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1)

按:因孟加拉国成立于1972年1月,在此之前,“孟加拉国”属于巴基斯坦,故印孟关系此前是印巴关系的一部分。1971年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是印度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独立,肢解巴基斯坦的行动。

印度和周边邻国的边界,历来麻烦重重,即便是没有争议的,也不妨它越境生些事端。

中印边界或许是印度最大的“痛点”,但并非其最大的“难点”。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边界,才是挑战常识的存在,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国界线!

中印边界全长估算也就1700多公里,考虑到各种争议,也不超过2000公里。但印度与孟加拉国的边界,总长超过4000公里(4096.7公里),是其与邻国边界中最长的一条。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2)

有超4000公里吗?

为什么这么长呢?因为飞地。

世界地图上,印度和孟加拉国似乎共享一条连续的国界线,然而,这不过是它们199条国界线中的一条。其它198条国界线在两国的“轮廓线”内,就是各自内部都有对方的土地。

也就是说,哪怕你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同属一个国家,陆上的行程也不得不穿越对方的国土。

头条搜索已经成为“什么都可以搜”的综合平台,点击下方搜索卡片,搜索“飞地”进行体验

印孟边界——史上最变态的国界线

除了地图上我们能看到的主国界线,印度和孟加拉国其余的198条国界线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看下图,橙色为印度,青色为孟加拉国。注意那些离散的色块和色点,都是飞地,每个飞地都意味着这里有一条国界线。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3)

该图为孟加拉国北部边界的局部图。橙色为印度(主要是西孟加拉邦),青色为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区)。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4)

仅显示国界线和飞地。在“国界线”两侧,散布着无数的色块(点)即为对方在本国境内的飞地。

不同于一般的飞地,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飞地绝不是“我的在你那儿,你的在我这儿”这么简单。

孟加拉国有92块飞地,其实只有71块在“印度境内”,即主国界线之外,其余的21块其实在自己这边——在自己这边的“印度飞地”中。同样,印度的106块飞地中,也有3块在自己这边的“孟加拉国飞地中”。

这就是令人头疼的“二级飞地”,就是“你的土地在我这儿,但你的这块土地里面还有我的土地”。

这还不够奇葩,更厉害的是“三级飞地”,就是……算了,看下面这个图吧: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5)

大橙方框为一级飞地,小青方框为二级飞地,小橙方格为三级飞地。

印孟边境有全世界唯一的三级飞地——达阿拉卡各布列(Dahala Khagrabari)。达阿拉属于印度,但在孟加拉国的一片辖区内,但孟加拉国的该辖区又被印度的一块行政区包围,而印度的该行政区域又在孟加拉国境内……晕不?!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6)

青色为孟加拉国,橙色为印度,箭头所指为达阿拉卡各布列(Dahala Khagrabari)。

当然了,飞地难题只是印巴边界的一部分,印巴之间还曾存在着未定国界和“逆权侵占”(adverse possessions) 问题——像我们的藏南,被印度非法侵占。

变态国界的由来

那么,这种变态国界是怎么产生的呢?

“飞地”往往意味着地理归属和治权的分离,这种现象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像侵占、买卖和赠予。最常见的就是武力侵占,如历史上殖民时代就产生了诸多海外飞地;而世界上最大的飞地阿拉斯加是美国购自于俄罗斯,历史上还常有伴随政治联姻的嫁妆式赠予行为,也会产生飞地。

但印度和孟加拉国这一系列“飞地”就比较奇葩了,它是两个土豪之间的任性游戏。

相传,当地的两个土邦王公库奇比哈尔 (Cooch Behar) 与朗布尔 (Rangpur) 爱一起打牌和下棋,土豪赌博,哪能没有赌注?两人就将各自属地一些村庄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谁输就将筹码交给对方。一来二去,就造就了百余个留在对方土邦国的飞地。

这种稀碎的版图,按说是没人喜欢的,毕竟治理起来很麻烦。无奈南亚大陆上的“当家人”要么不成事,要么不干事……先来的莫卧儿帝国(殖民了朗布尔)一直没干过比哈尔,后来的英国佬又懒得管这些破事儿。

印巴分治之后,比哈尔加入了印度,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这些烂摊子就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飞地难题”。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7)

这么稀碎的国土,其实在荷兰和比利时也有类似情况——巴勒纳绍和巴勒海托赫。但人家好歹都是申根国家,边境开放。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8)

深色属于比利时,浅色属于荷兰。

像印度和孟加拉国这种经常不太对付,还严控边境的国家,飞地上的居民可就惨了。不能通水,不能通电,失火了没法救,生了病没医院……简直就是弃民。

“弃民”不弃土,变态的就是政客了

不成事、不干事的当家人都走了,该印度自己当家了,但它——只会生事。

印巴分治之初,为了管控移民,巴基斯坦曾试图与印度一劳永逸予地解决飞地问题,方案是忽略双方各自飞地的大小,按照“飞地在哪方境内,就归属哪方”的原则实施。

土地怎么方便治理怎么来,毕竟,人是活的,允许自主迁徙。

然而,方案到了印度议会那里,议员们觉得自己吃亏了——我们的飞地多(模糊统计,双方飞地面积3/2),不能把“贝鲁巴里”(Berubari,印度的最大飞地)给对方……

直到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撺掇孟加拉国独立。亲印的孟加拉国又提出了“边界协议”,并作出重大让步,让印方保留“贝鲁巴里”;同时,孟加拉国也保留“德哈格拉姆(Dahagram)”,但为了联络的方便,希望租借印方的丁·比卡走廊 (Tin Bigha Corridor)

中印边界几条线(中印边界让印度疼)(9)

丁·比卡走廊,在A、D与白色的孟加拉国本土之间。图源:http://coochbehar.nic.in/HTMfiles/tinbigha.html

然而,该方案又被印度议会拒绝了。关于丁·比卡走廊的租借,印方也是相当苛刻:每天6点起,每隔一小时才对孟加拉国国民开放一次,直到当天18点关闭。直到2001年,孟加拉国国民才可以在6~18点之间全时段使用该通道。

到了2011年,两国总理达成协议,并且得到了相关地方政府的一致同意,然而,由于印度反对党的反对,协议又一次遇阻。

前前后后60多年,印度的外交时常被这些反对派或民粹分子/媒体绑架……印孟边界如此,中印的战争亦是如此。

终于到了2015年,印度和孟加拉国才达成协议,进行162块飞地的领土交换。

根据交换协议,印度将在孟境内111块、共计大约68平方公里(17160英亩)的飞地转给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则把在印境内51块、大约28平方公里(7110英亩)的飞地转给印度;对于飞地上的居民,在规定时间内,可自由选择迁往祖籍国或国籍国;同时,双方也各自保证那些愿意留下的人能够享受到本国的公民权。

此外,两国还划定了早前未定的长约6.1公里的边界线。就此,困扰印、孟数十年的飞地问题才算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

钱峰:数世纪恩怨造成印度和孟加拉国上百飞地

童宇韬:印度国内政治行为体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作用——以印孟陆地边界争端为例

朋友,喜欢就加个关注吧,后续精彩不要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