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暴君周恒选秀,因残暴的名声,各世家人心惶惶,姜家主母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受苦,便将庶女姜漓同姐姐姜姝掉了包。

  姜漓进宫后一直小心谨慎,低调藏拙,从未在周恒面前露过面。 

  周恒的心腹都知道他在寻一人,寻他梦里的姑娘,周恒将整个长安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其人,刚想放弃时又做了一场梦。梦里还是那个姑娘,捡起了他脚边的酒杯,替他披上了大氅,声音极其温柔地说道,“小心着凉。”  

  夜风一吹,周恒酒醒了。

  大半夜皇宫灯火通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被叫了起来,挨个排在周恒面前。

  周恒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那道身影,小心翼翼地捧起她的脸,阴郁已久的眸子里慢慢地亮出了一抹曙光,紧紧地盯着她,“你别躲。”

阅读提示

  1、双c。

  2、男主的后宫不是他自己的。

  内容标签: 甜文 爽文 复仇虐渣

  搜索关键字:主角:周恒/姜漓 ┃ 配角:《暴君的报恩》求收藏 ┃ 其它:

  一句话简介:马甲越扒越快乐

  立意:只要自信坚强,逆境中也能破茧而出。

女主养成不受宠的皇子(不受宠皇子VS将门嫡女掉马后我成了宠妃作者)(1)

简评

双向救赎文,男主是不受宠二皇子,女主是将门嫡女,两人本有婚约,然而皇帝以为男主有野心,故意给女主家安了罪名,满门抄斩。只有女主逃出来,被药谷所救。此时男主和他母亲被关了八年。太子为借机杀死男主,带男主一起出征。没想到太子反而死了,男主母亲为自保,想让男主顶替太子,于是来到药谷换脸。换脸过程十分难熬,一直是女主陪伴照料。

  因为女主见到男主时,男主全脸包着纱布,所以她没认出这个人是她曾喜欢的人。后来男主进宫做了太子,男主母亲为保密,灭了药谷所有人。女主被姜太爷所救,成为姜府庶女,后来机缘巧合进宫,为报恩就算被遣去浣衣也毫无怨言,却在决定逃出宫时出了差错,男主在凉亭喝醉,就随手帮男主拉了一下衣服,问了一句没事吧,男主就认出了她的声音和熏香,就捉到了御前服侍,两人在相处过程中,不断掉马,最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故事。

试读

第1章

  六月末的长安冥冥细雨遮天,黄梅雨已缠绵数日。

  姜漓立在琉璃瓦下的朱墙根处,额前的青丝沾着细碎的水珠,盛夏的牛毛细雨,打在人身上倒不碍事,只觉周身黏糊。

  良久,阴暗的雨雾里才匆匆走来一人。

  姜漓身子微微往前一仰,忙地又退回隐在了墙角,待那人到了跟前,姜漓才将手里的袋子递了过去,大半年存下来的积蓄都在这里了,入手倒是沉甸。

  小太监为难地说道,“姑娘该知道,这是杀头之罪......”

  姜漓垂目,终是将手里的那枚凝脂玉佩递了过去,“虽说生死有命,也得事在人为,自古便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谁又没有那铤而走险的时候,今日的事情成了我会记住小哥的恩情,倘若不成,小哥尽管将自己摘出去,我这头必定照着你的说辞去圆。”

  小太监见她铁了心,忍不住叹了一声,“姑娘出去了又如何,还不是一个‘死人’,又能去哪里。”

  从宫里逃出去的人,也不是没有,可下场没几个好的,没名没姓,同个死人又有何区别。

  姜漓笑了笑,“小哥不用担心,往后如何,都同小哥无关。”她要的就是那‘死人’的身份。

  小太监长吸了一口气,接过了她手里的玉佩,“姑娘也曾帮助过我,但愿姑娘万事顺遂。”

