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烟火生活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

《茉莉花开》于2006年上映,是章子怡早年间的作品之一。

电影中,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凭借精湛的演技,斩获了第24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电影改编自新锐作家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女性,在情感的漩涡里,左突右冲的情感波折,演绎着女性在爱情中,与命运的悲情纠葛。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2)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3)

茉:随波逐流,抱有执念。

生长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的茉,天真活泼,不谙世事,最大的爱好,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偶像则是当红演员高占非。面对维持家庭生计的照相馆日渐萧条,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茉无趣地用照相馆的收据,折着纸飞机,扔来丢去,迎来了当时所谓的星探,孟老板。

孟老板带她拍照片、让她拍电影、给她租高档酒店的贵宾间、捧她上杂志封面、给她举办盛大的生日舞会……

阅尽人间繁华,出尽世人风头。

代价便是,茉成为了孟老板众多女人中的一个,且不幸的是,在茉最风光的时候,她怀孕了。

孟老板带她去打胎,她因为害怕逃跑了。

可这一逃,便是一生。

一夜之间,日本人占领了上海,作为权贵、上流社会一份子的孟老板,携钱潜逃,留给茉的只是肚子里的孩子、到期的租约。

无可奈何,茉只好回到母亲的照相馆,时移世易,照相馆一楼早已被母亲出租于人开殡仪馆了。

那个年代,未婚先孕不被世俗所容,母亲对她不听劝告的结果极尽讽刺;而她对母亲以“兄妹”相称面具下的男女之事也极尽挖苦。

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又互相伤害。

茉固执地、继续给孟老板写信,都如石沉大海,有去无回。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4)

她生下了女儿,却满腔愤恨,无心抚养。她的恨无处发泄,她的爱也无影无踪。

当确知母亲的相好之人对自己有非分之想后,她也并没有拒绝男人的诱惑,最终在她和男人的纠缠中,被母亲撞见,识破了男人的真面目。

于茉而言,早已无任何羞耻可言;于母亲而言,则觉得引狼入室,奇耻大辱,最终选择投河自尽。

之后的茉,独自抚养女儿及后来的外孙女。

但终其一生:

她都不肯忘却曾经的幻世美好;

收藏着以她为封面的杂志;

向别人介绍着高占非的英俊;

管女婿和外孙女的男朋友统一、固执的称作“小高”(高占非);至死,没有忘却自己的电影梦。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5)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6)

莉:自卑难抑,妒火中烧。

生活于四、五十年代的莉,与满脑子都是电影梦、资产阶级思想的母亲格格不入。

她深受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影响,自认思想先进,觉悟极高,勇敢地表达自己对于学校唯一党员邹杰的好感,自愿和他一起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在母亲对自己的恋爱提出异议时,她勇敢地走出了自己所谓的资产阶级家庭,和周杰结婚,渴望融入到无限光荣的工人家庭。

可她毕竟和母亲血脉相连,马桶放在屋内臭气熏天、饭菜不合口、家务繁重、婆媳矛盾等问题,很快将她打回了原形,于是她和丈夫搬回了娘家居住。

可是新的挑战来了,莉因为输卵管不通,而没有生育能力。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7)

情绪崩溃的她对于婚姻,丧失了最后一丝安全感,而选择了自杀。为了挽救莉,更为了挽救婚姻,邹杰提出,抱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花。

可极度缺乏自信及安全感的莉,因为自卑而性格偏执、乃至变态。她嫉妒母亲和丈夫有说有笑,讽刺母亲不要脸;

她大声训斥洗澡的女儿,让爸爸给递毛巾的行为;

更因为妒火中烧,出现幻觉,产生丈夫强奸养女的臆想,并扬言要去告发丈夫……

在文革那个对生活作风及其严苛的年代,丈夫被逼卧轨自杀,而莉也追随丈夫而去。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8)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9)

花:无畏付出,为爱涉险。

花的青春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尾巴,在农场里,她和同是知青的小杜,情投意合,私定终生。

为了避免姥姥的反对,她自己做主和小杜领了证。

结婚以后,花负责工作挣钱,而小杜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学习。花除去工作外,还要利用晚上加班,给小杜打毛衣。

对小杜的经济需求有求必应,生活上嘘寒问暖,尽力保障。

可小杜对她,似乎越来越疏远,每逢寒暑假,都借口实习不回家。终于,在小杜毕业那年,回来和她团聚。

带来的消息却是,班上有位女同学非常温柔、贤惠,大家都叫她山口百惠,并且告诉花,他要去日本留学了。

花打算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可不久以后,花就收到了小杜的分手信。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0)

