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罗贯中所著清人毛宗岗作了一些修订,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100余年的历史事件,以艺术的形式高度概括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全书有鲜明的尊刘抑曹倾向通过赞美圣君贤相,抨击奸臣小人,反映了人民希望有保国安民的人才出来平息动乱、治理天下的强烈愿望,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全书共有400多个人物,大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其中尤以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描写得最为成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小说的另一大成就是对战争的描写全书写了众多的战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赤壁之战”作者生动地展示出战争中各方人物斗勇斗智的才能和风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艺术享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点(小升初四大名著常考点之三国演义)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点

四大名著是文学常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语文课本上关于四大名著的知识都是节选,只有孩子课后阅读积累,考试才能轻松应对!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罗贯中所著。清人毛宗岗作了一些修订,成为现在通行的120回本。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100余年的历史事件,以艺术的形式高度概括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全书有鲜明的尊刘抑曹倾向。通过赞美圣君贤相,抨击奸臣小人,反映了人民希望有保国安民的人才出来平息动乱、治理天下的强烈愿望,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全书共有400多个人物,大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其中尤以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描写得最为成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小说的另一大成就是对战争的描写。全书写了众多的战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赤壁之战”。作者生动地展示出战争中各方人物斗勇斗智的才能和风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艺术享受。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主要人物】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主要故事有:矫诏讨董卓、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 、诛吕布、灭袁绍、孟德献刀、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华荣道、割须弃袍、斩华佗、借刀杀祢(mí)衡等。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主要故事有:隆中对策、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布八阵图、空城计、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星落五丈原等。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 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11)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相关成语】

1、如饮醇醪(chún láo)(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值得交往。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 髀(bì)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程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相关诗词】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诸葛亮诗: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

【相关歇后语】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吕布戏貂禅——英雄难过美人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