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宗教,而是系统的教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教化大众,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有缘众生,能够按照他所教的方法去修行,最后跟佛一样,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是佛教的最终目标,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教的最高学位。佛教修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学位: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

藏传佛教各种学位 佛教中的三个学位(1)

第一,“正觉”。我们世间人对宇宙人生、自然万物也有一定觉悟,但是不圆满。像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虽然对世间的事理知道的也不少,但是还不能算“正觉”。为什么不算正觉呢?因为他虽然有觉悟,但是他还有烦恼,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人我、是非,所以,他还只能算是凡夫,不能算圣人。如果他能把贪、嗔、痴、慢、人我、是非、烦恼断尽,佛就承认他这个人是“正觉”,得到“正觉”的学位,在佛教中称为“阿罗汉”,这是最低的一个学位。

藏传佛教各种学位 佛教中的三个学位(2)

第二,“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但还不是佛。“等”就是指他用的心和佛用的心是一样的。而阿罗汉用的心就和佛的不一样,阿罗汉的心和我们凡夫一样,都是妄心,只是他没有烦恼,凡夫有烦恼。菩萨和佛都是用的真心,但是也有差别,佛用的是“圆满的真心”;菩萨用的是“分证的真心”。佛在经典上常用月亮做比喻,十五的满月是佛的心,初三初四的月牙是菩萨的心。月牙也是真的月亮,月牙上的光也是真的月光,只不过是不圆满而已。这就是菩萨心,从用心上看,和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绝对没有虚妄之心,就是不太圆满。这叫正等正觉,这个学位称为“菩萨”,是佛教修学的第二个学位。

藏传佛教各种学位 佛教中的三个学位(3)

第三,“无上正等正觉”。菩萨的真心修证圆满以后,达到最高学位,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佛的通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达到真心圆证,这就是佛。这个“佛”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的独称,任何人修行圆满,真心圆证,都可以称之为佛。

总之,佛、菩萨、阿罗汉都是佛教教育的学位名称,好比我们现在大学里的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一样,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仙,只是学历不同罢了,我们千万不要迷信,把他们神格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