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青铜文化,或者是川文化的人,肯定不会对一个地方陌生,那就是:三星堆。而对于三星堆这个被挖掘出来而鲜为记载的文明,其中的种种文物则是特别被看中并被考究的东西。其中,那造型巨大且独特的青铜神树,则是在无法揣测的历史之外,更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惑。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1)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2)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共有八棵,属夏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

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3)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青铜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北欧神话中,一棵支撑世界的树是世界之基,这个巨木的枝干构成了整个世界。

而中国的青铜神树表明它和传说中的扶桑树及太阳神鸟相关。据说在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太阳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神鸟从扶桑

树干

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树上休息。而且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

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青铜神树就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神秘学就有这不同于其他世界地方的感触与期待。对于神秘的动物,有着龙、凤、麒麟等等各种幻想;而对于植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说《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的,上古四大神树,或者叫四大神木,每一棵都巨大无比、通天彻地,更有很多神秘的作用。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4)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一、扶桑木。

说起扶桑,很多人第一个就想到日本国,其实日本的这个别称,就和我们古老神话中的扶桑神木有关,因为扶桑就是生长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扶桑,顾名思义,是两颗同根生长的桑树,相互偎依、扶持生长,扶桑树有多大呢?传说高达数千丈,树身合围也有上千丈,树叶为红色,除了大以外,扶桑树也是太阳的栖息之处,太阳每天在扶桑树上升起。

扶桑树(神话中的树名)

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也说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只是大羿站在上面射日,将其踩断,人神冥三界才难以联络的。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5)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郭璞注:“扶桑,木也。”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6)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旧题 晋 郭璞《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二、若木。

与扶桑相对应,若木处于极西之地,在昆仑山的西面,大小和扶桑木差不多,青叶红花。传说太阳女神羲和,每天驾车拉着太阳从东方扶桑之处出发,来到蒙谷、虞渊一带,人间此时就到了傍晚十分。

这时候太阳会栖息在若木之上,因此若木会发出红色的光芒,笼罩天空,说白了就是火烧云,扶桑木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若木就是太阳降落栖息之处。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7)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 衡石山 、 九阴山 、 泂野之山 ,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郭璞 注:“生 昆仑西 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

《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8)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唐 李峤 《日》诗:“日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诗:“浴日晴波漾六时,丹渊若木影参差。”

郑泽 《登楼叹》诗:“不见若木娇榑桑,但见虾蟹变作长鲸长。”

三、寻木。

神话传说中,生长在北方的巨大神树,寻木的高度比若木和扶桑要高得多,达到千里级别,而且枝叶茂盛,枝条垂落四方,直径也达千里之距。

除了上边高大之外,寻木的根系也非常发达,甚至延伸到四面极致,可以说整个大陆都是寻木的根系范围,总之寻木的特点就是大,上下都大到极致,上通 天际,下达幽冥。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9)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 拘缨 南,生 河 上西北。”拘掬是传说中的古代北国名。

《文选·左思》:“ 西蜀 之于 东吴 ,小大之相绝也,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寻木龙烛也。” 李周翰 注:“寻木,大木。”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10)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外北经寻木》:“渺渺寻木,生于河边。竦枝千里。上干云天。垂阴四极,下盖虞渊。”《山海经图赞》是郭璞为山海经作的注释诗。

四、建木。

在都广之野,传说是大地的中心,正午日照无影,生长着一颗通天的巨树,叫做建木,高百仞,这是个虚数,形容很高,建木的特点就是高,而且不是直的,有九道弯曲。建木之所以高到没边,是因为它是通天之梯。

传说伏羲、黄帝等人通过建木直达天阙,与神秘的神灵沟通,因此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传说后来为了断绝人神沟通,或断绝天神过多干涉人类,黄帝砍掉了建木,史称“绝地天通”,是神话时代终结的转折点。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11)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花卉、果实、飞禽、走兽、悬龙、神铃等,专家认为,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后“建木”在诗歌中用来泛指高大的树木。

建木,传说中木名。生天地之中,高百仞,众神缘之上天。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郭璞 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暤 爰过, 黄帝 所为。”

《吕氏春秋·有始》:“ 白民 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在哪里出土的(在最多神秘物的三星堆博物馆)(12)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 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

卢照邻 《病梨树赋》:“建木耸灵丘之上,蟠桃生巨海之侧。”

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共有八棵,属夏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