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妈说教育

每个中国人对语文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门学科是通向汉语言文学的桥梁,而其中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钻研,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它的每个字符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别样魅力。

一些中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还不是特别复杂,但是对于处在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也不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还是表示有难度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1)

学生在学习学习知识后,课后系统的复习也是重点,这其中少不了家长的配合,特别是有些家长一直就对孩子的学习十分上心,会主动辅导孩子学习。

与数学和英语的知识点相比,语文的课后辅导对家长来说能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在最近几年的辅导中,不少家长发现现在的语文课本与自己上学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2)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发音改变了,一开始总会以为这是孩子没有认真听讲,但是经过认证发现是自己辅导错了,这让很多家长一头雾水:发音也能变吗?

社会在不断进步,顺应时代变革是必然,当然教育也不例外,教科书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中,为了让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精准。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3)

古诗词读音惹争议,家长不适应“新读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发音让家长困惑

汉字的学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文字也是一样,其中同音不同义、同字不同音、同字多音、通假字等简直多如牛毛,往往把人绕糊涂了。

为了孩子能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会让孩子背一些古诗词,加深对语文的兴趣,而孩子回家后会对家长说他们教的不对,同样一句话,老师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4)

就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家长告诉孩子读(xia)二声,而老师教发音是(xie)二声,家长就质疑了,明明自己念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怎么现在变了呢?

很多家长表示不适应新读音,但是教学内容在不断改善,语文教材经过改革之后“斜”字的读音确实和以前不同了,家长也不要墨守成规,跟着老师走不会出错的。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5)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骑”不读“jì”,读“qí”

这是杜牧描写唐玄宗为讨杨贵妃欢心而千里迢迢运送荔枝的具有讽刺意味的佳句,而在新版语文课本中,将原来“jì”的读音改为了“qí”。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6)

其实不单单是古诗词,还有很多字词的发音重新进行了修正,为了不让孩子在学习发音时感到混乱,家长要关注并且改正自己原有的发音,学会适应,以免再出现相同错误

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地位从始至终是绝对不会被撼动的,而语文相应的知识也会不断地加深。很多学生会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到其他学科,从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

最后成绩还是不理想,进而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其实学习语文也是有技巧的,笔者简单地总结一下,学生可做参考。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7)

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窍门”

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通向语文学习的一扇窗,打开这扇窗你才能继续学下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和“课外图书”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这些故事中往往涵盖了很多语文知识,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丰富知识,学生看得多了,长此以往,自然而然的就对文学方面的知识产生好奇心,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8)

坚持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学生往往因为觉得麻烦而不动笔,很多知识都是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提高的,学习千万不可懒惰。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9)

独立自主学习

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怎么推动,也不如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效果好,学生要清楚一点,学习是一个人的事,学习也是为了自己而学。

对于老师讲完的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复习和梳理、归纳和总结的。

古诗词发音更改(古诗词读音惹争议)(10)

【写在最后】

学习哪有什么窍门,所有的窍门都是学生的不断努力、不怕吃苦,一点点的积累而来的,成功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切忌不能偷懒。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学习语文?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