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计量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关系为:1千克=1000克。

估计物品重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估计标准(如1千克该物有多重,或1千克物的一个感知),再根据实际数量进行估计。

三年级苏教版第三单元试题(秋季苏教新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1)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千克与克在实际生活的正确运用,以及它们之间进率并利用进率关系进行加减计算和大小比较的熟练运用能力。

根据“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千克=1000克”,我们可以利用互换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单位,再进行加减计算和比较大小,如题1,统一单位,谁重谁轻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了。

千克与克如何正确使用?首先,我们要对1千克或1克有一个概念性的定性,即在生活中找一个物品当作参照物来感知1千克有多重,如1瓶矿泉水大约是500克,也就是2瓶矿泉水是1千克。只有选取适当的参照物来帮助我们理解,再根据“重物用千克作单位,轻物用克作单位”这个基本常识,我们才能在运用单位时做到心中有数。

题8好多同学比较纳闷?不是一样重么?这只能表示这一部分同学对题中“净重”一词意思不理解。净重是指瓶里的酱油的重,而不含壶子的重量。也间接地说明酱油 壶的重量一定比2千克大。

判断题是一道迷惑性强的题目,很有可能偷换了概念,需要我们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找出其中的“坑”。比如题3的比重,在我们的印象中,棉花好轻好大,沙子较重较小,但是,比较物品的重量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只与它的重量有关。

三年级苏教版第三单元试题(秋季苏教新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2)

选择题与判断题类似,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正确使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对千克与克进行灵活地加减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运用能力。题4可以利用“天平的等量代换”来解决。而题5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词“同样重”和“分别装”。说明这是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加入了一样重的不同物品,是油是水,与题目没有关系,对吧。

计算题相对比较简单,是在相同单位间进行的加减计算。只要计算时认真一点,问题不大。

连线题考查学生看物估重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理解能力。如果对个别物的重不确定,我们可以利用排除法进行判断。如这几个物中,只有硬币是最轻的,所以1克归它莫属;而牛是最重的物,300千克归它了;....

排列,可以先把单位统在对应的重量上,方便我们比较和排列。温馨提示:是从重到轻还是从轻到重,排列的顺序一定要按题目要求来,不能自以为是。

三年级苏教版第三单元试题(秋季苏教新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3)

应用题是大题,这分得也易,丢也难。在解决问题时,是用加法还是用乘法,是用除法还是用减法,是分步列算式还是列综合算式,这个没有特别要求,我们尽可能的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列算式。

如题1,是标准的几个几的问题,列乘法算式是最简单的,如果你一定要列个连加的加法算式出来,不能算你错。

题4是一道易错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倒出的一半”有多重,知道这一半,就知道瓶子里的另一半,然后就能计算出空瓶的重量,问题就解决了。

解:850-450=400(千克),850-400X2=50(克),答:瓶子重50克。

三年级苏教版第三单元试题(秋季苏教新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4)

这一页的题5在审题时注意一下,个别同学把价格弄混了,再就是在提出问题时,尽量选择方便列算式和计算的数据来提问,节省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提高我们的正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