  **

  姜漓回到浣衣局,进屋前拍了拍身上的水珠,掀开帘子时,碧素拿着火钳正往火盆里添碳。

  姜漓唤了声,“姑姑。”

  碧素抬头,姜漓身上的缎子已被细雨打湿了一层,湿漉漉几缕发丝贴在鬓边,沾了雨水的脸庞白皙赛雪,眼梢处却是被雨雾打得微红,如初绽的粉桃,平添了几分媚色。

  头一回见姜漓,碧素就知其姿色过人。

  年前进来的那波秀女被皇上一句话打发到了各宫,能出去的都被自家人走了关系,撂了牌子,姜漓是为数不多留下来的几位,等到碧素过去选人,各宫里的主子都选完了,就姜漓一人立在那,碧素让她抬起头来,正巧那日天上飘着碎雪,姜漓一抬头,碧素便愣了神,许是从未见过,有人能生的如此干净,就如同被漫天白雪洗涤过,让人生不出半丝亵渎来。

  碧素便知为何缘故,那脸太显眼,各宫的主子们没人愿意引狼入室。

  碧素问她会些什么。

  姜漓答得乖巧,“姑姑教什么,我便做什么。”

  碧素将人领回去,起初给了她浆洗的活儿,后来见她对熏香颇有讲究,便让她跟着四桃留在了香屋里熏香。

  大半年的光景,倒是成了碧素的左膀右臂。

  这回更是救了她。

  碧素见她进来这副模样,一面将脚下的板凳递了过去,一面埋怨,“香料库房也就几步路,却挪不动四桃那丫头一身懒骨头,好歹你出去也带把伞。”话音刚落,香屋里的帘子一掀,四桃冒出个头来,及时喊冤,“姑姑又埋汰我,分明是姝妹妹自己说去跑一趟。”

  碧素骂了一句,“猴精。”

  四桃吐了个舌头,又缩了回去,姜漓已坐在板登上,将自己浸湿的袖口,架在炭火苗上烤,碧素将炭火翻了个面,红彤彤的炭火石子,亮如宝石,碧素望着她袖口上冒出来的腾腾水气,这才缓缓地说道,“我在宫里当差也有十余载,没料到一朝出事,前来相助的人却是你。”

  浣衣局一向不站队。

  当朝宫中有两位贵妃,一位是东宫原本的太子妃,皇上登基后,封为了惠贵妃,另一位则是太上皇后的侄女娴贵妃,去年才进宫。

先前无论两位贵妃如何争,浣衣局从未参与,洗衣熏香皆是同步,连送衣裳的时辰都是不错分毫,今日却偏偏落了娴贵妃的一件衣裳,待碧素发觉后亲自跑了一趟,这一出去人就没有回来。

  娴贵妃说送来的衣裳,胸口上烧了一个大洞。

  衣裳是御赐,硬扣了一个碧素蔑视皇威的罪名。

  碧素在黑屋里受了一通折磨,第二日娴贵妃身边的宫女却是亲自将她从黑屋里领了出来,“姑姑手底下有这么一双巧手,怎就不早说呢。”

  碧素才知,姜漓熬了一个通夜,将娴贵妃破了一个洞的衣袍,用彩线绣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黄鹂。

  娴贵妃素有嗓音似黄鹂的美名,一时喜欢,今日一早便穿去同太上皇后请安,恰好皇上也在,太上皇后夸了一阵,完了又问了一声身旁的皇上,“皇上觉得呢?”

  周恒倒是没有说那只黄鹂,而是问娴贵妃,“这熏香,从何而来?”

