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要结集三藏(涵盖了全部的佛教典籍)(1)

【三藏】

■佛教中的经典浩如烟海,有“三藏十二部”之说。“三藏(zàng)”又作三法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大类别。“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藏”的原意是指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基本上,“三藏”涵盖了全部的佛教典籍;

佛教为什么要结集三藏(涵盖了全部的佛教典籍)(2)

■佛陀灭度后,如何令后世众生有法可依,让佛法久住,成为了佛弟子的头等大事,于是迦叶尊者开始牵头进行佛经的结集。最先整理出来的是“经”,即释迦牟尼佛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说明,而“论”由佛弟子所说,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三藏”典籍众多,智慧高远,很多人穷其一生都难学完备。精通“三藏”其中一藏的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的人,也可称为“论主”或“论师”。历史上,精通“三藏”的大德高僧们都会受到广泛尊敬,被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的翻译家也称为三藏,最为著名的是我国唐代高僧玄奘,他也是《西游记》里的主人公唐僧的原型,被大家称为“唐三藏”。

佛教为什么要结集三藏(涵盖了全部的佛教典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