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纣王“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秋,周师次于鲜原。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怀)。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终戊寅)。”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此有《鬻子》、《武成》为证。但此庚寅是为庚寅日,而非庚寅年。《竹书纪年》是将商历庚寅日,周历辛卯日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误以为是庚寅与辛卯年,故而又错定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50年,牵一发而动全身,连锁反应,成王元年错为丁酉年,还错定年。康王元年错为甲戍年。昭王元年错为庚子年。把穆王元年乙未错看为己未年,还虚增35年。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终戊寅)。”纣王是商朝第三十位商王,因此496不包括纣王的53年。此也不是商朝总纪年。因“成汤伐桀,岁在壬戌”,癸亥确为成汤元年,为公元前1618年,1619-496=1123年,此年:岁在戊寅,但不是灭殷年,而是古公亶父在歧下立周年,距灭殷还有114年。

“汤灭夏以至于受,终戊寅”,纣王不在其内,而是指到纣王元年,此言纣王元年为戊寅,是为公元前1063年,1063-53=1010年,千呼万呼它二千多年,终于有了水落石出谜破时,武王伐纣当为公元前1010年,此年岁在辛未,鹑火之次!

什么“公元前年1046年武王伐纣,公元前1044年1月9日早上4.55分戎开牧野”,统统见鬼去吧,全是假的,假了已有二十年!

古公立周为戊寅年,纣王受辛、文王西伯昌元年也是戊寅年,古人错把古公亶父公元前1123年在歧下立周年当作纣王元年。

《竹书纪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终戊寅)。”既不是指殷商有496年,也不是说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63年,而是说自“成汤伐桀,岁在壬戌”至古公亶父公元前1123年在歧下立周,周人已有496年历史。1619-1123=496年。

江郎才尽,黔驴技穷,断代工程至今没搞明殷商倒底是五百余年还是六百余年,而是把629、576、496等可疑史据,在未搞明它们的本意下,先加后除,然后所谓“经过综合考虑,暂取一个正整数公元前600年作为殷商始年,1600-1046=554,而把这作为殷商总纪年,还美其名曰:“阶段性成果”!

很快自工程立项至今二十多年已过去了,也不知道还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才能把这“阶段”两字去除掉,可惜已逝去的李学勤他们是永远看不到了。如果他们能以史为据,原本他们应是能看到的!

《竹书纪年》“禹年元年壬子”,公元前2049年为夏代始年,而非公元前2070年;

《竹书纪年》“自壬子至壬戌”,公元前2049年至公元前1618年,2049-1618,夏为431年,而非471年!

“成汤伐桀,岁在壬戌;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武王时鹑火为辛未年,为公元前1010年,1618-1009=609年,公元前1010年伐纣,次年克商,殷商总年610年。而非554年!

一.而所谓“成汤享国629年”,是已包括了成汤为商地诸侯近20年。成汤为帝,享的是天子王国,而在前享的是诸侯王国,同样也是享国。629-20=609

二.《鬻子》的“汤之治天下,积岁576年至纣(囚西伯昌),”1618-1042=576

三.至古公亶父公元前1123年在歧下立周,周人已有496年历史。1619-1123=496年。

请不要狡辩说什么“这些工程阶段性成果只是约数!”原本能将历史精确到个位数,像雄鹰一样高飞,为什么一定要像鸡一样生活,就因为鸡可以养尊处优,不愁俸禄?

武王伐纣是公元前几年 武王伐纣不是在公元前1046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