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1)

深秋的河滩上,一丛丛,一片片随秋风飘曳的芦苇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碎散的花穗熠熠生辉,紫红的、灰白的、雪白的,像摇旗呐喊的士兵一样,个个威武雄壮,钢强有力,任由秋风的呼号,依然矗立苇杆的顶端,成熟的穗子随风的吹起,飘起来的花絮,在风中荡漾,仿佛雪花一样。

芦苇是一种耐寒、耐干旱、耐水涝、耐盐碱的植物,根系庞大,在河滩,田边,滩涂地经常见。春天芦苇才发出来的嫩芽,也是牛爱吃的,农村很多人家割来作为牛饲料。芦苇是防护堤坝不受洪水袭击的植被,根系发达,牢牢地扎根于石缝中,为堤坝形成保护屏障。

芦苇在古时被称之为“蒹葭”。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经“秦风”,上千年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绝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描画了情景交融、触情见景既写明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可见,芦苇不是一般的泛泛植物,而是有着爱情凄美的感人寓意。诗人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

有人说芦苇是有思想和灵魂的,“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看似随风飘摇不定,花儿随风飘荡,四处飞扬,但最终不离其根,正所谓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深秋的河滩,有了芦苇的点缀,变得生机勃勃,怒放的芦苇花,虽没有牡丹的大气,玫瑰的香浓,荷花的高雅,但是在这深秋时节,似雾似雪,也别是一番景象。河水变小,河面变窄,河水静静地流淌,没有了哗哗的水声,坐于一片片芦苇丛边,呼吸着略带凉意的秋风,仰看天空中忽来忽去的朵朵白云,阳光透过随风摇曳的芦苇杆缝隙照射过来,仿佛有点热,仿佛又不热,光、影、花,一幅诗意情画的秋景,偶尔能遇见几个垂钓的,坐于水边,懒散的提一提水中的浮漂,难得一次鱼儿咬钩的机会,慌忙的提起鱼竿,只是贪食的一条小鱼,虽然鱼儿小,那也是别有一番乐趣。北宋词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写尽了秋日西湖的景色,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云淡的秋色。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出时, 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 辞别西湖,闲暇时, 又撩起我垂钓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芦苇丛中是鸟儿天堂,一群群不同颜色的小鸟,忽东忽西,飞来飞去,一会儿在水面上掠过,一会儿在天空中翱翔,一会儿上下翻飞,来去自如,一会儿又钻入芦苇丛中,芦苇的花头上,小鸟的爪子紧紧地攥紧芦苇杆,随风摇荡,鸟儿欢声歌唱,用它们自己的语言交流着,鸟语传递着友情爱情亲情。偶尔,也会有调皮的鸟儿相互之间,斗斗嘴打打架,相互啄几口羽毛,然后又箭一般的各自飞去。芦苇荡就是鸟儿们的庇护所,芦苇丛里有很多鸟巢,那是鸟儿们,一口一口辛勤衔来的干草,编制成一个个小窝,好似人类的房屋一样,住进去孕儿育女,繁衍生息。有时也有大一点的灰鹭、白鹭从芦苇丛里展翅翱翔,飞到河水中,伸长了脖颈,两个小眼睛目不转睛注视着水里的动静,发现有小鱼,一头扎进水里,张口钓住,迅速的扑闪着翅膀,飞向河边的树上,也许那树上有它的鸟窝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2)

在我们家乡,过去河滩上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芦苇v丛,到了深秋季节,满河滩的芦苇花,开在稍凉的秋风里,妈妈就会带着我们,拿着镰刀到河滩上割芦苇杆,发黄的芦苇叶像刀子一样,割的手上一道道血口子。妈妈说:“要选芦苇杆粗壮端直的割。”我还想不通,不就是割芦苇杆回去当柴火烧吗?还至于非要挑又直又端粗壮的。妈妈笑着也不回答,只有一句,让你割,你就割,那恁些话。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3)

我也不知道妈妈到底割这苇子杆回家干啥。只好听她的,这一丛那一墩的挑拣粗壮的割,成熟的芦苇花经我们一摇,仿佛飘雪花一样,落在我们头上,小小的花穗,毛刺刺的,扎的脸生疼。

