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1)

导语:打着“优质服务”的新型房屋租赁平台为何敢“不将人命当回事”?而租客们为何一次次地深陷租房危机,却只能够用脚投票、忍气吞声?

今年1月,王某入职阿里,彼时体检各项身体指标正常。5月初,他入住杭州的自如公寓,7月初感到身体不适,回京检查后确诊白血病,7月13日去世。他病逝后,妻子来到杭州,对那套自如公寓进行检测后发现,屋内甲醛超标。目前王先生的妻子已经起诉自如,当地法院已立案。

实际上,这已不是自如的第一起甲醛惨案。早在几年前,媒体就曝光过某孕妇因租住了自如甲醛超标的房屋患上白血病导致引产的新闻。随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反映了类似的遭遇。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2)

某北京租房群内有自如租客反映了咳嗽、发烧等症状。

自如向来自称,能够提供优质的标准化房源与管家服务,是让租客免遭黑中介坑害的令人省心的公司。但因为甲醛丑闻,租客们调侃:这下子,自如终于让租客们彻底“省心”了。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3)

某北京租房群内群友对自如甲醛问题的评论。

虽然在舆论压力下,自如公关决定 9月1日起下架全国九城全部首次出租房源,待CMA认证机构检验合格后再行上架。但有媒体指出,甲醛超标问题并不只存在首次出租房源,许多非首次出租的房屋,检测出来的甲醛依然超标了2到3倍。这种“半推半就”的处理方式暴露了他们让租客以身“试毒”的卸责态度。在无人迫其彻底自查的情况下,自如等租房中介为了捞金,仍不惜将租客们的生死继续置之度外。

相对地,租客们虽人心惶惶,频频吐槽,却无力改变。他们有人弃房而逃;有人选择和解,接受了自如公司的“封口费”;大部分则冒死忍了,承受着房租飞涨、性命堪忧的风险,只为在都市里拥有一个落脚之处。

打着“优质服务”的新型房屋租赁平台为何一再“不将人命当回事”?而租客们为何一次次地深陷租房危机,却只能够用脚投票、忍气吞声?

据说租了自如,生活就是自己的?

在大城市打拼的租房青年,几乎人人造访过自如租房。不得不说,自如的确有可取之处。

首先,它的确让这一届怕麻烦的年轻租客免遭中介和房东带来的不确定性。人在江湖漂,谁没在租房上挨过刀?有调查显示,在租房过程中曾遇到权益受损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3.7%。虚假房源、高昂的中介费、房东违约以及一些霸王条款,都曾给租客们留下心理阴影。

找房不易,自如来救。自如,链家旗下的租房品牌,最初就宣称要和那些不靠谱的平台与中介竞争,保证房源真实性,帮助租客绕开黑中介与奇葩房东的刁难。他们设定了一个“自如管家”的职位,负责代缴水电费,租金催缴,同时还负责租户之间的纠纷调解。

此外,自如除了提供整租,还直接充当二房东,将一户内的各个房间独立分租。这对于无法支付整租房上万押金,或无暇招募室友的年轻人来说,真是一项好福利。

最后,它还照顾到了年轻人的小资情怀。自如打造出木棉、拿铁、米苏、布丁等不同的家居风格,并为每一种风格赋予温馨的含义,其功能齐全、风格简约的标准化装修内置深受年轻人青睐。仿佛住在自如租房,城市的人心冷漠和勾心斗角似乎都可以得到净化;只要住进了自如,你就是那个喝着午后咖啡,闲暇弹着吉他,白天穿着体面去上班的文艺奋斗青年。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4)

自如的微信公众号中,不乏小清新的成功学鸡汤。

自如是成功的。链家推出“自如”产品已有七年,据链家董事长左晖透露,目前自如在全国已进入9个城市,共管理约50万间公寓,且每年以100%的速度迅速增长。

幻灭自如客:挤不完的厕所 吸不尽的甲醛

今年春天,大学刚毕业的小崔来到北京实习,经朋友推荐下在自如平台上看中了一间带阳台的卧室,月租2700。看房时,小崔就发现房间有些异味,而管家称这是房间空置太久,不通风造成的。

看着北欧风的家具,还有门上的密码锁,小崔憧憬着能在陌生城市有一个安全、温馨的小窝,占了工资一半的租金和这一点小小的空气问题,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可不住不知道,一住吓一跳。

