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是一位贤德的母亲,《三字经》里就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但其实,孟母还是一位单亲妈妈。孟子的父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人,为了前程,抛妻别子,远游他国,没想到却命断他乡。失去丈夫的孟母独自承担起抚养孟子的全部责任,最终培养出一位中兴儒学的“亚圣”。
那么,孟母有哪些育儿观念,是值得现代的父母好好学习呢?我们来看看几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吧。
孟母雕像
故事一:孟母三迁: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
最初,孟母带着孟子居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常常看见送葬的人群,让孟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送葬的游戏。孟母看见了,认为这里不适合孩子读书,便决定搬家。
学区房
故事二:断机教子:做事要持之以恒
孟子天资聪慧,但也很顽皮。在学宫学习一段时间后,新鲜劲过去了,便开始逃学。有一次,孟子早早从学宫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让孟子背诵所学知识,孟子背得断断续续。当着孟子的面,孟母用剪刀割断她织好的布。孟子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回答:“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从那以后,孟子再也不敢逃学了,也不再遗忘所学知识。
解读:
对于孩子来说,学是艰难的,游戏总是容易的。面对艰难的学习,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孟母用行动告诉孟子,学习就像织布,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丝一线的积累。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孟母是严厉的,对于孟子的错误,他并没有采用打骂的方式,用行动让孟子明白了道理,从一个坏学生变成一个好学生。
这和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倡的“孩子犯错正式学习的好时机”、“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等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孟母肯定没有学过正面管教,但她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运用了正面管教。可见,正确的教子方法,什么时代都是管用的。
孟母断机教子
故事三:杀猪不欺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孟子小的时候,又一次看见邻居杀猪,便问母亲:“那家人杀猪做什么用?”当时孟母正在忙,便敷衍地说:“给你吃啊!”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孟母心想“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子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于是,便买了邻居家的猪肉,给孟子吃,绝不欺骗孩子。
解读:
孟母“杀豚不欺子”的故事,直到今天都让人赞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家长品行不端,养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会有高洁的品德。所以,作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学在心里。
这个故事,还可以看出,孟母是十分注意胎教的。在怀孟子期间,她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品行端正。可见,中国两千多年就有胎教了。
故事四:孟子休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一天,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家,就伸开双腿坐着。孟子看见妻子这样,就母亲说:“妻子不讲礼仪,我要休了她。”孟母很奇怪:“为什么?”“因为她伸开双腿坐着。”“你怎么知道得?”“我亲眼看见的。”听到这里,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貌,而不是你妻子。《礼记》说:‘进屋之前,要先问谁在;想要进入厅堂,必须大声传话(让里面的人知道);进屋的时候,眼睛要往下看。’你进屋之前没声响,这才看见你妻子双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没有礼貌,而不是你妻子。”孟子听了,觉得自己太鲁莽,也不敢休妻了。
解读:
这个故事,很多人理解为孟母对孟子的教导为“万事礼为先”,不过我个人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没有做好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别人做好呢?孟子不知礼在先,又如何能责怪妻子不知礼呢?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同样需要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只有家长自己做好了, 才有资本教育孩子。只有做好了自己的家长,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才能有样学样。
孟子像
故事五:劝子远行:放手,放手,放手
孟子成才以后,曾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却得不到齐宣王的认可,尽管齐宣王以年禄十万钟酬谢他。为此,孟子很是苦恼,他很想去宋国,却又担心母亲年老无人照顾。
孟母明白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一席话让孟子疑虑尽除,离家周游列国。
解读:
母爱,就是一场得体地退出。当孟母得知孟子胸怀大志时,懂得放手并宽慰儿子。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却做不到放手,希望把孩子拴在身边,也因此养出太多的“巨婴”。父母不懂得放手,孩子自然就不能成长。
孟母,这位单亲妈妈,如同世上所有的母亲一样,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眼看孟子功成名就,却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民众争先祭拜,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表示尊敬和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