在割芦苇杆时,妈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户人家,孩子十几岁妈妈死了,后来他爹又给孩子找了个后妈,后妈不待见后夫的孩子,饭也不让吃饱,衣也不让穿暖,孩子就是有娘生没妈养,成天踢啦个鞋,东窜西逛的,鼻涕鼾水的。到了冬天,孩子该穿袄子了,由于棉花缺,后妈也心狠,也舍不得给孩子做棉服,就在河滩上撸些芦苇花回去晾晒后,当做棉花,装在孩子的袄子里。过年了,孩子穿上后妈给做的“新棉袄”,喜得屁颠屁颠的,逢人就说:“妈好,妈好,妈给我做新袄子了。”村里人也都说他后妈变了,对娃好了,知道心疼娃了。谁知道,娃穿了几天的新袄子,芦苇花蕊都从袄子面上冒出来了。娃子冻得鼻涕鼾水长流,小脸通红通红,嘴里喊着冷,冻死了。村里人说:“这娃不省事,后娘过年了给做件新袄子,还说冷。”后来,有个大婶,摸摸娃子身上的袄子,才发现了,他后妈用芦苇花代替棉花给娃子做袄子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全村人都知道了,纷纷谴责这个女人,后来,这个女人面子上挂不住,过了年跑了。

妈妈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说着还眼泪婆娑。

芦苇在我们农村叫“棒棒杆”,可能是入冬以后,人们割回家当柴火烧吧。妈妈带着割回家的芦苇杆,在院子里从新整理,剥去芦苇杆外层的叶子,剪掉芦苇花,放在院子里的阴凉处阴干,农活闲的时候,妈妈把这些芦苇杆拿出来,量了饭锅的尺寸,用线绳把芦苇杆横竖错开上下缝上,然后剪掉四周长短不一的多余部分,再在中间缝上一截,上下一扎,当作提手,这样一个锅拍儿就做成了。

妈妈不给我们说割芦苇杆干啥用,到现在揭开了谜底。妈妈心灵手巧,一个冬天,能扎几个。这些芦苇杆拍子,盖锅、盖酸菜缸、盖面缸、盖水缸,包饺子放上面不粘饺子皮。至如今家里还在用妈妈扎的手工锅拍子,只不过已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空留伤悲。

记得小时候到了秋收以后,生产队组织群众到河滩里开展“农业学大寨”活动,搞治河改地造田运动,把河岸边的芦苇都挖掉,平整以后再在上面垫上一层土,就成了一块块田地了。人群轰动,红旗烈烈,高音喇叭播放着革命歌曲鼓劲加油。轰轰隆隆的声音,不时的惊起藏在芦苇深处的鹭鸟,一只只挥动着翅膀,伸着脖子蹬着双腿,奋力的冲向天空。有的在天空中盘旋一圈,又落入芦苇的深处,只听见鸟鸣声不见鸟儿影。落日的余晖里,芦苇花在风中飘摇,鸟儿静立于河水边,双眼注视着水面,捕捉着食物,悠闲地等待,白鸟的身姿倒影于水面,一幅绝美灵动的水墨画。“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深秋的芦苇花随着冬季的来临,会慢慢的枯萎,腐烂。过去人们割回去烧柴,缮房;在没有环保概念时候,大多是点一把火,放为放牛人取暖的柴火;芦苇就这样在季节的轮回中自生自灭,化为大地的尘土,第二年春来再发,又是一派郁郁葱葱,繁茂昌盛。

现在人们把芦苇种在公园湖边作为景观植物,深秋开花季节特别美观。在湿地公园,经常可以看到芦苇优雅的身影。 芦苇新品种,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笔直、株高、梗粗、叶壮,成活率高,短期成型、快速成景。芦苇生命力强,易管理,适应坏境广,生长速度快,景点旅游、水面绿化、沼泽湿地、置景工程、护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选,为固堤造陆先锋环保植物。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5)

一株小小的芦苇,被视为柴草,最不起眼的最普通的植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秋天开花的季节,在湿地公园里,自拍的,拍婚纱的,都来和这美丽的花儿合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鲍安顺《十月芦花》里的一段话,画龙点睛的形容了芦苇花的美,芦苇花的韵。引用哲学家卡斯帕尔的一句话:“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而优美,低头而轻松,沉思而快乐……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在阳光下清纯的秋水之中,我们比芦苇有时也多了一些幽秘、羞涩、平凡、脆弱、忧郁……单薄得像一支风中邂逅苦雨的芦花,没有了宁静恢弘的美丽,没有了欣欣向荣的喜悦,也没有了浪漫快乐的执著追求……可是无论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空间,高贵的人总是比芦花多了一点思想和灵魂的光辉。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6)

春天芦苇花的样子(秋天的芦苇花)(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