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1)

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2)

看完《决战中途岛》出来,我居然会从尘封20多年的记忆里,翻出小学时代的我窝在床上沉浸在那本《中途岛大海战》小人书里的感受。

每个镜头都略显夸张,比真实世界的比例要巨大很多的战舰和飞机,或酷毙、或浮夸的人物造型和表情,我似乎可以读懂创作者内心澎湃的欲望,急迫地想要传递一种内心感受,一种范儿。

那种范儿,叫做太平洋战争。

《决战中途岛》这部影片,让我对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原有的满满敬意之上,再一次脱帽致敬。

艾老爷子的这部新作,给出了当今影坛上格外稀缺的一样东西,那就是——诚意。

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3)

剧照

过去20年里,艾默里奇的《再造战士》《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曾经让我如痴如醉,而这次,这位“灾难片之王”和“大场面之王”,立志要啃下战争片这块影界硬骨头,要在战争片这一亩三分地上立下一块丰碑。

艾老爷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战争片是他最钟爱的电影类型。他筹拍中途岛战役,已有20年了。

这20年里,他一直想把中途岛搬上银幕,但是——没人肯投钱。

其实,只要对投资人讲得好故事,画得出大饼,大笔金钱滚滚而来并不是妄想。然而,拍战争片并不算是个好故事,更不用说二战海战片,太小众。

事实上,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唱主角的海空战,是普通大众隐约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但极少能直观地看到的人间奇观——

驾驶着螺旋桨飞机,向海面上巨大的战舰发起冲锋,扑面而来的是炽烈的高射炮火,无数曳光弹擦着身边掠过,炮弹近炸形成团团黑烟,背后可能还有敌人的战斗机在追逐,从开始冲锋到投下炸弹或鱼雷的几十秒里,必须直线飞行,无法躲避,任何一刻都可能被直接命中,拖着火焰和浓烟一头栽进大海,告别这个世界。

在这炼狱般的几十秒里能做到这样,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克制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需要无比的决心和勇气。

时至今日,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难以想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平头哥”般的彪悍人生。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都大面积涌现这样的勇者,塑造了那个年代的精神底色。

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4)

这是一种非常符合孤胆英雄价值观的意象——驾驶小小的飞机,冲向庞大的战舰,一发入魂……是不是很像西方传说里勇士屠龙的场面?

巧的是,《决战中途岛》里的群体主角——企业号航母俯冲轰炸机大队,其队长麦克拉斯基的扮演者卢克·伊万斯,恰好出演了《霍比特人》里用弓箭射杀巨龙史矛革的霍比特勇士巴德!

艾老爷子在讲述为啥执意要拍中途岛时说:“我发现这是二战最精彩的战役,因为珍珠港遇袭,美国被迫加入战争,但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当时日本海军是世界上装备最精良、最训练有素的海军,所以一开始美国打得很辛苦,处在劣势……今天看起来很有意思,原来美国也曾经有技不如人的时候。”

然后重点来了,他说:“我觉得之前的珍珠港和中途岛题材电影都没拍好,我应该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为此做了很多研究。我想要纪念那些被遗忘的英雄……”

“之前的珍珠港和中途岛题材电影”,如果不算日本拍的那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电影的话,那就是《虎虎虎》和《中途岛》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全球二战电影的一个拍摄高潮,1970年的《虎虎虎》和1976年的《中途岛》,作为太平洋战争题材的代表作都诞生于期间。那时没有电脑特效,基本都靠实景拍摄。

《虎虎虎》在水池里用模型拍出来的日本赤城号航母在暴雨和巨浪中航行的场面,还有在漆黑的拂晓中机群从航母甲板上起飞的场景,已成为影史经典镜头。

还有人的精气神,日本海军的严肃和狂热,美国陆海军从松懈怠惰到如梦初醒,都让人回味无穷。

世界战争片有两大流派,“全景真实”和“战壕真实”。《虎虎虎》正是“全景真实”派的杰出代表作,2个多小时如同纪录片一样精准地全景展示了偷袭珍珠港来龙去脉,而且生动好看不枯燥。

艾默里奇说他看不上《虎虎虎》,个人认为他在吹牛。但他要超越《中途岛》,这个真可以有,因为《中途岛》是对《虎虎虎》的狗尾续貂,票房口碑双双扑街。或许是树了一个失败典型,后来二战海空战电影,除了日本一直热衷以外,好莱坞一直是意兴阑珊。

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5)

反观《决战中途岛》,我可以感受到艾老爷子的雄心,他想要在一部片子里同时做到“全景真实”和“战壕真实”。

脑补一个场景:徐锦江扮演的鳌拜,对着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恶狠狠地举着爪子说:“我全都要!”

故事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企业号上的俯冲轰炸机,一条是珍珠港的尼米兹海军上将和他的海军情报人员,还有一条是日军。

第一条线就是“战壕真实”,以击中赤城和飞龙两艘日军航母的头号战斗英雄理查德·贝斯特和中队长麦克拉斯基为首的一群企业号飞行员群像,当中有各种兄弟情、爱情、亲情元素,甚至有被战争的残酷惨烈吓坏了、想当逃兵的厌战飞行员,主角花了好大力气才劝说他重上战场,这很真实。

后面两条线则是“全景真实”,从珍珠港事变到中途岛之战的半年时间里的主要事件,《决战中途岛》几乎都平铺直叙,很多细节,比如罗切福特用妙计套取日军目标中途岛的关键情报,72小时内修好约克城号重返战场让日本人完全想不到,美军B-26轰炸机受伤后撞向赤城号却功败垂成等,都是战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当在银幕上看到这些,钢铁直男们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另外,有豆瓣评论者称该片为“战争科普片”,我表示认同。在这些奇迹史实背后,明确地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决战中途岛讲了些啥 影评决战中途岛(6)

然而,一部商业电影,只有2个小时多点的容量,艾老爷子想塞进4个小时才能从容讲述的内容,加上预算太少,仓促和粗糙便在所难免——

临危受命、中途岛大捷的头号功臣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将军,在片中竟然没几句台词,片尾也没有致敬环节,这是欺负人家低调老实吗?

日军利根号巡洋舰的水上飞机晚起飞半个小时而错过美军舰队,这段戏剧性故事没有表现;

美军卡塔琳娜水上飞机的扇形搜索并率先发现日本舰队,没有表现;

日军炸弹换鱼雷、鱼雷换炸弹的反复折腾,是胜负关键手之一,表现得不够;

在“命运的5分钟”之前,美国陆海军机群组织混乱、起飞延误、各自为战、缺乏协同,轮番攻击日本航母编队,却没伤其一根毫毛,让日军误以为有天照大神保佑,表现得不清楚;

……

但是,我还是要向艾老爷子致敬!

你可以从中挑出各种毛病,但无法否认这是一部三观很正的巨作,真正拍出了二战中人类那种我们久违了的精气神。创作者企图那些触动沉浸于“娱乐至死”世界里的人类的内心,尽管很大可能会功亏一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