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神话故事片《八仙的传说》,相信年纪大一点的朋友绝对看过。这部电影也是建国后第一部国产喜剧神话电影,后来在电视上也曾多次播放,深受观众喜爱。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1)

这部影片以点化曹国舅成仙为主线,串联起多个八仙小故事,最后以八仙过海的情节告结。该片场景极多,美不胜收,人物有主有次。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情节很饱满,七仙智收曹国舅、丑妇选妃自认乌龟、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典故、张果老倒骑驴以歌化人……有趣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让人百看不厌。特别是最后点金棒的情节,点什么东西都会变成金子,相信很多人有印象。

在当时来讲,无论剧情还是特效,包括服装、造型、美工,这部《八仙的传说》都堪称国产电影里的佼佼者,即使放到今天看,依然不觉得过时和陈旧。令人感叹的是,本片的特效竟然比同时代的86版《西游记》看上去还要好。变荷花、仙人升天、点金棒、仙鹤在屏风上起舞……特效非常自然。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2)

不夸张地说,《八仙的传说》比同时期的香港同类题材电影拍得都要出色。

那么,这部电影是如何搬上银幕的?创作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且请小编道来。

编剧、导演连续熬夜,20多个晚上改出来的好剧本

提到《八仙的传说》的拍摄,还得从该片的编剧肖温说起。

肖温,1929年生,山东龙口市石良镇黄城集村人。1952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7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由于他是山东人,老家离蓬莱阁很近,从小他就听过许多与蓬莱阁有关的神话故事,尤其是家喻户晓的八仙故事。小时候经常听街头的说书艺人讲八仙的故事。当时,一块玉米饼子就能换一段吕洞宾卖字画落难成仙、张果老路过天下第一桥,或者铁拐李戏逗衙门府、韩湘子洛阳府吹箫引凤等传说的段子。

童年听到的八仙故事给肖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以后,作为长影厂编剧的肖温,想到了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八仙故事写成电影剧本。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3)

由于这些故事是以民间口头文学为素材的,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特点,所以肖温考虑到用通俗喜剧的形式来表现。虽然肖温之前从未搞过喜剧,但他还是冒着可能“弄砸锅”的危险,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

由于《八仙的传说》是建国后第一部大型通俗喜剧神话故事片,上影厂领导听说肖温这个创作想法后,非常关注和重视,多次鼓励肖温要尽力写好它,并及时提出了创作意见。然后把这个事儿告诉了导演赵焕章,让他帮看看本子。赵焕章是著名的电影导演,他执导的“农村三部曲”《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深受观众喜爱。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4)

著名导演赵焕章

据肖温回忆,赵焕章看完本子的当天晚上就找他商量,一定要把剧本搬上银幕!这个故事太精彩了。当时,赵焕章正在区里参加人民代表会议,时间相当紧,他就利用午休时间向大伙儿征求对剧本的意见,晚上再到电影厂的文学部一块儿商讨。就这样,持续了20多个晚上讨论剧本,经常到深夜才散。

修改《八仙的传说》剧本的过程堪称拼命,有一天晚上,肖温到传达室接电话,当他回来的时候,赵焕章在椅子上睡着了。肖温有些过意不去,劝他回去休息。起焕章摆摆手,说睡上五分钟就行,然后他重新泡了一杯浓茶,陪肖温继续聊剧本的事儿直到深夜……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5)

赵焕章和该片摄影彭恩礼出国的时候,旅行包里装满了八仙的材料。原来,赵章觉得研究资料的时间太少,便想见缝插针地在飞机上抽空看看。本子定稿后,在导演分镜头的过程中,赵焕章认为需要改动的地方,还找编剧肖温商量。

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导演和编剧是多么地敬业!

