的影视歌多牺红星涌现出来。

这种偶像层出不穷的局面,得益于香港历史悠久、成熟稳定的大众娱乐文化。

石坚被称为香港的活化石,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

从上个世纪中叶参与电影拍摄开始,石坚的演艺生涯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香港电影史。

在许多著名的早期香港功夫片中,石坚大都扮演一些奸恶之徒,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飞鸿》系列。

在这一香港功夫片的经典系列中,除了黄飞鸿的主演关德兴以外,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石坚。

而这一电影业成就了石坚这个从不演主角的演员在香港影坛赫赫威名。

自幼习武的石坚拍摄的电影以功夫片居多,除了黄飞鸿电影之外,

其早期作品还包括《方世玉》系列的白眉道人,《如来神掌》系列中的天残脚。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3)

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功夫片进入了风光无限的李小龙时代。

石坚同李小龙合作出演的《龙争虎斗》也是这一时期最为经典的作品。

在《龙争虎斗》中,石坚饰演一个背叛师门、为非作歹的少林弟子。

同为少林弟子的李小龙身负师傅清理门户的重任,潜入石坚控制的一座岛屿。

在一场龙争虎斗之后,石坚所扮演的邪恶之徒,终于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4)

八十年代的香港片已经是成龙的天下

而此时作为功夫片的前辈,石坚继续在优秀的功夫电影中充当绿叶。

不过,他的表演相较以前已经更加丰富,并且显露出了优秀的喜剧表演潜质。

在与成龙合作的《师弟出马》中,这种天分同影片整体营造的诙谐、滑稽的效果非常契合。

从八十年代之后,演技越发纯熟的石坚的戏路更为广泛,他开始出现在各式各样的类型电影中。

这些角色各具特点,但始终还是一成不变的配角。

2003年,为了表彰石坚的独特贡献,香港电影金像奖授予这位耄耋老人专业精神奖。

虽然已经很少再接戏,但这位留下一系列奸人形象的老人,可谓香港影坛的翘楚人物。

午马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5)

午马在香港影坛,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他十八岁加入香港邵氏影业公司的艺员训练班,经过一年训练后,开始在影视剧中出演一些小角色。

其后,他师从大导演张彻,同吴宇森一起作为张彻的副导演,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午马是编导演的全才,但他最热爱的还是表演。

自从1964年出演第一部电影《花木兰》开始,午马在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

在将近五十多部影片中出演重要的配角,其它客串演出的小角色,更是不胜枚举。

但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角色当中,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在一系列古装片中的形象。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6)

1987年,午马在这部由徐克监制,

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中饰演了一个经典的道士形象。

实际上,在此之前,午马就曾饰演过道士,

但显然,他在这部香港电影史最经典的鬼片中的表现才真正使他夺得千年老道的美名。

刘洵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7)

关于刘洵的所有资讯都与两件事相关:戏曲和电影。

现为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统筹及艺术指导的刘洵六岁就开始接受京剧训练,

曾在中国戏曲学校中国京剧院任教深得名演员李万春、盖叫天等京剧大师的教诲。

1986年,徐克拍摄电影《刀马旦》时聘请刘洵担任这部电影的戏曲指导。

从此,这位内地戏曲名家与徐克和香港电影结上不解之缘。

从1987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僵尸至尊》开始,刘洵已经在近百部影片当中饰演配角。

由于多年的戏曲武生训练,刘洵的武戏能够鲜明的体现北派功夫。

那大开大合的气度,而他细腻动人的文戏则来源于几十年戏曲舞台的磨练。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8)

1991年刘洵在徐克的第一部黄飞鸿电影中扮演了赫赫有名的黑旗军统领刘永福。

虽然只是在序幕中出场一次,而刘洵那正义凛然、忧国忧民的气度,已经深得徐克的赞赏。

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徐克再度启用刘洵,扮演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

他以自己出色的表演,将这样一个老派而又开明,威严却又可爱的老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举手投足之间,举重若轻,较之儿子黄飞鸿更具一代宗师的气度。

刘洵的戏路宽广,各种角色对于久经沙场的他而言,都是信手拈来,

也许是徐克在刘洵身上找到了久违的中国人的气质,所以他给刘洵安排了集中体现中国传统的佛儒道一体气质的独特角色。

在《黄飞鸿》中,刘洵的角色体现的是治国安邦的儒家思想。

在《画皮之阴阳法王》中,刘洵同千年老道午马一起饰演了一名出妖降魔的道士,

而在《倩女幽魂》系列的最后一部《倩女幽魂之道道道》中,刘洵则饰演了一名舍身殉道的高僧。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9)

