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父亲捡破烂供儿子上大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父亲捡破烂供儿子上大学(供儿子到大学毕业)

父亲捡破烂供儿子上大学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妈说:那些不读书的人,早早下来相亲结婚,生孩子过日子,反而是你们这些读了大学的人,一直不结婚,对象都没个影子,别说要孩子了。

她发出这一通感慨,是因为我有几个小时候的好朋友,到现在都还没结婚,她们都比我还大一岁,并且听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我问了其中一个同学,她说也不打算找了,遇到有缘的另说,不过大概是遇不到了。

听妈妈说,家里一直张罗着相亲,最初她还回家,后来索性不回家了。

她告诉我说:宁可单着,也不会将就着,家里给找的没什么学历,三观相差悬殊,是绝对不会考虑的。

花光家里所有钱,供儿子读书,到头来儿子成不婚族

除了我的这几个同学外,老妈还讲了另外一个老张家的故事。

张伯伯和张伯母供儿子读书,几乎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儿子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他们想着也该颐养天年了,就等着儿子结婚然后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让他们来带孙子。

结果儿子毕业十年了,连个女友都没带回来过,儿子的小学同学,家里的孩子都十几岁了,自己还没见着孙子的影子。

让他们觉得伤心的是每次跟儿子谈这个问题,最初他都是搪塞说等几年,最近再问,儿子总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说没房没车,找不到合适的,这辈子也不打算结婚了。

张伯伯两口子张罗着给他相亲,想要在当地找一个姑娘,在大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在本地找一个姑娘总是容易的,毕竟儿子是高材生,在大城市工作,结果姑娘同意,儿子又不同意了:结婚以后在哪生活呢?她来找我吗?来这里,她做什么?还是我辞掉工作回老家?你们就别操心了。

他们觉得儿子就像是一个闭环,本来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但是他就是拒绝解决。

这让他们觉得很伤心,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后悔把所有积蓄都花在儿子身上,供儿子读书了,不如早点让儿子留下来,留在身边,找点什么工作都能正常生存。

为什么大学生晚婚晚育、单身的比较多?

这是一个认知方面的变化,当一个孩子读了十几年书,最后走入大学,然后顺利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以后,他们就成了半个城里人,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找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妻子,妻子的作用就是生孩子然后照顾孩子和丈夫,认识的一个做工程师的朋友,就是这样,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娶了老家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女孩,生了两个孩子,她就负责照顾丈夫和孩子。

大多数人观念发生变化以后,想要找一个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但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又会反过来挑一挑,房子、车子、工作和收入,成为现在年轻人选择伴侣的硬性指标,当观念发生变化以后,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会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宁可单身也不想要成为“生育工具”。

女人的要求提升了,就会有大量的男人也被迫剩下来。

是要让子女早点结婚生子组建家庭,还是供子女读书

多年前不会想到这将会成为一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当然是选择后者啦,这是多年前父母的一个简单的答案。

现在再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部分父母就会觉得后悔,会觉得遗憾,认为供孩子读了那么多年书,不如让孩子早点下来打工赚钱,然后组建家庭,结婚生子,这样家族还能得到延续。

如果孩子愿意学习,主动性很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让孩子继续读书,未来就让孩子自己选择吧,孩子总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作为父母,我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到子女身上。

如果子女在学习方面效果不好,学习的愿望也没有那么强烈,成绩很普通,家长就完全没有必要硬撑着去供孩子读书,让孩子走独木桥,然后钻进大城市,生存方式有很多,读书只是一条路而已,但是绝地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到我们这一代父母,就更要看开点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只负责教育好孩子,孩子成年之后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