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

题记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善与恶,是与非,黑与白,正与邪,一念起,一念灭。开往跨江大桥的45路公交车,经过了25次循环,最终没有爆炸,亦无人员伤亡,车上所有乘客各得其所,下车后,过上了一如往常或是梦寐以求的生活。王兴德与“锅姨”以及当年那个色狼入狱,王萌萌的在天之灵在事发五年之后算是得以告慰,可随着周深款款流淌而出的片尾曲,弹幕上一片留恋,声声祈祷。的确,2022的开端,这部短小精悍的剧成了最吊人胃口,扣人心弦的“开端”。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2)

图片来自网络

久久意难平,心中波澜依旧汹涌,思考了几个问题——

一、到底是什么的“开端”?

全剧一开场便引人入胜,想到之前也看过类似题材的电影——一个人企图通过时间倒流来改变某个事件,但时空悖论告诉人们,一旦人回到过去改变某一件事,那么之后很多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也和著名的“祖父悖论”相吻合——你永远无法穿越到过去杀死你的祖父,否则就不会有你的母亲,进而也就不会有你。而这部剧显然有些理想化,只有李诗情与肖鹤云是进入循环之中的,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每个前一次的一切都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他们俩在循环的过程中是经验、记忆的不断累积状态,这相对而言比较理想化。(一个小细节就是,猫之使徒芦笛每次上车都会被绊一下)。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3)

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整部剧为何以“开端”为名,我想大抵是在“肖李”二人不断循环中层层拨开迷雾,去搜寻这场爆炸案的真实目的——也就是王兴德夫妻二人的女儿王萌萌到底为何而死。最初的开端是公交车上一个中年猥琐男猥亵一个花季少女,车上人的冷漠以及司机的司空见惯导致了她中途下车,女孩被撞身亡,而后来警方草草了事的处理方式让痛失爱女的夫妇二人心生报复的想法,尤其是王兴德去应聘45路公交车司机时,相关负责人只是“有着他眼熟”但早已忘却那场事故,这让王兴德痛不欲生,而“锅姨”在看到女儿出事的视频上的风言风话的弹幕更是心中恨难解。原本意外失去女儿已是切肤之痛,这后续的种种更让人心寒,于是这一对原本可以乎凡终老的夫妻,走上了为女赴死并报复社会的道路,所以这里的“开端”是对人性的扣问,对网暴的声讨,也是对“救赎”的声嘶力竭的呼唤。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4)

图片来自网络

而另一条线是李诗情,肖鹤云的“不断重启”。我觉得李诗情的人物设定其实是接近死去的王萌萌的,所以剧中才有王兴德多次的帮忙,尤其李诗情遭遇“色狼”那几次,王兴德恻隐之心的姑息。她像是重生的王萌萌,替自己讨伐真正的死因,还自己一个公道,也像是投胎而来,为了救下自己深陷泥潭的父母,于是这也是另一个“开端”。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5)

图片来自网络

二、为什么要不断循环?

想必这部片子最吸引人的情节便是这该死的循环了吧。尽管近期也看到网上讨论的这不可能实现的循环,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包括我在前面分析的时空悖论与祖父悖论,但如果抛开这些看这25次循环,则会发现这些循环每增加一次,都是一种方法的尝试,继而对车上乘客的排除,对真凶的锁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层层剥开一些平凡的普通人各自或心酸或悲惨的经历的一种手段。比如住在车库里被勒令搬走的老焦,比如患有哮喘病却对猫情有独钟的芦笛,还有远程为儿子送瓜的马国强,包括时刻不忘直播的一哥,他们都在各自生活轨迹里循规蹈矩,每天的生活也是循环往复,可又各有各的奔头,炸弹引爆的那些次,家属们痛不欲生。王兴德夫妇是因为爱女的死总未得昭雪,而想此极端的方式,但每个陪葬者都是无辜的。如果没有这为了救赎的25次循环,那么枉死的亡灵又要多几个。那么如果按王兴德夫妇的做法,那未来是不是得多许多以无辜者陪葬的事件?那么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展开,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暴力的方式企图解决问题,从来都不作为推荐的方式。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6)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才有了这看似荒谬且科幻的循环。实际上,李诗晴和肖鹤云二人也从一个受害者的乘客身份,渐渐过渡到可以明察秋毫,周密分析推理的侦探,一步步拨云见日,层层深入,找到事情的起因,最终解救一车人,也帮自己走出循环。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7)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备受好评的张警官。那一句“我会毫不犹豫地出警。”给足了正义与人民警察的威严与生命至上的全部释义。倒数第二次循环中徒手扔炸弹而被炸身亡,也赚足了眼泪。试想如果当初王萌萌的案子是张警官办理,那么是不是后续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警察办案,医者治病,教师育人,这三者都是靠良知和极高的社会责任感而立足的职业,因为好坏都凭着内心的那一股子劲儿,得过且过或者简单应付,似乎也无伤大雅,但对于受众的对象则千差万别。世界上许多矛盾的起因,就是因为内心感到了委屈或不公。45路公交车上有人进了循环,才可以改变事件发展。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只有一次机会——比如最近的被人心凉薄与世态炎凉网暴致死的刘学州,一个年轻的生命,再无循环。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8)

图片来自网络

三、平庸之恶与凡人之拗

最后想谈谈这一点,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这个概念是由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关于罪恶的一种哲学思考,平庸之恶往往不易被察觉,因为它往往隐藏在大多数人身上,因为法不责众,因为集体无意识,在当下自媒体时代,这种罪恶更易实现,却更难追究,动辄“人肉”或者甚至有专业的网络喷子水军,像一群蚂蚁集体去围攻,去啮咬,最终压垮一个人。剧中“锅姨”也是因为看到学生手机上被做成鬼畜视频的女儿死亡瞬间加上那些风言风语的弹幕,彻底击垮了一个母亲最后的防线,所以她做出了要报复的决定。这让我想到了江歌母亲,那个为了女儿一直声讨的母亲,她遭遇了多少非议?1月10日得到宣判的那天,她说“我尊重法院判决,我要去告诉江歌这个结果,妈妈做到了!”,最终的结果不在于盼刘鑫赔偿呐69万,而在于正义得以伸张。那些说江歌妈妈吃“人血馒头”的人也可以正正心,不要给这个痛失爱女的母亲再压一片雪花了。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9)

图片来自网络

平庸之恶有时候甚至比显而易见的恶更为可怕,但当它遇见凡人之拗如“锅姨”,如江歌妈妈这样的坚持,最终也可以让沉冤昭雪,她们只是做了一个母亲认为该坚持的事情,但只愿每个普通人不要让这样的事情更多地发生,在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前,不要随意诋毁或去攻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愿2022有个没有委屈、没有压迫的温暖开端,并持续开往明灿的未来。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0)

图片来自网络

ZX·飞侠·旭

22.1.26-1.29

附手写版文稿全文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1)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2)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3)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4)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5)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6)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7)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8)

活在流言的包围圈里(看开端消失在流言蜚语里的生命)(19)

日记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