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汉水的共同滋养下,脚下这方厚土上形成了独特的江汉文化,创造了伟大的荆楚文明,孕育出江汉大学这座美丽的院校。植根于英雄之城,坐落于未名山脚,“江汉大学”简单的四字校名中蕴含着最显著的特征:6滴水,在合并组建20年的征程中,生生不息。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以“水”载情,航行于江大波澜壮阔之中——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

第一滴水——

逢时立,勇担责,与城偕行谱新篇

向历史回眸,江汉大学所经历的远远不止20年征程。其实,早在宣统二年,就已创立江汉大学期成会,后到民国元年(1912年),革命先驱黄兴、宋教仁在首义之城武汉创建民国江汉大学。但成立后仅一年学校就被强行解散,直到1978年才得以复校。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

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的胡耀邦同志为江汉大学题名;

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一所充满蓬勃生机与朝气的高校拔地而起,带着希冀与朝气阔步向前;

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3)

20年的不懈奋斗与努力发展中,江汉大学稳步疾驰在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的道路上,扎根荆楚大地,汇聚四方英才,融荆楚文脉,育时代新人,不断实践、探索学校立德树人的“新篇章”,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砥砺前行。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4)

第二滴水——

聚优才,传佳绩,春风化雨育桃李

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之路上,高水平人才是核心资源。江汉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大力“引培”一批“星光熠熠”的人才,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楚天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55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5)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6)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7)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8)

目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270人,其中正高200人、副高504人,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7.5%。值得一提的是,江大于2019年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谢先启,成为首家拥有全职院士的湖北省属高校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9)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谢先启

2021年以来,人文学院陈澜老师入围首届武汉“最美教师”;医学院余薇副教授获评2021年荆楚好老师提名奖;生命科学学院外籍教师副教授获得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董勇当选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舞蹈系教师宋佳莹入选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第八届理事;美术学院马杰、惠波、明媚、辛立刚、彭苑入选第三批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他们扎根江大,勇于奉献、诲人不倦,积极践行各类育人模式,用知识点燃学生的青春报国之火,用大爱成就学生的美丽人生,用陪伴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0)

陈澜老师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1)

余薇老师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2)

萨拉在领奖现场

第三滴水——

初心续,展成果,廿载跨越扬风帆

在一批批教师的引领下,江汉大学坚守教育初心,历经20年跨越发展,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3)

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江汉大学共开设有7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27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专业建设中体现着高水平城市大学发展进步。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4)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5)

学校现有学科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建有5个省重点学科(含培育)、5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018年,江汉大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入选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这是该校、武汉市市属高校首次入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2020年湖北高校中唯一入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校。同时,学校还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6)

20年来,江汉大学实现了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进入省高校“双一流”建设阵营的办学层次三次飞跃,不仅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的突破,更驱动学校多领域发展,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疾驰。

第四滴水——

潜心探,稳基石,躬耕不辍结硕果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江汉大学以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为基础,在今年的科研工作中频出成果。

2021年9月,科技部正式批复依托江汉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武汉市属高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校合并组建20年之际,该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并获1亿元重奖。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7)

2021年11月,江汉大学生物基因检测鉴定中心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CASL)合格证书,成为全国首家基于多核苷酸多态性(MNP)标记技术标准取得CASL资质的单位。MNP标记技术具有精准、高效和共享的突出优势,经多位院士专家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8)

2021年11月,江汉大学牵头研发的柔性显示材料科研成果闯过转化“死亡谷”,从高校实验室走进工厂、走向市场,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成果申请及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澳大利亚专利2项,建起了我们自己的“专利墙”。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19)

聚焦能源使用,江汉大学郭欢副教授团队呕心沥血,预测居民用电量,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瞄准主动健康与可穿戴器件的科技攻关,吴钰祥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机械能收集及生物力学和生理功能传感的多模态可穿戴器件(msw-TENG),应用前景广泛……今年,学校科研成果频频登上国际顶级期刊,交出一份让人提气的优异报告。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0)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1)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2)

目前,科研已成为支撑江汉大学大力发展教育教学、办学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石。近5年,学校获各类科研经费4.76亿元、国家基金项目110余项;知识产权授权16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0余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获各类科技奖项15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强劲实力服务武汉,共70余项成果实现转化应用,获批“武汉市首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试点高校”。

第五滴水——

文化集,展朝气,生机盎然促蓬勃

硬件实力在线的同时,江汉大学以“精品化、规范化、阵地化”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生机盎然、青春活力的校园环境。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3)

在这里,你可以在高尔夫训练场上豪气挥杆,体验这项优雅的运动。高尔夫球场中,建有华中地区一流的高尔夫练习场和迷你小三洞高尔夫球场,其中练习场占地20000平方米。江汉大学也是华中地区唯一一家拥有高尔夫练习场的高校。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4)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5)

在这里,你可以骑着单车纵情驰骋。早在20世纪90年代,江汉大学就开展了骑行活动,该课程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目前,学校自行车体育课教学和社团活动用车数量达到200辆,成为国内开展自行车体育课程的高校中,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学校之一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6)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7)

在这里,你可以与队友齐心协力,在龙舟比赛中摘金夺银。如今,江汉大学龙舟队已经正式组建10年,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20多项冠军、全国比赛中共获得80多项冠军,培养出200多名学生在教育、政府部门、国企中均有所成就。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8)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29)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工作、“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里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第六滴水——

人才留,献忠诚,凝心聚力展风姿

历经20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江汉大学立足武汉,面向湖北,积极为武汉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8万余人,其中不乏一大批引领武汉经济文化腾飞的行业翘楚。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30)

徐金陆,江汉大学体育专业校友。他于2006年主动参与援藏工作,前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雪域高原,担任有“藏东明珠”之称的西藏昌都市教育局(体育局)常务副局长。期满返回后,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着江大人的初心与担当。其突出事迹登上央视,还获全国表彰。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31)

朱晨,江汉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校友。毕业后,她开始学习飞机驾驶,并从淘汰率15%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圆了“蓝天梦”。她稳扎稳打、冷静细致,成为东方航空武汉公司第一位女飞行员。如今,她已是从业5年的“女飞人”,累计飞行2100个小时,计划在今年底进入机长转升训练。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32)

鄢文婷,江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友。2013年,她将一身优雅的西装换成干练的警服,无人机成了她的“武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她把自己锤炼成了全国公安内部首位获得“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执照(教员等级)”的女飞手,利用专业知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城市平安,一次次突破自我、斩获荣誉。

90名院士集体离职 全职院士坐镇(33)

“小巷医生”黄莹、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著名画家冷军、创业先锋胡丹、武汉市解放中学副校长吴又存……他们都从江汉大学走出,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用心诠释着“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校训精神,成长为社会进步的实干者、奋进者与革新者。

融荆楚文脉,许一城未来。江汉大学矗立于江之滨、水之畔,在江河的奔流不息中孕育出江大人开放包容、博爱奉献的襟怀,铸炼了江大人团结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奋勇争先,书写下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恢宏篇章!

关注“江汉大学招就处”头条号,获取更多校园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江汉大学官网、江汉大学官微、江大微助手、江汉大学信息公开网、江汉大学2021招考指南、江大美术、江大音院、江大微体育、江汉大学招就处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