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尚圈一向苛刻挑剔,但对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们总会敞开怀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新秀在开启品牌的初期阶段就能够登上全球时尚舞台。比如:得益于英国时装协会的支持,设计师张卉山在品牌 Huishan Zhang 第一季发布时就登上伦敦时装周;设计师王逢陈的研究生毕业作品“Love & Life”(爱与生命)登上纽约时装周 VFiles 的秀场;设计师罗禹城在其品牌 Calvin Luo 第三季发布时登上纽约时装周;得益于梅赛德斯-奔驰的赞助支持,设计师陈安琪在品牌 Angel Chen 第六季发布时登上米兰时装周…

刚刚在米兰时装周完成发布2018春夏系列(Presentation)的中国设计师: 钟嘉琦 (TOMMY ZHONG),创立同名品牌仅2年,不仅获得米兰时装周的关注,还曾被意大利版《VOGUE》资深时装编辑 Sara Maino “钦点”。《华丽志》在其发布大秀之前与 Tommy 聊了聊他对于服装设计的热爱以及经营品牌的思考。

世界鞋类设计师品牌(把创意融入每一根纱线)(1)

TOMMY ZHONG 2017AW

Tommy 的设计构思直接从视觉刺激及效果开始,从二维到三维立体式地完成设计,也因此他一度戏称自己为“视觉男孩”。至今 TOMMY ZHONG 品牌推出的几季系列都是与艺术家合作的:

第一季,他邀请一位英国画家直接在衣服上绘画,合作研发梭织面料,使用羊毛、棉、丝等材料根据不同比例制作出质感不同的面料。第二季与面料设计师 Alice Timmis 合作,用 11种材料线,采用了环保面料与羊毛混纺的形式,研发出不同于传统环保面料硬邦邦质感的新型面料,与影像艺术家 Lola Pprocka 和 Joe Wilson 合作了时装微电影。

本季刚刚在米兰时装周发布的2018ss系列,他与伦敦的装置艺术艺术家 Nadine Shaban 进行了精彩的跨界,从艺术家使用材料的特殊方式获得启发,将其转化为独有的服装面料:比如故意将梭织线头剪断,将图像扫描并丝网印刷等。

世界鞋类设计师品牌(把创意融入每一根纱线)(2)

TOMMY ZHONG 2018SS

新创品牌的商业化困惑

品牌创立后的第一季,TOMMY ZHONG 便获选进入上海时装周 Lablehood 展示,第二季与 FashionNow 签约合作,获得了更高的曝光度。TOMMY ZHONG 品牌目前已接连参加了伦敦、米兰、巴黎时装周,并在参加米兰时装周得到了 The Vogue Talent 项目的赞助。

TOMMY ZHONG 品牌一经创立就获得了时尚圈的关注,但销售渠道还十分有限,没有开始商业化,这样的状态让 Tommy 不禁调侃说,“做衣服感觉好像还在做毕业设计。”他希望销售业绩提升后,慢慢扩大团队,聘请专门的设计团队、市场团队。

品牌产品现在的定价较高,Tommy 希望慢慢增加 SKU,比如除主打的大衣、皮衣外,再推出如设计简约的T恤等,最终吸引有同样审美共识的消费者。

世界鞋类设计师品牌(把创意融入每一根纱线)(3)

TOMMY ZHONG 2018SS

除了定价、客群,他坦言,作为一个新品牌创始人,当下最希望学习如何用钱,把钱用得更好,如何把品牌做得更明确,让品牌发展更快。“期待能够有人帮助,让我从商业角度看到一些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关于未来

无疑当代艺术赐予了Tommy无数灵感,当被问到科技,特别是如何与服装结合,他表现出了对服装本身的尊重:

“我认为衣服要和皮肤发生接触,触感是实实在在的,而目前科技做出来的服装虽然外观好看,但触感一般。或许只适合用作展览。”Tommy对于面料有特别的喜爱,“虽然我不是学面料的 但是我经常跟学面料的混在一起,看他们做,我们的面料是我从纱线开始自己研发的。”

世界鞋类设计师品牌(把创意融入每一根纱线)(4)

TOMMY ZHONG 2017SS

聊着聊着,他不由自主地大开脑洞,“当我们衣服不要了,科技是否可以帮助循环再利用,比如把不要的衣服放在类似碎纸机里面出来新的面料,新的花纹,而不是简单把一个衣兜改得漂亮。”

交流中,Tommy提到非常希望能跟摄影师实现跨界合作,他毫不掩饰对优秀摄影师的期待:“我觉得摄影师可以用另一种形式呈现服装的美感。我最喜欢的造型师是 Dior 男装造型师,非常希望跟他合作,共同二次创作衣服。”

世界鞋类设计师品牌(把创意融入每一根纱线)(5)

TOMMY ZHONG 2018SS

中国的独立设计师新秀会越来越多,他们每一位和每一个品牌的风格特点都极其鲜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更快地获得国际时尚舞台的关注和认可,而在这之后,如何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则是更大的挑战。

今天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互联网突破了国界和零售市场的边界,时尚行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变,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人们对艺术对美感的热爱,比如在更大规模取得成功的品牌永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品牌价值和认知需要经历时间和人性的考验。

《华丽志》期待看到新锐设计师们与产业链各环节建立更多的开放交流、碰撞、学习,或许正如Tommy 所期望的,如果有更多的交流,或许会让大家看到一些通常看不到的东西。

|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 责任编辑:E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