搬进新居的第一天早上,小崔7点起床,准备洗漱,可等了十几分钟,厕所里的人还没出来,7点20,门终于开了,走出来一对小情侣。小崔拿好卫生纸刚要进去,只见“嗖”的一下,隔壁的胖小伙扭动灵活的身子,绕过小崔,抢先一步钻进了厕所。小崔看了看时间,上班迟到是在所难免了,她只能下定决心,为了占厕所,以后提前半小时起床。

住了两天,小崔才知道,这间四室一厅的公寓实际上住了8个人,除了小崔,还有一对情侣、两个男生还有一个暂时租住的三口之家,早上上厕所、平时做饭,都需要错开时间。

不仅如此,小崔还发现自己房间的隔音效果特别差,每天晚上做菜的声音、冲厕所的声音、走路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其他房间都没有类似的问题,她意识到,自己这个房间是隔断出来的。晚上声音嘈杂休息不好,早上又要早起抢厕所,不到一周,小崔的眼袋更重了,她向住房管家反映情况,管家反问她:“连这些都受不了,还租什么房子?”

小崔考虑到现在退租拿不回押金,而且现在大城市房源这么紧张,出租屋不仅难找,还要自己联系分担房租的室友,遇到黑中介就更麻烦了。权衡再三,她还是决定再忍一忍。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5)

隔断间几乎是所有自如分租房的标配。图片来源:自如app

然而,更令小崔意想不到的是,住了两个月,她相继出现了咳嗽、喉咙痛、眼睛肿痛等症状,甚至连一直正常的月经都不来了。最初,小崔以为是工作太辛苦,体质下降了,直到某天,小崔上网搜到了自如租客因甲醛染上白血病的新闻,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崔受够了。她联系管家准备退租,可管家说,除非她能证明房屋甲醛超标,不然就要向自如支付一笔违约金。孤立无援之下,小崔自讨钱包给房间做了甲醛检测,结果显示她房间的甲醛检测值为0.18 mg/m3,是标准的近两倍。

经过半个月反反复复的交涉,小崔终于拿回了押金,可之前的房租自如却表示概不退还。她很气愤:“凭什么要求我为甲醛超标的房子正常支付房租?为什么不赔偿医药费?”而自如方面不仅不予回应,还要求她在和解协议上签字,同意拿回押金后,不再在网上发表关于自如甲醛问题的言论。”

前几天,自如管家给小崔打电话,催促她尽快搬走,他们将带新的租客前去看房。小崔质问管家,“房间还没空气治理,怎么租出去?”

管家说,他是新来的,不知道情况,并表示:“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这么多,自如房子向来不愁租。”

租客,自如们眼中的软柿子

自如甲醛事发之后,虽然租客不断反映类似的情况,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没有换房的勇气:

关于“超标为什么不直接搬走”的疑问,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大城市找到地段、房型、房租均适合的出租房不容易,现在房源紧张,想换租不是容易的事儿……

——中国新闻网 《多家自如出租房甲醛爆表!赔偿一个月房租能有用?》

高不可攀的房价让不少年轻人不敢奢望买房,租房则成了刚需。据链家发布的数据,北京现有35%的人租房住,也就是说,大约有735万人在北京租房。

年轻人非租房不可,这也决定了他们在租房市场的弱势地位。加上自如等长租中介不断收购房屋,占领房屋的使用权,形成垄断,人为抬高租价,大城市的房租飞速上涨,平均每人每月需要在房租上支付3000到5000元,相较于6000多元的平均工资来说,这称得上是十分高昂了。

为了降低租房成本,大部分年轻人只能选择群租和合租。据调查,在租住方式上,北京关注合租的人群比例高达82.33%。许多年轻人选择相对中心的地段找多人同住、毫无隐私的群租房落脚,但考虑到一方面能靠近上班地点,另一方面,期望在商业产业集中的地方接触更多的“好机会”,就忍了。

毕竟,对于在大城市里打拼的青年来说,“家”也早就不再是一处安稳、私密的空间了,而是事业的附属品,落脚过夜的作用远多于舒适度日。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6)

群租房生活 图片来源:网易房产

可即便这样,在工资增长速度缓慢的当下,租房消费在年轻人的消费总额中依然占比过大。许多租房的年轻人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过着质量不高的生活,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劳动力都押在了住房上面,也不得不围绕着房子来谋划自己的生活。