  自打进宫以来,娴贵妃还是头一回见皇上主动同她说话,一时面色如潮,回来后就让人放了碧素,还向其讨要了姜漓,“本宫甚是喜欢这熏香,明儿你将那熏香的宫女带过来,往后就留在本宫的芳华殿。”

  碧素知道,娴贵妃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没有见过跟前的这张脸。

  要是见着了,不知还会不会留。

  姜漓笑得倒是轻松,“姑姑于我有恩,理应如此。”若不是姑姑当初收留了她,她又岂能平安无事到现在。

  能呆这大半年,她已经知足了。

  碧素眼睛一涩,“你是没想过你自己,我还能看不出来?自打进宫你便小心谨慎不喜出头,今日却为了我冒了这个头,华清宫的那位已经发了话,明日一早,你就得离开这里,往后你的路,我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碧素拉着姜漓说了一阵,突地压在姜漓的耳边悄悄地说道,“往后你若真有那个造化,我也算图个良心上好过,这话是御前的人暗里传出来,定不会有假,别瞧着两位主子如今争的厉害,不过都是些无用功罢了。”

  姜漓唬住了,道姑姑定是想多了。

  她哪里有那造化。

  碧素却附耳道,“皇上这些年暗里一直派人在寻一位姑娘,可这姑娘的姓名,容貌,没有人知道,就连御前的高总管都未见过,日子久了,知情的人都说是皇上做的一场梦,更荒谬的说法,说是皇上前世情缘未了,投胎转世后这辈子再续前缘,旁的这些都玄乎,倒是有一样是个准头,说那姑娘懂些熏香的本事,恰好就被你撞到这头上了,若日后你当真走投无路,也该知道如何保命,以你的姿色,本也不该限于此,与其落入旁人手心没个活头,不如拼一把,就内务府路上的那口井,你也知道,是出了名的吃人不吐骨头,一年不知填了多少亡魂......”

  姜漓心头一颤。

  暗沉的夜色,一声闷雷轰鸣,又下起了急雨。

  见姜漓身上烤的差不多了,碧素才起身挑起帘子放了四桃出来,“剩下的活儿明日早上再来忙,今夜雷雨,你们都早些回去安置。”

  碧素提了盏羊角灯,四桃跟在身后说了一路,说的都是姜漓给娴贵妃绣的那件衣裳。

  两人回到倒座房,洗漱完都钻进了被窝,四桃突地侧过身子,望着对面炕上的姜漓说道,“姝妹妹,你当真甘心吗。”

  姜漓转过头不明地看着她。

  “姝妹妹是姜家嫡女,怎么着也该比你那位庶出的妹妹好才对,可如今姝妹妹在宫里伺候人,就算这回进了芳华殿,到娴贵妃跟前当差,混得再好,也还是个奴才,姜家二小姐却与韩国公世子指婚,往后便是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这命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着实让人难想。”

  姜漓没说话。

  姜家同国公府的亲事,整个长安怕是无人不知,若说起姜家两个姑娘的命。

  一个是天上的彩云。

  一个就是地下的泥土。

  暗地里不少人骂那位外室所生的庶女姜漓,夺了姜殊的路。

  四桃见她不说话,愈发地说起了劲,翻起身来,撑着半边脸,眼睛突地亮堂了起来,“姝妹妹可有想过......”

  “四桃。”姜漓打断了她,“明儿还得早起干活呢,你怕又是睡不着,我去熏些香,落雨天你正好睡个踏实。”

  四桃终是闭了嘴。

  头顶上的闷雷裹在云层里,一声接着一声,姜漓连唤了两回,“四桃。”见其没了声音,才坐起身来,守着炕头上的那砂石滴漏。

  四桃嘴里的那位庶女,不是旁人,就是她。

  她不是姜殊。

  她是姜漓。

  一年前,姜家的姜老爷不知道是如何攀上了韩国公这门高枝,将自己从外头接回来不久的庶女姜漓,许配给了韩国公世子韩焦,一时轰动长安城,成为了一桩麻雀变凤凰的典例,同年恰逢宫中选秀,姜家的嫡女姜姝被记录了名册,明面上瞧着又是一桩美事,不知情的百姓道是姜家的那座祖坟发了,这是要光祖耀祖了,姜家主母却是当场吓晕了过去。

