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剁手买书记

小D家里有一堆书,好像没有一本书是读完的!即使是读完了,也记不得它的内容了!读书是为了获得成长,没有得到成长就是浪费时间!

买书不是病,买起来真要命,买书四大误区:

因为网站活动打折买书;

因为大咖推荐,不假思索直接买书;

因为别人读了,说这书好而买书;

因为封面好看就买书。

读书是一种学习能力,出现在你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你觉得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呢?可以打多少分?

A.高效学习,学习中会思考,生活中会运用。   100分

B.有效学习,学习中会思考,生活中不太会运用。   80分

C.一般学习,学习中不思考,基本依靠死记硬背。   60分

D.劣质学习,学不懂,记不住。   40分

不是不想成长,是你没有找对方法,因为方法不对,功夫白费。

通过思维导图阅读法,呈现作者思路,整理书的框架结构,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你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透视一本书,让你的阅读能力翻倍。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

用导图记笔记的好处

(1)保持对知识“图景”的整体展望,对所学课题有整体的全面理解。

(2)一本书一张图。

(3)思维产生焦点和结构,可以综合知识。

(4)增强大脑对知识的“渴望”。

(5)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与书籍、讲座或者宣讲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联系起来。

(6)它们复习起来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得多。

(7)强化你对一些书本、讲座和报告的记忆力及理解。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2)

阅读的四个层次

遇到一本书该怎样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读:为了了解信息,还是增进理解力?

其次判断它是本实用性的书,还是本理论性的书?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3)

实用性的书:说明规则和阐述原理,就像烹饪指南、PPT操作手册、驾驶操作手册。你现在读的这本书,就是实用性的书,如果你赞同书里的观点,最好的方法就是照做。

理论性的书:包含历史、科学、数学、哲学等知识。当然有的书里也会同时出现理论和规则。

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书,是因为拿到书直接开始读,根本不讲究阅读的方法。没有针对性,没有阅读方式,当然就读不懂了。阅读其实分为四个层次(见P47),针对不同目标,进行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阅读。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4)

1.第一基础阅读

需要读懂字、句的意思。常常遇到有的伙伴说:一本书拿在手上,觉得好难,读不懂。一开始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大任务,肯定会很难,细分为小任务就会好一些。可以从一篇文章或一节内容开始。一字一句地去阅读文章,加以理解。在小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认字、组词和造句,就是在训练我们基础阅读的能力。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5)

2.检视阅读

有时候时间太忙,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认真读完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借助检视阅读的方式,提高你阅读的效率。检视阅读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粗浅的阅读,第二种称为系统的略读。

(1)粗浅的阅读,就是拿到一本书,哪怕很难也坚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懂的东西很多,可能将占到80%;第二遍再去读的时候不懂的东西只占到了60~70%,如果第三遍去阅读,你会发现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是粗浅的阅读。在每次阅读过程中,你的认知能力都有提高,理解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6)

(2)系统的略读。我们首先看书名和序言,研究书目,检阅索引,了解作者;然后挑出你感兴趣的章节或主题进行阅读;当然你还可以随手翻看一两段文章或者是连续的几页,借助框架笔记也可以让你读得更轻松,框架笔记像地图,指引着方向并表明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举例:《思维导图》一共分为6章,第一章是天然的建筑,第二章是基础,第三章是结构,第四章是综合,第五章是应用,第六章是案例欣赏。通过这样的梳理,你会对一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可以运用框架笔记的形式,进一步帮你了解一本书的框架,进行理性分析。当然千万不要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还需要通过阅读,总结50~100字的心得体会。这是输出“倒逼”输入法,当你要谈一本书的感受的时候,你就会非常认真的去研读内容,和自我已有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就是建构主义原理。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7)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阅读当中最难的一种阅读方式,当然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种阅读方式,因为它能够增进你的理解力。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8)

打个比方,假设每个人的阅读能力都有等级标准,现在你的阅读能力是二级,《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五级,中间差了三个等级。所以你阅读这样段位比你高的书的时候,你读不懂,就是正常的现象。那就一字一句地去研读,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本书就像一只巨大的青蛙,分解成了若干的小青蛙。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9)

举例《如何阅读一本书》,分为21个章,一看到书头就晕了,觉得好难。那你就把它分解成21只小青蛙,我们一只一只地来对付它,阅读任务就变得简单一些。分析阅读,即像作者一样的阅读,你需要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来了解作者的真正意思,最高的境界是还能读出言外之意。通过这个过程,在对字句的推敲和研究中,慢慢地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举例,好比阅读水平分为八段,我们通过学校的学习达到三段。然后通过学习、阅读和经验的积累慢慢提升自己的段位。你花时间和精力,读完了一本四段的书,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有的伙伴很着急,一开始就希望看懂很高深的书,而忽略了能力训练。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看上去就是“天才”,但“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你希望获得更大的能力,就需要不断地练习,挑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读更难的书,吃掉更大的青蛙。收获和付出形成正比,如果你期望从阅读当中获得你从来没有过的收获,那就需要付出你从来没有付出过的努力。

