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大学生、研究生非“韭菜”,某权威网站的检测可否免费开放?

如果说2019年是“天临元年”,那么2021年就是“天临三年”。或许有的读者看到引号中的专有名词是一头雾水,而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似乎一点也不陌生。

这样的专有名词有着它的特定背景,来源于2019年发生的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天临三年”就代表着该事件发生后的第3个年头。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以来,感触最大、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每年毕业的几百万本科生、研究生,因为各大高校以及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无一例外地收紧了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1)

不仅加大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力度,而且对论文相似度的上限也不断下调,让不少毕业生在论文撰写的环节吃够了苦头。每到论文提交的季节,翟天临都会被准毕业生“问候”。

今年也不例外。翟天临又被写论文的毕业生问候了:“翟天临,睡了吗?”

话题同上年一样火热,评论多是网友的吐槽。有表达降重苦不堪言的,有表示花了几千元查重、降重的,有喊话翟天临“赔我生活费的”,还有痛陈自己被延迟毕业的,都把这笔帐朝翟天临的头上记。

听到个别网友讲,如今本研究生论文单次检测费已涨到1380元,最高报价还有1800元的。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2)

专门登录某网络平台查询了学位论文检测收费,不少店铺标注的本科毕业论文查重价格180-500元每篇,而硕士论文查重的价格则更高,标价以1300元上的居多,某家店铺甚至还标注为1800元。

想起自己写研究生学位论文那阵子,正式提交学校检测之前,导师要求我们得先自行通过指定的某网站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并附上检测报告。那个时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单次检测只需要百元左右,占每月生活费的比重极低。

没想到如今检测一篇硕士论文的中位数价格都在13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相当于大学生每月的基本伙食费了。要是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来回检测个三、四次,那这个研究生整个学期的伙食费就这样没了。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3)

公开渠道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总规模预计为909万人。每年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研究生按一半计算,那也是450万人以上,每生论文查重两次下来,查重费用也是几亿、十几亿的支出。

写到这里,瞬间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每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似乎成了提供论文查重服务商家收割的“韭菜”。

作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某网,是众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定的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服务平台。根据该机构的管理规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的功能仅向高校、杂志社等机构开放,个人是没有办法直接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到检测服务的。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4)

那么,网店上的那些售卖的检测服务,又是如何连接到这家权威网站的数据库检测的呢?有说是开通了检测权限的机构内部人员倒卖账号,比如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有一些剩余的查重篇数,就拿到网店去售卖获利。

不管是什么途径将这些检测服务流到了网上去,沦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广大毕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检测的费用支出是越来越高,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而学位论文查重这样一件小事情,动不动就要花上几千元,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笔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不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至少不应该全部承担。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5)

既然是号称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我个人认为该网站就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每年几百万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可否将面向全体高校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免费开放?

如果网站实在做不到直接向全体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检测服务,那也应该由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安排专项资金到高校或者研究生培养单位,来统一购买检测服务,可以考虑提供两次或者三次免费检测服务,后续仍需检测服务的,由学生自行按规定标准支付检测服务费。

现在我们的义务教育免费了,全民医疗保障有着落了,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也有养老金可以领了,每年几百万大学生学位论文查重费,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纳入民生工程,实施免费检测服务或者政府统一购买服务的范畴呢?期待着能成为现实。

值得信任的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单次1300元)(6)

学位论文查重,根本的目的是保证论文的原创性。但是,这样的学术不端检测,也并非完全科学。比如专有概念的定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等部分,检测下来相似度往往比较高。总体来讲,论文查重的利还是大于弊,有利于匡正学术风气。

其实,学位论文只要坚持自己写,按规范格式标注引用,最后提交的论文相似度一般都会远低于高校要求的比例。

你觉得某权威网站提供的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服务,应该向高校毕业生免费开放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