  新帝周恒在姜家主母眼里,就是地狱里的阎王。

  周恒亲自处决王家的那回,姜夫人正好在场,那时姜家还未同国公府攀上亲,姜夫人相中的是王家,王家也有那意思,就差点破,王夫人便邀了姜夫人上门做客,王家的长公子也在,姜夫人借着说话的功夫瞧了几眼,模样生的高大,气势也威风,姜夫人颇为满意。

后来转个眼,王公子却是倒在血泊里,对着周恒跪地求饶。

  姜夫人亲眼看到周恒,没讲半点情面,手一扬当场要了王老爷和大公子的命,姜夫人回来后,半条命都吓没了,姜老爷问起时,姜夫人只抓住姜老爷的手,恐慌地说道,“老爷,咱们这个新帝,是个暴君。”

  那王大公子临死前还曾问过周恒,王家到底犯了何罪,周恒说,“你污了朕的靴。”

  姜夫人听得很清楚。

  就因为这么个缘故,王家丢了两条命,从此长安城,再无王家。

  这样的君王,富贵先不论,若她的女儿进宫后,稍有不慎惹了他,可还有活头。上头的名册躲不过,姜夫人才一合计,前有狸猫换太子,她不过是换个女儿进宫,也还是姓姜,谁又会去追究。

  且两人的身份一换,要嫁给韩国公府的人便是姜姝。

  姜夫人那念头一生出来,便没压住,姜家的门户小,来往的世家不多,姜家的嫡女姜姝身子弱,常年呆在闺中,未曾出去露过面,姜漓被姜老爷带回来后,也未出去见过人,姜夫人换得神不知鬼不觉。

  等到姜老爷发现,姜漓已经进了宫,入了浣衣局。

  木已成舟,说什么也来不及了。

  这事倒也不是姜家主母一人就能成,姜漓自己也愿意,她欠浣衣局碧素姑姑的恩,同样也欠姜家的恩。

  眼下没有旁的路,在这宫里,她走的越高,姜家便越危险,只有她‘死’了,才会消除姜家的这桩把柄。

  至于她自己,从哪里来,就该到哪里去。

  她想回到她的小药谷。

  还同从前一样。

  丑时两刻,姜漓起身,屋外的急雨不见住点。

  姜漓披了件深色斗篷,借着廊下的一豆灯火,快步往前,心头一遍一遍地重复小太监的话。

  “丑时三刻,我会到浣衣局送衣裳,你躲进第二个空桶子中,里头有我备好的衣裳,你换上,你身上那身,我会拿去丢在内务府的那口井里,衣裳一旦落井,你就算‘死’了,寅时末,御膳房的臊水桶子出宫,姑娘就得委屈一段路程......”

  ※※※※※※※※※※※※※※※※※※※※

  宝宝们,久等了,开新文啦!开头这章写了大概十几个版本,耽搁了些时间,也不知道合不合宝贝们的胃口。老规矩新文每章发50个红包。

  第2章

  雨夜,庆安殿。

  御书房内周恒正伏案批阅奏折。

  高沾从外进来,瞧了一眼御案前端坐的黑色身影,并未出声,只安静地候在了一旁。

  几声闷雷后,周恒终是撂下手里的御笔,抬了头。

  “查到了?”

  高沾上前两步道,“回陛下,奴才查到了,是京兆府姜大人的嫡女,名唤姜姝。”

  天黑后,高沾跑了一趟浣衣局,人已经歇下来,高沾没得到周恒的吩咐,不好去惊动,倒是打听到了那姑娘的名字。

  叫姜姝。

  周恒身子往后靠了靠,京兆府,姜家。

  有名有氏,倒没什么希望。

  高沾瞧见周恒暗淡下来的神色,便知多半又是一场无用功,今日皇上去福宁宫请安,娴贵妃也在,期间太上皇后和娴贵妃聊得上劲,皇上一句也没搭,最后倒是问了声娴贵妃身上那熏香从何而来。

