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昆虫之一了,它们捕食蚊子,苍蝇等害虫,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昆虫,在人们眼中这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不过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史前时代,蜻蜓可以说是空中霸主之一。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1)

远古风光

蜻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2亿年前,那个时代各种巨型昆虫比比皆是,什么5英尺长的千足虫,五六十米的巨蟒,巨型乌贼,还有身长近1米的巨虾等等。而那时候的蜻蜓也不容小瞧,身材普遍都很巨大,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蜻蜓有一米大。我们都知道,蜻蜓可不是吃素的,它们是凶猛的食肉昆虫,口器相当发达,可以轻松的撕咬猎物,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吃光和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而强大的捕食能力,使它成为了远古的空中霸主之一。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2)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3)

奇特的呼吸结构

那么这些巨型蜻蜓为什么消失了呢?这就得说一下昆虫的奇特的呼吸结构了,昆虫的呼吸并不像我们人类一样,它们的呼吸系统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通过这些呼吸器官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原始昆虫的每一体节都具有一对气门和分布在本节的独立气管系,随着昆虫的进化,各体节间出现了连接的侧纵干,侧纵干可使呼吸通风更为有效。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4)

昆虫体内能源物质的主要动态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5)

昆虫气管的基本结构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6)

昆虫气管模式分布

一切都是氧气惹得祸

在同一环境下,体型越大,呼吸系统的体积就越大,当氧气浓度高时,生物不需靠增大呼吸系统的体积来为增大的体型提供更多氧气,因此呼吸系统对体型的限制影响降低了,允许生物向更大体型进化,因为许多昆虫是通过遍布全身或部分肌体的气管吸收氧气的。

远古时代的蜻蜓有多大(远古的霸主为何沦落至此)(7)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氧气含量21%的绿色世界,然而,地球最初,是没有氧气的。最初的植物没有叶子,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逐步增加,经过大概一亿年的野蛮生长,到了石炭纪(3.6-2.8亿年),地球的含氧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超过了30%,高浓度的氧气,使得地球产生了无数巨型动物,史前怪兽。巨型是一种力量优势,但也是一个压力。对于巨型生物来说,食物是一个核心的制约因素,也是选择压力。我们普通人一天2斤吃饱了,一头鲸一天得吃好几吨。所以,能够形成巨型生物,食物是个核心因素。

现今的现状

在现今的氧气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氧气的水平就会变得不够。因此现如今的蜻蜓无法和远古时期的相比。当然,氧气浓度导致的体型变化只是科学家的猜测,无法确切的说明,毕竟时代太过久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