1992年,徐克拍摄了自己最重要的两部武侠片——《笑傲江湖》和《新龙门客栈》。

在这两部经典武侠作品中,刘洵的电影表演有了更大的突破。

在这两部相隔两年问世的电影中,刘洵饰演的都是彻头彻尾的大反派——一个妖邪诡异的东厂太监。

同午马一样,刘洵的相貌清奇,特别适合古装扮相。

但刘洵极少有午马的江湖风尘气度,恰恰相反,他骨子里透出一股传统中国贵族气度:大气雍容,即便扮演起反派来,也透露出挥不去的深宫幽殿的气息。

成奎安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0)

看过香港电影的人,大家都会记住这副噩梦般的面孔:

两道扫帚眉斜插入鬓,一双牛眼,白眼仁多,黑眼仁少,血盆大口,一脸横肉

这个天生的恶鬼,人间的夜叉,用可怕二字已经远远不能形容。

他就是大傻——成奎安。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1)

1973年就开始参与电影拍摄,但他真正成名还是在认识香港著名演员李修贤之后。

他师从李修贤开始学习表演,当然大部分角色都是反派人物。

因为天资太好,所以一出场就会被观众惊为天人。

因为实在是太丑、太凶,成奎安在1983年的影片《吉人天相》中第一次饰演了大傻这样一个角色。

从此,大傻也就成为了他流传最为广泛的名字,以至于以后,无论他出现在哪部电影中,

人们都会称之为大傻

成奎安这副尊荣绝对是几千年也出不了几个的,因为香港的电影导演们对他是如获至宝。

即使是一些站在大哥身后的小喽啰角色,成奎安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2)

1989年,在吴宇森的著名英雄片《喋血双雄》中。

成奎安终于熬成了真正的老大,而在这部电影中,他也将这个大恶人塑造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最后的教堂决战,受伤的成奎安宛若一只困兽犹斗的暴龙,他的表演将人性中的大恶活生生血淋淋的呈现在银幕上。

以演恶人成名之后,成奎安也曾经试图改变戏路饰演一些正面角色,但他的恶人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了。

因此,演起善人来观众根本不相信,这使得成奎安多少有些尴尬。

实际上,生活中的成奎安是一个相当温和的人,最大的乐趣是驾驶赛车。

对于电影我如同大多数香港人对工作的态度一样勤奋而敬业,即使在香港电影不景气的今天,成奎安还依然活跃在银幕上。

当然,依然是不变的恶人,不变的角色。

徐锦江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3)

从《鹿鼎记》中的鳌拜到《英雄本色》中的鲁智深,

从《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到《九品芝麻官》中的大内高手,

徐锦江饰演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

从出演第一部电影《省港奇兵》开始,他那魁梧的身躯和颇具阳刚与霸气的脸,无疑是香港银幕上出镜率极高的形象之一。

尤其是他与周星驰合作的几部古装片,更是使得大胡子猛男的形象变得家喻户晓。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4)

徐锦江被称为恶人多少有些委屈,因为除了大量的反派人物,

他还出演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派人物《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的鲁智深就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徐锦江威猛无比的形象扮演鲁智深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依然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但徐锦江身上却有着一种到达极致的阳刚之气。

这在奶油小生多如牛毛的香港影坛显得弥足珍贵。

张耀扬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5)

在1996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十大排行榜上有三部同类型的电影同时占据了排行榜的一席之地,这就是《古惑仔》。

电影《古惑仔》改编自同名的香港畅销漫画,电影中的人物全部来源于漫画中的人物,

而张耀扬扮演的是一个一吃饭就掀桌子的东星耀阳,连自己的名字都搭进去了。

可见张耀扬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古惑仔》系列尽管取得了天文数字的票房,但这个反应青少年暴力的影片却召来众口一词的唾骂。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6)

因为其中大量血腥场面又误导青少年之嫌,

但之前演艺圈中一直没什么表现的张耀扬却在《古惑仔》之后一飞冲天,成为邪气十足的反派经典。

张耀扬塑造的反派人物吸取了香港影坛众多前辈的精华,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成奎安的凶恶,能看到李子雄的阴险,能看到徐锦江的粗鲁。

可以说,年轻的张耀扬是香港电影黑帮恶人的集大成者。

元华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7)

周星驰的《功夫》掀起了华语电影的大热潮。

影片中一些原本就默默无闻,之前更是退隐江湖的一批高手,被周星驰再度力邀出山,其中就有功夫片的骨灰级人物——元华。

在《功夫》中,元华饰演了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绝顶高手。

表面上看,这个人窝囊、萎谢、毫无男人气概,但实际上他却是猪笼城寨真正的大当家。他的武功造诣之高,让人感觉出乎意料。

对于二叔公这个角色的定位,表明醉心功夫片的导演周星驰对于元华的极力推崇。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8)

1990年,胡金铨和徐克合导的《笑傲江湖》中,元华已经开始扮演一些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

同样是在1990年,元华第一次同周星驰合作,

在李修贤导演的《龙的传人》中,他饰演周星驰的师父,从那时候开始,他那精瘦的尊容才慢慢让人熟悉。

但在出演《功夫》之前,他还是属于那种很少被人提起的香港演员,

像这样的始终默默无闻的替身,若非有对功夫片极大的依赖和热情,很难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身处物欲横流的娱乐圈。

