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正儿八经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能脱口而出“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但是在《明史·兵制》中却是这么记载的:“东起鸭绿,西抵嘉峪”。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教科书里说“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呢?

万里长城的终点长什么样子(万里长城的起点你知道吗)(1)

原来是现存的长城就是之前我们教科书里写的,结合历史,再结合现实,也只能这么写了。

万里长城的终点长什么样子(万里长城的起点你知道吗)(2)

但是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辽宁省丹东市中朝边境鸭绿江畔的一座孤山“虎山”上有了新的发现。这座山的前后发现了绵延不断的古城墙墙体及墙基遗迹,人们这个时候就想起了史籍中“东起鸭绿”的记载。经过考古学家长期的考古调查,最终证实这段长城在辽东绵延一千多公里,一直向西延伸到山海关,属于明代长城的一部分。考古证据与史料记载完美地相互印证,这也是考古的意义,正经补史。由此万里长城又增加了一千多公里,丹东的虎山长城才是万里长城真正的东端起点。那么这段长城是什么时候开建?是防御谁呢?

万里长城的终点长什么样子(万里长城的起点你知道吗)(3)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也就是公元1469年,成化是明朝第八个皇上朱见深的年号,所以说虎山长城是最年轻的长城,建成的比较晚。

那么是防御谁呢?主要是元朝被明朝推翻之后,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是退回蒙古大草原,仍然威胁大明的北疆,特别是位于东北的兀良哈部,经常南下侵入大明北疆。再加上后来的女真各部再次兴起。为了应付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大明分三次建成了山海关到虎山的边墙。辽东边墙第一阶段的修建是从永乐年间到正统年间,从北镇(今辽宁省锦州市辖区)修到辽河流域的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市)。第二阶段是从明正统七年开始,修建了从北镇到山海关,这样就与长城主墙体相连接了,成为了明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当时还没有“长城”这个叫法,人们把长城就叫做“边墙”。明成化十五年起又开始修建辽东边墙的第三段,从开原一直修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也就是虎山关。为了进一步巩固辽东长城防线,万历初年到万历四年又在辽东边墙以北修建了六座城堡,自此辽东边墙防御体系基本成型。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虎山至山海关段长城!

万里长城的终点长什么样子(万里长城的起点你知道吗)(4)

朋友们,记住呦,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可是到了丹东虎山!那么费大力气修建的长城有作用吗?还请聪明的网友给出自己的见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