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足跟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足跟痛做哪些检查能确诊病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足跟痛做哪些检查能确诊病因(伤科专家来解答)

足跟痛做哪些检查能确诊病因

五问

足跟痛

足跟痛,毛病听着小,影响可不小。

它影响行走,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患者可谓“苦足跟痛久矣”

怎么科学看待这个病症呢?

引起足跟痛的常见疾病

足跟痛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病名。

多种疾病可以出现足跟痛,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①足跟脂肪垫炎。跟骨跖面(站立时触地的一面)疼痛、肿胀,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部分高龄患者足跟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

②跟部滑囊炎。跟骨局部疼痛、红肿、压痛。

③跟腱周围炎。跟腱区疼痛、肿胀、压痛、摩擦感,踝关节屈伸时可加重疼痛。

④跖腱膜炎。跟下或足疼痛,足底紧张感,跟骨关节前缘压痛,牵扯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

⑤跟骨刺。跟骨刺是X线片征象,而足跟痛不一定是骨刺本身引起,而是以跖腱膜与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晨起疼痛较重,稍活动后疼痛减轻,行走过久疼痛加重,跟骨跖面跟骨结节处有压痛为特征。

从中医角度来看,引起足跟疼痛的原因多为老年肝肾不足、体胖筋惰、体虚血少或受风寒湿邪、久行劳损或负担过重等。

关于经受足跟痛困扰的朋友

有5点解答可能会帮到你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问题一:祖传膏药能“贴走”骨刺吗?

回答:骨刺是骨质增生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因形似“尖刺”而被通俗地称为“骨刺”。它是骨骼退变的结果,是自然的生理过程。足跟疼痛并不是骨刺直接导致,而是由炎症引起的。骨刺本身不会被药物消融,更不能被膏药 “贴走”,但是贴膏药可通过散寒化瘀、补益肝肾、舒筋活络,达到止痛的效果。

问题二:泡脚能缓解足跟痛吗

回答:通过中药药浴泡脚,是可以缓解足跟疼痛的。中药熏洗患处或贴敷膏药,都是古老的外治方法。外治法在我国运用较早,秦汉时代先民就开始应用敷贴治伤。中药外用能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消炎、消肿、止痛。

我们魏氏伤科常用的治疗足跟痛的验方,方中含有当归、红花、扦扦活、落得打、椒目、白芷、川草乌、乳没、补骨脂、川芎、五灵脂等中药材,通过中药熏洗以舒筋通络止痛,每日外洗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

问题三:在家锻炼或理疗是否可行?

回答:足跟疼痛患者可以在家进行一些功能锻炼,一来可以通过肌肉、关节的活动舒筋通络;二来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增加足部的负重能力。

可在楼梯最底阶用前脚掌平衡站立,慢慢降低脚后跟,当感到小腿肌肉拉伸时,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抬起脚后跟,重复该动作。也可以采用常用足趾抓地的锻炼方法。

采取热疗、轻柔按摩等理疗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是在疼痛剧烈的急性期,不宜按摩。要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厚而软,以减轻足跟的压力。

问题四:穴位按摩和艾灸能缓解吗?

回答:可以。穴位按摩和艾灸可消散筋结、行气止痛、温养筋脉,使局部组织“通则不痛”,这是中医常用的足跟痛治疗方法。一般可以在中药熏洗之后配合穴位按摩,会有更好的效果,可选用阴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等穴位。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刺激局部,以免加重症状。

问题五:足跟痛等于“肾虚”吗?

回答:中医讲“肾主骨”,足跟痛与“肾虚”是有一定关系的,加之久行久立,局部负重过度,足跟部会进一步气血不通。“肾虚”引起的足跟痛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肾气不足,导致筋骨失养。治疗原则是补肾活血,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中青年人的足跟痛多半属于痰湿、血瘀等实证,并不是所有的足跟痛患者都要补肾。

撰文:胡劲松瑞金医院伤科副主任医师

(原文刊于《大众医学》2021年第2期)

编辑: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