与此同时,雪上加霜,花发现自己怀孕了,姥姥也在此时去世了。小杜回来和花商量离婚事宜,劝花打掉孩子,花要求小杜最后回家一晚,做最后一次夫妻,便离婚。

半夜里,花搬来了煤气罐,想和小杜殉情。

可煤气罐太重,打开时不慎推倒了,摔倒在地的小花,鲜血直流,惊醒了小杜,将花送往医院。

小杜希望孩子流产,这样就可以和花毫无瓜葛地离婚了;而孩子这时却是花惩治小杜的利器。

孩子保住了,花很得意。

小杜说,夜里他听到了花搬煤气罐的声音;花说,她从来没有打开过煤气罐。

当人性之恶尽显,分手也就无甚可恋了。

电影结尾,花带着自己的孩子搬到了新的商品房。

在小区游乐处,花听到了嬉闹声,隐约记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玩乐的场景。

大概是想告诉我们:

爱要有来处,才会有归途吧!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1)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2)

时间流逝,大浪淘金。

《茉莉花开》在时间跨度上,几乎涵盖整个20世纪。

以祖国百年的战火沦陷、任人欺凌、不屈挣扎、勇于反抗到努力新生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又以一家三代女性的小视角,以改变女人一生的爱情为切入点,见证了女性在爱情里的沉沦与成长。

13年过去了,时代变了,故事的主角变了,可很多现实生活却与电影情节似曾相识,很多女性至今在爱情中还是横冲直撞,不得突围。

如果《茉莉花开》是作为一个反例来启迪人的心智的话,以下三个启示是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必须铭记的:

著名的身、心、灵疗愈导师张德芬曾指出,我们在婚恋中对伴侣最大的误解是:

我们以为对方拥有我们幸福快乐的钥匙,竟然胆敢不给我们。

就像茉寄希望于孟老板给她虚荣与富贵;

莉寄希望于邹杰给她爱和温暖;

花寄希望于小杜给她希望与光明……

求而得之,则享受、就沉溺、就幻想;求而不得,就自我放逐、偏执乖离、就以身犯险,尽显人性之恶。

可以说,自古至今,那些将让自己幸福的钥匙,拱手让人的女性,都在现实生活中撞了南墙,丧失了自我,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

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无疑已经成为时代对女性的必然要求,也已成为当代女性的共识,并成为女性在婚恋中争取更多权力,保持自我的有力保障。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3)

  • 直面问题,学会共存。

婚恋里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有些问题通过努力,可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则是永久性的、无解的。

美国心理学家、婚恋教皇,约翰·戈特曼公布的爱情大数据显示:

不幸的是,婚姻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冲突是永久性的,准确地说,这个比例是69%

就像茉的无端被弃;莉的不能生育;花的付出无果……

这些问题仍然是现今很多女性面临的婚恋僵局、无解问题,那么女性应如何应对呢?

《幸福的婚姻》一书中曾经指出:

化解僵局的目的,不是去让你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让你摆脱僵局,展开对话。

这个对话对象,可以是能够继续同行的伴侣,也可以是决定独行的你自己。

而对话的内容,则是通过问题,发现自己真实的需求。

如茉希望通过努力,实现梦想;莉希望不因不育而丧失婚姻;花希望通过付出获得爱情……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4)

  • 力量之源,回归自我。

当我们探寻得内心的需求,而有所期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女性将期待投注到伴侣身上,就是给自己通往地狱铺路。

而真正的康庄大道,则是相信自己是力量之源。

加拿大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注意,是需求,不是爱。

所以,婚恋中,相比于爱情,需求才是第一位的。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一书指出:

这些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求……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每个赢回幸福主动权的女人,最终都认可了《亲密关系——通往灵魂桥梁》一书中的一个判断: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完全与任何情景和情形无关,无法从他人那儿获取,也非由他人的行为而触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所以,每个在婚恋中的女性,都应该明白:

与其奢望坚贞不渝的爱情,不如坚定不移地争取独立;

与其一意孤行地抱残守缺,不如无所畏惧地直视问题;

与其东寻西觅所谓的幸福,不如与日俱增内心的充盈……

以上文字,愿与我的读者共勉。

喜欢我的文字,欢喜点赞、留言、转发、关注。

章子怡十大经典电影集(茉莉花开13年前章子怡一人分饰3角)(15)

本文由“分享烟火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