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起哪一年了,第一次看到希区柯克的电影。印象中第一部看的是《蝴蝶梦》,一部很压抑的故事片。尤其那个无所不在的管家,印象深刻。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段时间重刷希区柯克。当又一次点开“爱德华大夫”时,依旧被编导们精巧的情节与结构设计折服。翩翩帅哥爱德华到一个精神病医院接任院长职务。不期与医院的心理学美女医生一见钟情。

和同一个人看了两场电影的文案(认识了几个没见过的词儿和作家)(1)

然而,欢迎宴会上美女无意用叉子在桌布上画的示意图,引起了爱德华大夫的不适。随后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又出现。很快美女医生发现,爱德华大夫有问题。他是个冒名顶替者。

他是谁?他来自何处?爱德华大夫去了哪里?悬念由此开始。既然他来冒充爱德华大夫,他一定知道爱德华大夫去了哪里。可是他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既不知道爱德华大夫在哪里,也记不起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唯有一点他清楚,爱德华大夫一定死了,并且和自己有关。否则自己不会来到这家医院做顶替者。

因为真正的爱德华大夫失踪,冒充者被警察追捕。美女医生因为爱情而冒险相助。为什么他看到条状物会晕倒?她试图让他回忆起过去,但是没成功。逃亡中,他们去了美女医生的老师家寻求帮助。

和同一个人看了两场电影的文案(认识了几个没见过的词儿和作家)(2)

在两个医生的帮助下,他逐渐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他进了一家赌场,对手的牌没有花点,有人用剪刀剪窗帘,窗帘上满是眼睛。一名近似裸体的女子进来,亲吻每一个在场的人,赌场老板叫走了他的对手,他的对手坐在一个倾斜的屋顶并滑倒摔下,赌场老板扔下一只车轮……

杂乱无章的梦境,如何与故事主人翁的命运相连接?这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起作用了。所有的梦境,都是来自现实的反应。两个心理学医生苦苦分析想找出头绪来。男主人翁每每回忆到童年,会痛苦地晕过去。那么,他一定是逃避童年的某个事件。结合先前看到条状物的奇怪反应,窗外的落雪引发了女主角的灵感。线条是滑雪的痕迹。

循着这个思路,他们找到了某滑雪场。两人从上往下滑去,前面却是断崖。危急时刻,男主想起爱德华大夫便是在滑雪时摔倒了谷底。同时,他想起了童年一次游戏时,误将弟弟伤害的事件。

和同一个人看了两场电影的文案(认识了几个没见过的词儿和作家)(3)

这便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故事到这里结束也不错。警方通过他的说明,找到了葬身雪谷的爱德华大夫。没想到尸身上有背后中弹的遗留。这个冒名的假爱德华大夫,被指控为杀人凶手。

重回医院的女主,找出给男主催眠的记录后,去到院长那里,希望院长能帮助她找出还有可能未被发现的疑点。交谈中,院长说起自己不喜欢爱德华大夫的话。离开院长后,女主忽然茅塞顿开,梦中所有的景象,都有了答案:剪窗帘的男子与跳舞的女子,都是精神病患者。那些恐惧的眼睛,不就是精神病院吗?

女主再度走到院长办公室。院长亦已经明白了她的来意。当女主对院长说出“扔掉的车轮是手枪”时,院长冷冷地说着“枪没有扔掉”,并从抽屉里掏出手枪对着女主。这里是整部电影最具张力的一段。这是最激烈的心理碰撞的一段。

按照“主角不死”定律,女主战胜了院长。为什么院长要杀掉爱德华大夫?因为他不愿意就此退出舞台,将身份、荣誉、地位等所有的一切交给爱德华。他爽快地将院长职务和办公室都交给假冒者时,心里很清楚这人是假的,拿不走他的任何东西。

和同一个人看了两场电影的文案(认识了几个没见过的词儿和作家)(4)

这部电影,以不断的翻转,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其中有关催眠和解梦的情结,特别新颖有趣。《梦的解析》这本书由此走进我们的生活。在《爱德华大夫》电影过后,弗洛伊德迅速走红。他的书,他弟子的书,全部成了新华书店最抢手的书籍。

像这样由一部电影催红一本书的奇迹,很少见。一直到后来琼瑶与金庸,才有此殊荣。而武侠书是成年人的童话,本身很容易蹿红。琼瑶的小说,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那种风格的小说,可以说前无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一咏三叹的人生,对青春男女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书,与上述两类没有一点共通,读起来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什么“整体人格”与“潜意识”等等,都是从未见过的陌生名词。

和同一个人看了两场电影的文案(认识了几个没见过的词儿和作家)(5)

不能说八十年代的哲学热因为《爱德华大夫》这部电影,是时与势的产物。但是,这部电影中对于显意识、潜意识的解读,尤为有趣。

或者,仅仅是对我个人,有超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