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北京东城区的初三语文期末试卷上,有一道阅读题,内容节选自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少年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阅读后的题目中,有一个要求是“补写出文中海兰花的内心活动”,许多学生表示题目太难。考试结束后,在微博上喊话作家鲍尔吉•原野,询问“海兰花心中到底想了些什么?”

有网友认为,因为受到试卷篇幅所限,阅读题内容只是节选,这就给学生理解和答题带来困难。对此,小说原作者、作家鲍尔吉·原野也发微博热情回应,并贴出阅读题中所对应的《乌兰牧骑的孩子》原著内容,为学生指点迷津, 建议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丰富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在这里,作家的热心令人敬佩,给出的建议也中肯实用。但是平湖一柱认为,无论是学生、作家还是网友,在此件事上,都仍徘徊在“应试”的误区里,用狭隘的“考试思维”试图寻找一个能得高分、满分的“标准答案“来。

从学生角度说,“补写出文中海兰花的内心活动”是一道极具开放性的试题,如果读过原著更好,如果没有读过原著,只读试题给出的节选也一样,依据试卷文本部分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可是现在,不少学生之所以觉得该题较难,那是因为对自己的“补写”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对“己言”是否“有理”没有信心,因此,考完后试图找原作者弄一个“标准答案”来。学生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映射出他们心中“标准答案”情结的根深蒂固,长期的“应试教育”将他们的思维固化了,就算给他们打开自由的大门,他们却仍把自己圈在”标准答案“圈里,不敢出来……

网友评论、作家本人的回应,同样映射出的“应试情结”:因为试卷上是节选,学生理解就不会全面,思维因此就会受到限制,无法被写出应有的“标准答案”来,因此,要想得高分,就要去过阅读整本书。但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理解,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算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就能写出和原作者一模一样、甚至一字不差的“标准答案”来吗?

所以,平湖一柱以为,此次学生喊话原作者求答案事件,与整本书阅读没有半毛钱关系,答好这道题,阅读好、理解透试卷上给出的部分足亦!

虽然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我们喊了几十年,但学生这次喊话原作者求答案事件,再次折射我们的教育仍未走出“应试”的阴霾”。无论平时我们教育的口号如何喊,一到考试,教师和学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苦苦寻求”标准答案“,这个中的原因在哪里?不在学生那里,也不在普通老师那里,而在于考试的评分标准中。

当下所有的考试,无论平时测验、期中期末、中高考高,评卷时都会弄一个“参考答案”,虽然名其曰为“参考”,但实质上却是评分的“标准“,评卷官评分时只是依照”参考答案“判分,并不细看“考生之言”是否有理。如此情况下,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能向“参考答案”靠拢,学生当然不敢越“参考答案”雷池半步!

作为学生,考试时谁不愿意做对题?谁不想自己的答案得高分?因而,学生追求高分没有错,寻求“标准答案也”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者、评卷者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评分标准——是想让学生有独立的思想,说自己的心中话,还是想让学生猜出题者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学说他人话!

阅读理解题读了五遍以上答不来(阅读补写题本是开放性的)(1)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