关键词:笔记。

内容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P30~P41。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0)

分析阅读的四个步骤:RWDC。(P136~P147)

Reading:按计划速读。

Writing:记录关键词笔记。

Drawing:做思维导图笔记,可以参考关键词笔记,在其基础上加入自己新的理解。

Comprehending:阅读理解,形成对这一章系统的认知和感受的描述。通常可以用100字进行概括。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1)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2)

心得体会:公正的评判一本书讲的是——我们通过阅读获得成长,在这一过程中不要急于反驳和争辩;而是在完整的看完内容以后,经过充分的思考,再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意见:会同意、不同意或者是暂缓评论,当你要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请找到理论依据,从客观实际出发。

4.主题阅读

我们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观点。个人的观点相对片面和局限,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著作来丰富自己的观点。主题阅读就是建立丰富和全面的观点。高深的主题阅读能力,在我们写毕业论文时已经使用过。论文开题以后,我们会去图书馆里找很多和主题相关的书进行阅读,看到和主题相关的论点或论据,就会运用到自己的论文中,支撑我们的观点。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3)

随着人生的丰富,我们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主题阅读,能够让你在专业领域走得更深和更远。主题阅读素材准备的三个方法:

同类书籍推荐;

书籍后面的参考文献;

此类书当中涉及的其他领域内的著作。

比如你需要研究企业管理方向,那么可以阅读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领导准则》、《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变革篇:学习型组织如何面对持续发展的挑战》。如果想研究思维导图,可以阅读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超级记忆》、《快速阅读》、《博赞学习技巧》、《启动大脑》;爱德华·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这就是主题阅读的方式,帮助你打开视野,让自己的观点更丰富和全面。

开始主题阅读以后,你惊奇地发现,在阅读某一个作者的书的时候,你阅读3本以上后,知识点理解起来越来越容易,相同的观点、理解知识和案例就不用再阅读了。这就意味着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就像很多时间管理达人在飞机上2~3小时看完1~2本书一样,他们都有主题阅读的积累。在阅读到相同类型的书的时候,第一,已经了解的内容,不再进行详细阅读;第二,因为了解案例也可以略读,甚至不读;第三,只需要针对不太了解的内容进行研读。我们试想一下,随着主题阅读的积累,在专业领域不懂的知识会越来越少,所以阅读速度就会原来越快。

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阅读方式进行一个总结,一本好书的分析阅读=读100本书。通常这样的阅读度不会轻松,因为你为了增进自己的理解能力,要读的是等级比你高的书。

第一步,进行框架笔记的梳理。通过梳理你可以知道,要面对的这只大青蛙到底长什么样?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4)

第二步,整理完框架笔记以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就是把一只大青蛙变成很多只小青蛙的过程。你需要明确这本书你花多长时间阅读完,阅读完的标准是什么?比如说,阅读计划为21天,每天阅读一章。阅读的标准是:读完写出关键词笔记和50字的心得体会。一定要可执行可量化,否则就会出现月初的时候想这个月读完这本书,结果月初没读,月中没读,月底发现怎么读也读不完,最后就放弃了。当你有一个念头或想法的时候,还需要可以执行的步骤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去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SMART原则,目标清晰,可量化,可实现,具有相关性和具有时效性。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5)

一个人的阅读是寂寞的,有时候难以坚持。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借力,有三种不错的方法可以试试:

第一,参加线上读书会,结伴成长;

第二,成立小的共读活动,相互监督;

第三,在微信群公众宣告阅读计划,从外界寻找支持的力量。

快速阅读帮你海量阅读

从阅读方式来看,阅读分为下面两种:

第一种:慢读,按照字、词、句逐个来读,一般称为传统阅读法。

第二种:快速阅读,即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的阅读法。

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它是将书面的文字信息对眼睛产生光学刺激之后所产生的整体文字图像,直接传送到右脑以图像的形式记忆住,之后再由大脑将文字图像解析出来。快速阅读这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的方法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可有可无的中间环节,即文字图像直接映入右脑记忆中枢进行记忆,然后通过左右脑的相互协调处理,再进行文字的复述和理解。这是一种单纯运用视觉的阅读方式。

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大部分,各自主要分管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而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是左右脑并用,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辨识、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阅读”。

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并做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透视一本书)(16)

在传统阅读法中,书面的文字信息对眼睛产生光学刺激之后,视网膜要把这种物理过程转化为神经活动的生物过程,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由视觉中枢处理后再传达到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再传递到听觉中枢,最后由听觉中枢传输到记忆中枢。这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即使是高水平的默读也是如此,只不过外部动作控制得比较好罢了。所以,一般人在(以传统阅读法)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读书”,而不是在真正“看书”。

传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

经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快速阅读法只是将人们自身就具有对图像的识别方法运用到文字的阅读中去,改变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阅读习惯,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也是人人都能学会的。所以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并不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