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去看看乌苏里江,就等于没有到过虎林。于是,从市区驱车50分钟,就到了中俄边境乌苏里江.......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

沿着江边,慢慢地走,虽是夏季,却有一股凉爽的风。眼前就是驰名中外的乌苏里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2)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乌苏里江畔传来了熟悉的歌声,是谁在唱《乌苏里的船歌》?最早知道乌苏里江,是听了著名歌手郭颂演唱 的这首赫哲族民歌。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3)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东北民歌,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的革命歌曲。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4)

雨后的天空,白云悠悠,河水不停地奔流着。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202公里,从起点虎头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5)

乌苏里江,满语为“下游的江”松花江为“上游的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6)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7)

沿着江畔一直走,江畔绿树成荫,江风习习。听刘老师讲,乌苏里江岸是逶迤的完达山脉,原始自然,林海浩瀚,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乌苏里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未被污染的大江河之一,盛产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贵北方冷水鱼类40余种。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8)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9)

乌苏里江清纯质朴,风光旖旎,盛夏,碧水如练,渔舟唱晚,鸥鸟绕樯,令人流连忘返。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0)

在乌苏里江畔,我找到了乌苏里江起点的碑石,就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虎头镇的虎头要塞建于1934年,当时动员了10万民工,工程庞大,用了六年时间建成,牢固程度高,科学设计,现代化手段堪称二战之最,日本人号称“东方马奇洛防线”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苏联红军对要塞发动攻击,日军顽抗坚守还是被苏军攻破,虎头要塞成为二战的终结地。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1)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2)

于是,我登上乌苏里江第一塔,俯瞰乌苏里江。你会发现,这条两国之河,以河中为界,而且,乌苏里江却有着两种色彩。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3)

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美丽的姑娘阿依,自小父母双亡,是爷爷含辛茹苦靠着在乌苏里江上打鱼为生把她养大。18岁那年,东北沦陷,虎头被日本人占领,爷爷带着阿依,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爷爷依然在乌苏里江里打鱼,然后拿到很远的虎林去卖,换点生活用品,勉强维持着两个人的生活.......几年后的一天,阿依出门打鱼,遇上狂风暴雨,阿依的小船慢慢沉下去.....等阿依醒过来的时候,一个蓝眼睛,白皮肤的穿着苏联军服的小伙子安德烈,正笑眯眯地望着她.......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4)

再后来,苏军与日军在虎头展开了激战,到了第十一天,虎头的枪炮声终于停了,焦急万分的阿依迫不及待地奔向虎头,阿依的心焦急地等待小伙子的归来,心情融进了冰冷的江水里,阿依每天站在江边,望着对面小伙子安德烈曾经站岗的哨所,眼泪流进乌苏里江,慢慢地,靠中国这半边的江水渐渐变得浑黄了,而靠苏联那半边的江水还如小伙子安德烈的眼睛一样清澈,远远看去,界限分明。如今,去虎头看乌苏里江,仍然会看到颜色不一样的江水。

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在中俄边境有一条乌苏里江)(15)

日出江岸红胜火,一江两国色不同。如果你爱TA,就带TA到乌苏里江畔来,一起看云白,一起吹夏日风,一起看日出.......一起追寻你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