  高沾从周恒还是太子时,就跟在他身边伺候,十几年来,要说周恒有什么离谱之事,似乎都是在登基后,尤其是那从未谋面的姑娘,最为离谱。

  高沾甚至不知,那位姑娘是真活在这世上,还是只存在皇上的梦里,唯一的凭证就是熏香。

  听着本也玄乎,今日倒是突然就撞上了,娴贵妃身上那熏香对了皇上的味。

  这已是极为不易,高沾便道,“陛下既然喜欢,明日一早,奴才去浣衣局将人讨要过来,眼下正是梅雨天气,派那宫女在御前当差,也好去了屋子里的味儿。”

  周恒起身,应了一声,“嗯。”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御书房,殿门前的台阶下,一位宫女一手提灯,一手执伞,脚步匆匆而来,漫天雨线被她手里的灯火一照,密密实实地泛着灰白,噼里啪啦直往下落。

  宫女见到周恒,一慌神,手里的灯和油纸伞一并落地,对着周恒“扑通”一声,双膝跪在了雨地里,恳求地道,“陛下,惠妃娘娘发热,一日未退,心头一直念着陛下......”

  如柱的雨点子从头淋下,饶是高沾瞧了也生了怜悯之心,周恒却没有半点动容。

  都道帝王无情。

  登基前,周恒的无情只用在公事上,待女人还算有些耐心,登基后,周恒便将无情两字,贯彻到了底。

  他没有怜悯之心。

  也不会怜香惜玉。

  在荣华宫的宫女全身被淋透,也只换来了一句,“朕是御医?”

  高沾同身后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小太监赶紧上前打发了宫女,高沾立在周恒身后,一句话都不敢吭,惠妃娘娘是原东宫的人,皇上如今都能如此凉薄,更何况后宫的其他人了。

  这番一扰,周恒也没了心情回正殿。

  脚步往左一转,“去含熏殿。”

  含熏殿离御膳房不远,是周恒登基后新腾出来的一座宫殿,并不宽敞,里头的摆设也简陋,远不如正殿的奢华,然周恒每月总有那么几日会歇在里头。

高沾早习以为常。

  御撵从御书房一路到了含熏殿,已是亥时尾巴,待周恒的脚步往里一跨,高沾回头就去寻人。

  往日周恒来含熏殿,高沾都会提前知会一声,夜里当值的人,会预先多留一人,今日雨夜周恒临时过来,高沾见门口就守了两名太监,赶紧吩咐了一句,“叫何顺过来当值。”

  那小太监出去了小半个时辰才回来。

  高沾如往常一样,伺候好周恒洗漱,在殿后的凉亭里备好了酒盏,便被周恒一句,“退下。”打发了出来。

  一出来,适才那小太监又迎上来禀报,“奴才没寻着何顺,怕不是又到浣衣局抢位置去了。”

  落雨天,浣衣局的排位尤其紧俏,衣裳沾了雨水,便是一股子的霉味儿,先是上头的主子,后才是他们这些奴才,衣裳一多,浣衣局的人忙不过来,碧素姑姑又不兴走后门那一套,只在后院放了几个大桶,谁先轮到就是谁,为此,敬室房底下的一群小太监,半夜就去守着。

  高沾牙槽子一咬,骂了句,“闲得慌,赶紧把人给我找回来。”

  **

  闷雷底下的雨点子一阵一阵,丑时三刻,雷雨正是交加,浣衣局门外几回敲门声,尽数被淹没,最后几声响动,尤其醒耳,守门的嬷嬷一个晃神,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拉开门一瞧,见是敬事的何顺,意外地啧了一声,“要说这宫里当差的,为何都比不过你们敬事房,倒也是有道理,哪有人像你们这群猴崽子,不分时辰不分天气,无孔不入......”