而周星驰在《功夫》中为元华安排如此之重要的角色,也是明白无误的。

吴孟达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19)

《逃学威龙》中唯唯诺诺的老爸加上《大话西游》中见风使舵的二当家,

加上《喜剧之王》中神经兮兮的警方卧底,再加上《鹿鼎记》中阴阳怪气的太监海公公,就等于配角吴孟达了吗?答案是不一定。

在《射雕英雄传》中,周星驰还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宋兵乙的时候,

他的演员训练班同学吴孟达已经开始扮演丐帮简长老这样的重要配角了。

成名很早的吴孟达和成名很晚的周星驰,经过十几年的沉沉浮浮之后,江湖地位已经天壤地别。

周星驰已经是威震武林的星星门掌门人,而吴孟达则还是配角,尽管这个配角是整个香港影坛最昂贵的。

李健仁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0)

当五大三粗、面目狰狞、温存似水的如花姑娘出现在你面前时,永远令你失魂落魄、无可奈何、顿足捶胸、彻底崩溃。

套用一部明清白话小说的名字来评价如花,就是他算得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不管他俏扮美少女,挖着鼻孔大喊食神,然后被踢翻在地,还是挖着鼻孔吹嘘自己,就是本地当红炸子鸡。

他总是细语柔声地翘着兰花指,挖着大鼻孔,就像周星驰的狂笑,梁朝伟的电眼,周润发的拔枪一样,挖鼻孔就是如花姑娘纵横江湖十几年都没遇到敌手的独门秘笈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1)

如花的扮演者李健仁,男性,是周星驰的同班同桌同学。

二十年的友情换来这样一个搞笑到令人完全绝望的如花姑娘,

也不知道是周星驰的心太狠,还是如花姑娘太好欺负了。

自从在《唐伯虎点秋香》中男扮女装反串出演之后,李健仁几乎会在每一部周星驰电影里都露上一面。

罗家英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2)

罗家英对于戏剧表演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所有的无意义变得更加彻底的无意义。

比如很难说清《大话西游》中的唐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朝圣者吗?好像看不出来,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似乎有一点但又不完全是,莫非他是个隐形的艺术家,知识分子的另类形态?

关于这个角色的猜测,在《大话西游》被吹嘘成后现代结构主义电影作品之后纷纷滋生出来。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3)

8岁学艺,21岁挂头牌的罗家英是香港粤剧界的资深名伶。

他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要远远大于电影方面,可是恰恰是电影给他带来家喻户晓的名望。

《大话西游》那首深情而又无奈的荒唐歌,现在看来,反而成了对罗家英非常有效的一个注解。

抛开荒诞搞笑的唐僧形象,罗家英在文艺片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在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中,他将小人物的那种无奈表现的十分到位。

或许无意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从容,罗家英应该可以走得更远,直到取到真经。

刘以达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4)

你能相信,一个搞前卫音乐的艺术家和各种烂片中的搞笑龙套是同一个人吗?

而这两种角色却恰恰出现在刘以达身上。

他曾经是香港著名前卫电子音乐组合达明一派的半边天,如今却是以无厘头喜剧中的龙套而著名。

刘以达的相貌看似平庸,在电影中他通常面无表情、反应迟钝,

他的表演和电影中的剧情设置、人物性格完全没有关系,这一点通常会令人费解。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5)

刘以达自己说过,他是一个两面的人,一个分裂的人,一个游走在音乐边缘和世态浮华见的怪物。

一面的他是沉浸恐惧和迷幻的世界,冷冷看世情的智者;

一面的他是在港式搞笑片里像个鬼马精灵的玩世不恭,寄生于香港这个纷繁复杂的梦幻场景。

刘以达麻木的表象背后却更加冷静和达观地,切准这个城市的命脉。

叶竞生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6)

长得丑不是叶竞生的错,出来吓人也不是叶竞生的错

因为这样的面容不演电影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香港电影不用像好莱坞那样把大把的钱填入电脑特技的无底洞就能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他们能找到像叶竞生这样的人,并说服他勇敢地走到摄影机前。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7)

凭心而论,其实八两金丑陋还属于正常范围。

素面出场的话,绝对不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应感,

但商业文化走到极致,往往会表现出对于人的不尊重。

在《喜剧之王》中,八两金的出场完全可以等同于恐怖片,这种歇斯底里的卖弄丑陋的方式是需要我们进行反思的。

香港所有老一辈男演员(香港电影经典男配角)(28)

人生其实没有主角配角之分

茫茫人世,只要把握命运,每一个人在他自己世界当中都是主角。

但是商业娱乐文化以特定方式制定着属于自己的规则,

它将演员划进预先设定的类别当中,成为符合观众欣赏口味的各种角色。

影视潜规则原创,微信ID:ysrules

微信搜索关注:影视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