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消息(记者 夏婵君)官庄村坐落于安徽省潜山市,面积九平方公里。村里有一千余户人家,四千多村民。历史上,村民世代喜读书,为官者众,因而得名“官庄”,并沿用至今。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1)

站在凤凰山上鸟瞰官庄村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2)

官庄村中心区域,白墙黛瓦,小桥流水

蜿蜒的官庄河穿村而过,与村中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千年银杏树、凤溪桥等建筑相映成趣。背靠的凤凰山海拔1539米,是潜山市的最高峰,山上茶园、桑园星罗棋布,山下田园风光秀美。2014年,官庄村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3)

村民们坐在千年银杏树下乘凉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4)

穿村而过的官庄河

走进官庄村,迎面就看到一位村妇在河畔的广场上用力摔打着挂满黄豆的枝杈。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5)

打黄豆的村妇

“我们当地的这一个特色产业就是豆腐。我们这个水质好,所以我们这个豆腐吃起来特别香。”

官庄由于山里清泉众多,甘甜清冽,做出的豆腐白如玉、嫩如脂、素而香、鲜而纯。提起豆腐,官庄村负责人余晓八一脸的骄傲,满口都是对官庄生态环境的夸赞。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6)

官庄村党总支书记余晓八

然而,如今人杰地灵、风景秀美的官庄村在十年以前可不是这样。

余晓八介绍说:“在过去我们这个村子,那个脏乱差,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环境那是很差的”, “这个河啊,就是过去倒垃圾的人把这个河道都侵占了。”

官庄镇人大主席李宝林表示:“过去我们周边的山上,都是开荒种地的。”

村民洪胜:“以前的时候是这样讲,叫靠山吃山。你没有什么别的进项,只有靠砍树下来,加工木材。”

村里垃圾侵占河道,旱厕臭气熏天,村外山上四处开荒种田,树木被砍伐,昔日的官庄村不仅与“人居环境奖”半点沾不上边,还几乎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这样的官庄村,没有花鸟鱼虫、绿树鲜花的环绕,更是留不住年轻人的脚步。

“我是九几年就开始外出打工。出去打了几年工,就自己学了个手艺,开始做餐饮,一直做到现在。”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7)

村民洪胜站在自己的农家乐里

今年48岁的洪胜是官庄村的村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刚毕业的他离开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官庄村的年轻人一茬一茬地往山外走,他们想挣更多的钱,想生活环境更好。这一切在几年前开始悄悄变得不一样了。2012年,官庄村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在村领导和村民们共同的努力下,官庄村由过去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穷山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中国美丽宜居村庄。

余晓八介绍说:“改善农村的环境还是要从旱厕改起,我们把过去有的旱厕全部拆除,然后建公厕。还有过去脏乱差这块,老破旧房屋也拆除了,现在你看,到处清清爽爽的。我们通过清理,把河道也疏通了。现在水清了,小鱼、小虾多了,过去都没有。”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8)

官庄村改造后的公共厕所

房屋翻盖了,河道清理了,鱼儿回来了,为了促进水土保持,村后的凤凰山上还种植了大面积的红枫。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像火一样,映衬着官庄人蒸蒸日上的生活。为了维护这片树林,防止有人乱砍滥伐,村里面还成立了巡山队,政府给他们专门下发补贴。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9)

秋天的凤凰山,漫山遍野的红枫如火如荼

“我们一个村子里都有几十个护林人。一年给他8000块钱,他就能够解决一个基本的生活问题。”

李宝林是官庄镇人大主席。他说,政府现在大力倡导封山育林,培养民众保护环境、不乱砍乱伐的意识。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10)

官庄镇人大主席李宝林(左二)慰问“安庆好人”、潜山市道德模范黄秀兰

“我们都要封山育林,他政府给他们补助,一亩有100多块钱的补助。一年一次。”

山青了,水绿了;鸟儿飞回来了,鱼儿游回来了。当年外出的少年也要归家了。

“我是2018年回来的。我从城里面经常回来,看到我们家乡现在发展得特别好,发展空间比城里面还更大一点,所以就决定回来了。”

洪胜一家回来后,继续自己的老本行,在村边的山脚下经营起一家农家乐。招待客人之余,洪胜还自创了一些特色菜,而这些菜的食材,全部是自家菜园种的纯绿色蔬菜,和喂五谷散养的鸡鸭。甘甜的泉水浇灌出的食材格外清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品尝。

“游客比较多。这个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农家乐年收入,二十万左右应该差不多。”

提起农家乐的生意,洪胜止不住地笑。日子好过了,村民们自然更拥护生态保护措施。

“现在说真话,农家院搞好了,老百姓也比较拥护环保这方面的东西。现在包括河里的鱼都不让抓。就是保护生态。你到晚上偶尔的还能听到山羊在叫,野生的。”

官庄村这些年在大力发展餐饮旅游、茶园等农特产业和手工业,以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官庄镇人大主席李宝林说,这叫“引凤还巢”。

“作为政府来讲,美其名曰叫凤还巢,回乡创业。其实这种人还是很多的。因为家乡环境变好了,想回来。政府也给了一点政策,只要你提出来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力而为。”

年近60岁的胡久宏是2012年回乡的。他在高山上承包了一大片野生古茶园,修建了“一品峰”山庄,是一座将休闲、康养结合在一起的原生态民宿。山庄里种植着各种蔬菜,散养着鸡、鸭等家禽,客人在这里能够充分体验田园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11)

“一品峰”山庄老板胡久宏在自家茶园采茶

循着水声,沿着山庄里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往山上走,可以看到梯田般一级一级的茶田。走进看,却发现这里的茶田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低矮的茶树间,还间或种有一棵棵结了红色小果子的红豆杉树。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12)

采茶女在红豆杉下采茶

老板胡久宏介绍说:“红豆杉是珍稀物种,跟茶叶套种的情况下,对茶叶品质有所提升。病虫害比较少。要不你看这么大面积的茶园,按道理说,要是不用农药,可能会发生病虫害。但我们这山上没有。”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1994年被中国认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红豆杉的国家视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释放农业增收的新动能(守护共同的家园)(13)

结了果子的红豆杉

“红豆杉也有药用价值,而且在成材以后,是一种高档的红木。红豆杉它树叶子、树皮、果子、树根,都能加工,提取一种叫紫杉醇的药物。这个是保健的,而且抗癌。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是很高的”,胡久宏说。

一边发展经济,一边保护环境,恢复种植珍惜物种,官庄镇这些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生态资源来引导绿色发展,打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