“房租1800元,手机费100元,水果零食150元,交通费250元,吃饭1200元,生活用品50元……”除去生存所需的基本开支,她只有1500元左右可供自由支配。

——工人日报 《北京月平均工资6463元,部分年轻人称只够生存》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7)

北京租房人群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36大数据

买房不能,租房不易。当高额的租金和房贷作为大城市的隐形门槛而存在,被困在居住夹缝中的青年人为了留下努力赚钱,唯恐稍有不慎就被撵出城市。他们害怕房东,害怕中介,害怕稍作“维权”就被迫流离失所。

“超标为什么不直接搬走”?底层城市青年在一切出租方面前的懦弱,都是“大城市”与“小地方”之间的巨大资源落差造就。要不是他处无机会,凭什么受尽房东与中介的欺负,留在这个扎不了根的“不友好”大都市中?

献给住房的青春,明天会更好吗?

社会总让不安分的年轻人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代城市青年显然把青春献给了住房。

在集体经济的再分配体制下,住房归国家/集体所有,是一种普遍的单位福利,能否分得住房与工龄等劳动元素密切相关。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始,住房市场在新的政策下被视作中国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开启了房地产的全面市场化。就在房屋市场体制下,住房从一种社会福利品转变为一种可交易的商品甚至投资品。人们需要独自负担住房成本,则家庭财产的多少,决定了住房条件的优劣(甚至数量的多少)。

市场化给部分人提供了敛财的机会。地产商疯狂的圈地之后,是一路飞涨的房价,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间,北京的房价平均飙升了近12倍;部分城市本地居民因为拆旧建新而成为了拥有4、5套房的暴发户型“房东”,买房早的居民更成为当今租房市场上的卖方。就这样,阶层的鸿沟形成了:拥有固定资产的地产商、房东们靠出卖、出租房屋“躺着赚钱”,而那些在大城市中无房的普通年轻人却挣扎在“职场上被老板剥削,生活中被房东榨干”的命运当中。

自如甲醛超标致房客生病吗(自如甲醛毒案又杀一人)(8)

一起看房的北漂夫妻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这一切不会轻易结束。巨量的人口流动还在酝酿更大的租房市场,东方证券一份报告预测,至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2.7亿人。大资本却越来越多地掌握房屋所有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银行这些“门外汉”也纷纷入手布局。自如也绝不自甘落后:

左晖估计,在未来五到十年,全国租房人口比例将会提高到35%。同时租金增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会保持非常稳定的变化。在过去五年内,北京大概上涨了96%,杭州则是60%,同时,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会越来越重要,在未来五年时间内,自如计划为中国大概1000万年轻人创造出一个可支付、可体验的居住产品。

——中国经营网《链家董事长左晖:让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住房商品化的浪潮中,房屋逐渐脱离了居住的本质,转而成为了少数人敛财的工具。资本家、城市中上层以及社会管理者通过控制住房,人为地制造住房的紧缺与高价,将中下层逼入难以安居的生存夹缝。正如自如商业扩张的野心,制造着那些完美的广告,也制造那些拥挤的现实;设计出那些隐藏的花式中介费,也打造着油漆完转瞬即卖的“毒气室”。卖方的议价能力越发强大之际,商家们肆无忌惮地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买卖,租客们却无权追求物美价廉,甚至不得不忍受健康权力的侵害。

住房本该是生命的普遍必需品,是劳动与休闲的基本条件,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身体的延伸。没有住房,参加多数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是不可能的。可对大部分人来说,它却成了最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是杀人不流血的刀子。

那么在巨大的住房租赁蓝海面前,年轻人真的甘愿溺死吗?租客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租房几乎成了大多数青年们必然的未来命运。面对堪忧的前景,被逼到绝境的租客已经没有理由再逃避这件事了。只有更多人加入到对租房市场的质问、质疑、问题的发现和曝光之中来,甚至进入到居住空间所有制的讨论中来,了解历史上、海内外关于抵抗住房危机的进步实践,在反思的基础上共同行动起来,才有可能避免沦为“自如”们的刀下鱼肉,寻回人人平等的居住权利。

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一颗土逗,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作者:林深 山谷

编辑:山谷

美编:黄山

土逗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