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丧钟为谁而鸣》,作者海明威。他参加过战争,受过伤,一直饱受疼痛的困扰,他的《永别了,武器》,就很明显的有着一种对于战争的控诉和幻灭感在里面。

这本书的名字出自一个玄学诗人所做的诗,里面就有这么一句,千万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然后,海明威觉得说得很妙,直接拿来做了自己的书名。

海明威孤独语录(不必打听丧钟为谁而鸣)(1)

无疑,他是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理念的。大家还记得蝴蝶效应吗,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轻轻的煽动了一下翅膀,结果就很可能会引起一场龙卷风大作。

从全球天气变化这个视角来看,其实是科学的。从前面两次世界大战来看,其实人类真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下,正值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想当年,那几个法西斯国家,针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法西斯行为,真的是犹在昨天,刻骨铭心。

说回来。这本《丧钟为谁而鸣》,讲述了一个名叫罗伯特乔丹的美国人志愿去支援西班牙国内战争的故事,去炸掉一座桥,这是在4天之内的故事,最终牺牲掉。

看开头部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影片的画面,总是在我脑子中浮现,比如007,还有一些拯救人类的大片。原来,从上个世纪开始,美国人就已经深谙这种,也喜欢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

海明威孤独语录(不必打听丧钟为谁而鸣)(2)

虽然背景放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条件很艰苦,并且是在大山深处,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只有4天时间,也无法阻挡这位罗伯特乔丹先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那位姑娘是战争的受害者,遇到一个英雄式的罗伯特乔丹,芳心瞬间沦陷,毫不保留的奉献。

当然,恋爱只是一个插曲。困难肯定是重重的。队伍的小头头,与罗伯特乔丹的理念,完全相反,他觉得应该做一只狡猾的狐狸,不断地游走就好,打游击,打埋伏。但是,罗伯特乔丹要做英雄,非要炸掉那座桥。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小头头的夫人却愿意无条件的支持乔丹,终于完成了任务,只是乔丹也身负重伤,最终选择了与敌人功归于尽。书中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一小队敌人离他越来越近,他手里刚好有一挺先进武器。

最后的时刻,罗伯特乔丹的思想,似乎一下子升华了,感受到了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觉,他觉得,只要自己在这里赢得了胜利,其他人在其他地方也赢得了胜利,无数的胜利加起来,就是一个大胜利。从这个视角来看,他觉得自己的这次行动,非常的值得,非常的重要,即使牺牲掉,也是无怨无悔的。

海明威孤独语录(不必打听丧钟为谁而鸣)(3)

我们知道,海明威一直是一种硬汉精神,写书的,包括那本享誉世界并让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他的文学作品,始终有着一种意义在里面。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升华到海明威这里,结果就是这本《丧钟为谁而鸣》。

其实,这个道理,适用很多地方。本来试图从医的鲁迅先生,写了那么多令人深思的书,其实本质上也是为了唤醒国人,也是为了告诉国人,别那么麻木只是看戏好不好,有一天,你看到的那个人的命运,也就是你的命运,从这个意义来讲,鲁迅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直想做的就是告诉那个时代的国人:丧钟,为你而鸣。

海明威孤独语录(不必打听丧钟为谁而鸣)(4)

到了今天,这几个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深刻的提醒吧。毕竟,没有谁,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独的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