摄制组阵容强大,各个位置都是全国顶尖水平

1984年,导演赵焕章亲自率领摄制组一行20多人,前来蓬莱阁选择外景场地。摄制姐阵容很强大,作曲是萧珩,他曾为《苦菜花》《年青的一代》《张衡》《烦恼的喜事》《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近三十部影片作曲;摄影为彭恩礼,他是影片《喜盈门》的摄影;美工李景桂,《咱们的牛百岁》的美工。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6)

值得一提的是特技设计姜亦素,他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特技师,曾师从日本和苏联专家,由他担任特技设计的《白蛇传》被评为全国百花奖优秀戏曲片奖。

此外,本片还邀请当时68岁的著名美术师丁辰担任美术顾问,丁辰曾为八十多部影片设计过布景,由他担任美工的彩色故事片《天云山传奇》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美工奖。

可以说,无论从哪个位置说,摄影组的成员都是全国顶尖水平。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7)

主演王夫棠曾经在86版《西游记》中演过牛魔王

在演员方面,《八仙的传说》的主演即曹国舅的扮演者,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夫棠,当时他已经52岁了。

王夫棠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曾塑造了百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他曾在86版《西游记》中饰演过两次孙悟空变化的牛魔王,一次是骗红孩儿营救唐僧,一次则是骗铁扇公主求取芭蕉扇。看过《西游记》的观众都有印象,王夫棠扮演的孙悟空变化的牛魔王,贼眉鼠眼,目光闪烁,一举一动仿佛孙悟空上身,演技真的让人叫绝。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8)

除了《八仙的传说》和《西游记》,王夫棠还在电影《苏小三》中饰高六爷、在《日出》中饰潘经理(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在电视剧《阿团》中饰贺龙、《南国星泪》中饰公安局长,在《梦开始的地方》《冰糖葫芦》《离婚》等戏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离休后,王夫棠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默默地走到计划生育的战线上。为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他在有关领导、专家的支持下,提出“人口文化”概念并于1993年创立了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所以我们在看《乡村爱情》第1部时,片头里赫然写着顾问“王夫棠”,因为《乡村爱情》第1部正是由国家计生委和人口文化促进会拍摄的。

在《八仙的传说》中,王夫棠充分发挥了他的表演功底,把一个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5年,王夫棠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9)

田晓梅饰演的何仙姑和铁牛饰演的汉钟离

在影片中,另一位大家熟悉的演员就是饰演汉钟离的铁牛。他曾在86版《西游记》中饰演过弥勒佛,还曾在黑白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一个胖墩墩的战士“小胖子”。2015年,铁牛逝世,享年93岁。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10)

石维坚曾在《天云山传奇》中饰演罗群

扮演吕洞宾的是著名影剧演员石维坚,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石维坚曾在电影《天云山传奇》成功饰演罗群,深刻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他还出演过《太平使命》《曹雪芹梦断西山》《熊迹》《唐明皇》等多部影视剧。石维坚年轻时考入上海人艺学馆,因此有机会在电影《八仙的传说》中饰演吕洞宾。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11)

在《八仙的传说》中,石维坚饰演吕洞宾(左二)

在《八仙的传说》中,石维坚先后化妆、扮演的吕洞宾、捻字者、穷秀才、富家老翁、算命相士等形象绝无雷同之感。也就是说,在本片中,吕洞宾一人六个扮相。一人分饰多角,对演员是很大的考验,但石维坚演得得心应手,出色完成了任务,表现出高超的表演功力。

饰演何仙姑的漂亮女演员叫田晓梅,1960年出生,曾在冯巩主演的电影《业余警察》中饰演小偷团伙的大姐大“黑玛莉”,还演过一个电影《小丑历险记》,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八仙过海电影中的片段(特效比西游记还好的老电影)(12)

田晓梅

虽然这部老电影距离我们已经有30多年了,但现在重看这部影片,我们仍然觉得很精彩。不论是剧本,还是服化道,还是特效,甚至超过现在绝大多数古装奇幻电影。这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技术进步了、资金也多了,反而拍不出有味道的好电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