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小学生笔记(不同的描写方法如何给孩子讲解)(1)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关于描写方法在课文教时,小黄总结的的一些小技巧。不算全面,仅是一家之谈,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两者有的孩子,容易迷糊,觉得写得都是眼睛都是鼻子啊,为什么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动作描写呢?

其实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二者的区分,可以给孩子们这样讲。外貌是静态的,神态是动态的,孩子就很容易分清楚搞明白了。

例:小红有一双大大的葡萄似的眼睛。(外貌描写)

小红眨了眨眼睛,嘴角弯了起来。(神态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并运用的描写手法,教师可以在孩子们会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在讲解课文时出现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好句,让学生进行仿写,让孩子们做到不仅知道并且会用,而且还用的非常好。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也是孩子们掌握得比较好的描写方法。但是孩子用起来非常的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但心理描写对孩子们的写作和塑造人物是非常有帮助的。扩句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教会孩子们掌握的入门方法。

例:小明心想:我一定要考第一名。

小明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考第一名。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写出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的向往。

自然环境的描写,小学阶段,在写景的文章里很常见。往往出现时,学生都不太敏感,教师讲课时也重在讲解写景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特殊的如移步换景等。

教学时,强调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以阅读感悟为主要手段,多读,在读中感受景色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特色的和孩子们常用的一些景物,要让孩子进行摘抄积累,并且仿写,提升敏感度,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正面描写出现得较多,教学中一般没有特别强调。侧面描写是一个重点,也是孩子们经常会和写作手法“对比”混淆。教师教学时要强调孩子们认真审题,是描写方法还是写作手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中,片段的开头王熙凤还未出场时众人的表现和当时的气氛,就是突出的事例。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小学阶段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适用于大场面。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这是很多时候常常出现的一种描写方法,但常常会与其他描写方法混淆,做题时学生会优先选择其他描写手法,而忽略细节描写。教师要注意让孩子们,学会不要被题目设置的陷阱给坑了。一般考得不多。


五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小学生笔记(不同的描写方法如何给孩子讲解)(2)

以上,是小黄总结的一些小技巧,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及时调整和跟进。可以课上利用时间大量的口头的进行仿写,好处是老师当时就可以进行指导,加深孩子的印象,也增加了孩子们的积累;也可以形成课后作业,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仿写,好处是能覆盖全部孩子,口头和书面表达还是有区别,通过批改考试时会更有把握。

教无定法,任何方法都离不开坚持,只要不断去做,总能有一些收获。同仁们,一起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