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豆瓣7.4分

《斯托克》是韩国导演朴赞郁的首部好莱坞作品,由普林斯顿高材生出身的“米帅”文特沃斯·米勒原创剧本,主要讲述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演的少女和她的母亲(妮可·基德曼)、她身边的男孩(卢卡斯·提尔)以及她古怪的叔叔(马修·古迪)之间的故事。

———————————————严肃的分割线———————————————

你认为哪部电影值得一看(在你心目中被低估的电影有哪些)(1)

当穿上一双鲜红的高跟鞋时,到底改变了些什么呢?或许在少女成长的身后,是无穷无止杀戳后的快感。影片开始,映入眼帘的就是英迪亚乌黑柔软的发丝,随风飘荡的碎花裙子,站在簇拥在一起的花花草草旁。疲倦而又轻柔自白声,衬托出清新自在的一幅镜头。朴赞郁独有的镜头特写,使人觉得这是一部文艺美好的小资电影。可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知道,这幅场景或许是电影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处伏笔。

为什么说它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因为影片中所有情节,所有台词,没有一处是无用的,都为这个强劲有力的故事结局打好基础。隐喻内涵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让人沉醉其中。它所要表达的杀戳心理,变态性欲,恋家情结,不伦之恋,阴暗哥特都极其符合我的口味。朴赞郁行云流水镜头切换,配合上阴暗的美学,极其合适。

整体来说,这是个有关于少女英迪亚“蜕变”的故事,而叔叔查理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推动者,往阴暗点说,其实是查理造就了英迪亚,使英迪亚真正成为了自己,那个真正有着斯托特家族血液的杀戳心理的自己。以及我最喜欢影片中查理与英迪亚四手联钢琴的场景,影像的堆砌,无法忽视的哥特风配乐,都展现了斯托克一家变态抑郁心理,使故事推向了一个高潮点。

英迪亚初次的觉醒是在她用钥匙打开查理的柜子,看到查理给自己寄来的数百封问候信的时候。英迪亚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知道查理的一切。并且自己和叔叔查理的写信语言都几乎一样,更是她感觉到“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我们是一体的。”很显然,这时的英迪亚已不再抗拒查理了。这段不伦恋表现的很深层、含蓄。

当穿上一双鲜红的高跟鞋时,到底改变了些什么呢?它证明了英迪雅的成长,英迪雅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英迪雅成功继承了自己的叔叔查理。此时的英迪雅,一颦一笑都表现的黑暗,成熟,诡异。在有警察询问时,语言,神态和叔叔查理配合的极其好.她成为了真正的斯托克。

在妈妈与查理最后的一场戏中,这时的查理拿出皮带,狠狠的勒住妈妈的脖子,像是一个发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兴奋疯狂的向英迪雅喊着“Coming!Coming!”这时英迪雅出现——高跟鞋在木地板上发出神经质的响声,她手里紧紧拿着把猎枪,眼神中有着说不出的神态。她却冲准了查理,很明显查理已经知道她要杀了自己,但查理的脸上没有丝毫悲伤的表情,而是看到英迪雅完美蜕变的满脸欣慰自豪。

这段表面是英迪雅杀掉了查理叔叔救了母亲。其实更深层的是英迪雅和查理完美交接了任务的现象,也指变态的斯托特家族。导演很会用侧面反应来描写人物心理,简单而又细腻。

结尾处,又出现了开头的那组镜头,一样的裙子,一样的微风,一样星星零零的花草,表面仿佛一切都没有变。最终,自己代替了叔叔,继承了所谓的斯托克扭曲精神,踩在那双鲜红的高跟鞋之上,静静的俯视着即将被自己残杀的生命。

她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蜕变,走向了成长,拥有了自由。

你认为哪部电影值得一看(在你心目中被低估的电影有哪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