  何顺几声干笑,身后的大桶子从那门缝里挤进来,将手里的几枚铜钱往嬷嬷跟前一抛,“没了我们,嬷嬷又何来的生财之道。”

  嬷嬷捏住那铜钱,又笑骂了一声猴崽子,“桶换了,赶紧走。”

  何顺将里头敬事房的那空桶子横放在车上,口子朝里,顺顺当当地出了浣衣局。

  离了浣衣局那条路,何顺才用手轻轻敲了敲桶侧,里头一声回应,何顺心神会领,拉着木桶直往御膳房的方向。

  事前两人都交代了清楚。

  “到了御膳房,你去后厨清理臊水,时辰一到,自有人接应,若是有个意外,三声鸟鸣为暗号,到时就得靠你自己,哪里安全,你便躲哪儿。”

  姜漓都明白。

  笃定了大雨滂沱,意外的可能性定也小。

  马车轱辘一滚动,姜漓缩紧了身子,从敞开的桶口子里往外瞧,雨雾连绵,黑漆漆一片瞧不见旁的,只余耳边如炮竹炸开的雨滴声。

  初时那雨滴声大地震耳,渐渐地又远了去,恍惚之间,耳畔似是被药谷里的风扑了过来,姜漓又身在了药谷的废草堆里,火光照亮了大半个山头,雨点子砸进泥土,满鼻的血腥味。

  药谷十几号人,没一个活口。

  满山的绿茵成了焦黑,她睁着眼睛,透过面前的干草堆往外瞧,那日也是大雨,也同这般漆黑一片,什么也没瞧见,唯有霹雳的雨声格外地清晰。

  她的一双绣鞋在血水里浸泡了一晚,后来姜老爷将她从草堆里刨出来,告诉她,这辈子她就叫姜漓。

  她知道她又新生了。

  她曾听人说过,猫有九条命,想来她同那猫也差不了多少,没那么容易死,是以,当姜夫人心疼嫡姐的身子,生出了要将她掉包送进宫的打算后,她明知道,却装了瞎。

  她将能还的恩情,都尽量地还了。

  还不了的,日后等她到了阴曹地府,她再去当面感谢。

  若今夜能出去,她想回药谷一个人过日子,她不想再给人添麻烦,也不想再欠人恩情。

  姜漓的思绪渐渐飘远,马车却是突地一顿,紧接着木桶的外侧一声急切的敲击声,姜漓猛地回神,前头的何顺已放下马车,淌着雨水,脚步越走越远,雨里隐隐的两道说话声传来,虽隔得远,姜漓听不清楚说了啥,却是绷紧了身子,知道何顺这是遇上了人。

  来寻人的正是高沾派来的小太监。

  从含熏殿过来,小太监撑着一把油纸伞,见到何顺,顿时松了一口气,急声道,“你怎的还在这,赶紧回去当值,再晚点,看高总管不扒了你一层皮。”

  何顺捏了一把汗,“行,等我运了桶子就来。”

  “这都啥时候了,还管什么桶子,你先去含熏殿,桶子就交给我......”

  “哎哟......”

  “什么出息!平地你也能摔跟头......”

  姜漓在马车内紧张地听着外头的动静,待远处的说话声彻底的消失,雨势也缓了些,姜漓一只耳朵附在桶侧,果不其然,没过一阵,三声不高不低的鸟鸣声传来,姜漓翻身从木桶里出来,一身的太监装扮,急切地穿梭在了雨雾里。

  雨夜的路,姜漓分不清是哪儿,只顾着往前走。

  滂沱大雨从头淋下,姜漓努力压住心口的慌乱,让自己镇定地抬起头来,去辨别御膳房的方向。

  她不能暴露。

  她必须得出去。

  只要到了御膳房就好。

  雨水顺着她的衣裳往下滴,姜漓的脚步没有半丝停留,待她立在通往御膳房的那条口子上,看着跟前的那条长长的甬道时,终是平静了下来,即便是雨夜,那灯火也是沿着甬道笔直地连成了两条线,一眼望不到尽头。

  没有何顺,她根本走不出跟前的这条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