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1)

如果说《西风东土》是熊培云旅日期间的所见与所思,《寻美记》就是一部美国社会的“旅行沉思录”。7月7日,小暑之夜,学者、作家熊培云做客杭州单向空间书店,和大家聊聊他出版的新书《寻美记》。

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2)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传播学与文学。曾为《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南开大学。已出版《思想国》《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西风东土》《追故乡的人》等多部著作。

留着长发的熊培云很少关注生活,更愿意把时间放在旅行和思考上,有人形容他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2012年他受邀去美国芝加哥观摩总统大选,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国土。《寻美记》主要来自2012年和2016年他对美国总统大选的观察和思考,里面较多的篇幅涉及总统大选、美国历史与社会、宗教信仰等。

在空间上,熊培云以自己到访过的美国十几座城市为主要线索;在时间上,既有对美国重大事件的历史回顾,又有赴美观察时的现场所感。作为曾经的媒体记者,熊培云擅长与陌生人沟通,他不喜欢自驾,而是习惯于坐着美国公共交通“灰狗”到处旅行,这样可以结识不同的人物,了解普通民众的想法。他形容这是“小路朝天”的旅程。

美国真的如鲍德里亚所说是一个“已实现的乌托邦”吗?它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而现在又是否正在走向它的反面?熊培云相信不完美的人类注定不会拥有完美的乌托邦,而人世之希望却又在于新世界可以成长于种种破碎的现实与不完美。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移民之国,向世界敞开的美国从来不应只是美国人的美国。他在生活现场与历史纵深间不断切换视角,写出了美国社会“乌托邦”与“现实主义”这两种特征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转化的一面,也写出了人性与制度相互纠缠互为因果的一面,这也是《寻美记》书名的缘由。

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3)

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4)

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5)

寻美访谈(熊培云谈寻美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