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现象级文艺片满场,以致于我只买到第二排靠边的座位,此等盛况还得追溯到《色·戒》。赶上元旦档,排片量一骑绝尘,毕赣和他的发行团队这是拿到院线的裸贷借条了吗?
我算是能瞌闷片的了,《地球》仍然成功地让我在开场10几分钟后就昏睡了过去,第三次醒来时,第一排的座位已经空出了三、四个,我旁边一对情侣正起身离去……及至散场,人流已经比较宽松,观影过程中,还有人因为怕暴露文艺底子薄小心表达着疑惑“这是什么意思”,此刻都爆发为理直气壮的吐槽“这特么什么玩意儿”。
即使剔除那些被营销骗进影院的非文艺片观众,《地球》仍然不是一部及格的文艺片,什么叫“强捧遭天谴”?毕赣是因为什么底气把这部电影撑出140分钟的?!《路边野餐》至少搭载了一个“公路片”的外壳和追寻、成长的范式,这使它的运镜丰富而灵动,也使那些奇观、梦幻的元素合理化了。
而《地球》在想象幅度和文学深度上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探索,就是对《路边野餐》进行了一次蓦写,连人物原型几乎都是直接征用。毕赣标志性的长镜由《路边》的质朴变成了笨拙和空洞,大量堆砌的符号、隐喻拼命暗示观众:快看!快看!此中有真意!却和那60分钟的3D一样故弄玄虚。在文艺片中打滚的黄觉,向来有一种隐而不发的毁灭气质,导演垫足了前戏,却让他就那么一脸便秘地撑到了剧终。
更糟糕的是,离开了李安的汤唯,就像午夜钟声后被打回了原形,竟意外暴露了台词功底差的短板,时不时会有一些吞咽音。金马奖的加持,吸引了一大批想在事业高度上有所追求的成名演员。但更让人难忘的是群演们面对镜头时的松驰自然,以及李鸿其流着泪带核啃完了一只苹果,画外音的强调,让我们觉得带核啃完一只苹果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面无表情,泪水汹涌,兼具爆发力和控制力,什么是被大银幕青睐的面孔,在《宝贝儿》中,他把对戏的大幂幂秒成渣时就让我们见识到了!
文艺不好就会成文艺腔,比文艺腔更令人生厌的,是矫揉造作的故作文艺腔。同为家乡叙事,贾樟柯缩影的是汾阳小城中小人物的个体经验,从边缘眺望城市的对立、矛盾、身份认同的困境,以及管窥中国社会的变动,他的立论基础是现实的、扎实的,不管怎样的荒诞纷沓的景观,都能调动观众的共感。
原以为毕赣会将贵州开辟为新的电影版图,但他的家乡视角被抽离得只剩下乡音,故事情节是虚浮的,人物的行为逻辑无法自洽,当然这两者在文艺片中都不重要,但它们却是通往梦境与诗意的有效抓手。为了梦而梦,甚至只是自我高潮式的潜意识呈现,连《路边野餐》中那点残酷的现实诗意都被剥离殆尽,文艺片导演的自我膨胀,并不比他们在商业上的折腰堕落更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