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689—740),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宿建德江诗配画四幅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宿建德江诗配画四幅图(大师笔下诗情画意22)

宿建德江诗配画四幅图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689—740)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简析: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以田园诗著称,是唐代早期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他风流倜傥,不求仕途,终生布衣,在唐代诗人中是很少见的另类人物。李白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送孟浩然至广陵》诗中留下了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可见两人情意之深。这首《宿建德江》是孟浩然江湖漫游旅途之作。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描述了诗人移船江岸,烟雨迷离,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在这旅途之中,看到如此景致,让诗人心中平添了许多愁闷。这种情怀,不独孟浩然有,崔颢在《黄鹤楼》诗中也有同样的感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可见暮色中的烟雾迷离最容易使人产生乡愁。下两句则是对于景物的描绘,四周一望无际,天地衔接,使得一切都变得渺小低矮, 只有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的影子,使人感到一丝亲切。李白在《月下独酌》诗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当一个人在孤独苦闷的时候,明月便是最好的伴侣。诗人们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所以面对此情此景便会写下非常近似的心理感受。

《春江渔猎图》

画评:五代时期大画家荆浩在他所著的《山水诀》中说道:"夫山水,乃画家十三科之首也。有山峦柯木水石云烟泉崖溪岸之类,皆天地自然造化。"又说作画时要"运于胸次,意在笔先,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这幅作品既掺有宋元笔意,便在笔墨章法上体现出宋元山水画的特点,简约疏淡的解索皴法,河溪林泉,烟树渺茫,近岸苍翠,远山逶迤,点缀得十分贴切,多有清奇旷远之致。此中意境大有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笔意。溪中的渔舟横渡,更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着墨不多,却营造出了静谧祥和的江南林泉景致。其笔墨布局既从古法中来,又超脱于古法之外,篇幅虽小,却描绘出一个风景明丽的大世界。这便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小中见大的笔墨技巧。当今有些画家不愿意师承古法,又不愿意像一代山水画宗师荆浩那样,长期住在太行山里,写生"凡数万本",历经寒暑,磨砺心志,在基本功上苦下功夫。总想着走捷径,靠媒体炒作一夜成名,笔墨章法杂乱无章,却自诩开一代新风,实在令人为之叹息。这幅隐名青绿山水《春江渔猎图》,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笔墨风和和艺术特点分析,应为山水画大家祁大寿先生作品。先生上承宋元明清诸山水画大家笔墨技巧,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清丽刚健,苍郁古朴的个人风格。


画家介绍:祁大寿,字小松,号叔万。1922年生于北京。正红旗籍。其父祁井西系30年代著名山水画家。10岁即从父学画,每画必临,渐有进步。16岁即参加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为周养庵,会员均系画界名家,如陈半丁、王雪涛、胡佩衡、吴镜汀及祁井西。其所携作品常受指导,也有作品展出。40年代即在荣宝斋、伦池斋等画店挂笔单。解放后加入中国画研究会,一生奋力作画,不慕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