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给两件事“下了封禁”。

如今,人们已认识到这种文化的“本事”,并开始探讨。其实中华文化是给很多事情“下了禁制”(如“为而不恃”“功成弗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类),只是这两件事特别重要。

其中之一是商业,可能人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感受不深,因为商业自古以来在城市、沿海等地区总体上发展得不错,21世纪商业更加繁荣发展。

可以说,离开了商业就没有城市化,离开了商业更没有现代化。

但是,在历史上,对商业的文化“禁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也发挥了比较有效的正向作用,尽管“禁制”本身会一定程度地限制商业的发展。

中华文化有重农抑商的历史传统,民以食为天,农业可谓第一实业。

数千年的农业大国,要生存发展,养活人口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且,“仓廪实而知礼节”,是先贤们早已认识到的基本观念,也就是说,物质和精神要相得益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比翼齐飞,首先要把物质生产搞上去,把农业搞上去。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空间有所限制。

总体来看,农业是本,商业是末。

零几年弘扬传统文化被驱逐出境(中华文化给两件事)(1)

从中华文化的视角来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若按九流之说,商人虽然属于上九流,但仍然排在上九流的末尾。

从中华文化的立场上看,商业容易发生的问题是唯利是图,包括争利,特别是与民争利、无底线争利,包括垄断,特别是不正当竞争,以及四处鲸吞和尾大不掉……

无论在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这些问题同时会影响各个领域,除了经济领域,还有社会领域、精神领域,特别是唯利是图、拜金主义、自私自利以及奢靡或极端的个人主义等,对文明的侵蚀都是被高度警惕和防范的。

所以,中华文化很早就给商业“下了禁制”。

首先是文化批判,特别是观念上的批判。

比如对“利”的批判,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比如说对商人的批判,唐代诗人白居易、刘采春诗云“商人重利轻别离”“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甚至一个成语就把商人“定性”了——把商人批得非常狠非常极端,即“无商不奸”;

其次是从制度上约束,就是制定重农抑商的制度和机制。

即对商业设立经营和流通的禁区,设置或提高准入的门槛,而国家则垄断着一些特定领域,并以法度抑制商业的投机性。

零几年弘扬传统文化被驱逐出境(中华文化给两件事)(2)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唯利是图”等现象和问题,并不能一味归咎于极端化的商业本性。

对商业下禁制的同时,中华文化还对另一种事物下了禁制,那就是人的欲望。

“人心惟危”,这个惟危的人心就包括人的欲望。

中华文化对人的欲望做了深刻的批判,高度防范整个社会出现物欲横流的失控局面。

比如中国有很多反映并批判欲望或私欲的成语,比如欲壑难填,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人欲横流,利欲熏心,爱钱如命,贪如饕餮,贪而无信,聚敛无厌,人心不足蛇吞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

《韩非子·六反》则指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在社会现实中,人的欲望如同水火,非常容易泛滥成灾,蔓延成难。一方面是欲望的遏制,一方面欲望的膨胀,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对欲望的遏制,主要是通过教育和文化,比如反对奢靡之风,“不贵难得之货”,比如树立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淡泊明志、两袖清风、少私寡欲、清心寡欲等观念,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和理想,并强调知行合一等。

零几年弘扬传统文化被驱逐出境(中华文化给两件事)(3)

当今时代,我们又如何看待商业文化和人的欲望呢?

虽然中华文化对二者“下了禁制”,文化禁制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商业的逐利性和投机性,以及人自身的欲望泛滥,仍然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反作用力。

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现代商业也是蒸蒸日上,人们正视商业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崇尚商业,并不会以传统眼光看低商业和商人。

但是,仍然需要“封印”商业唯利是图、金钱本位、投机性质的负面机能,特别要防范诸如金融资本买空卖空、击鼓传花、空手套白狼、高利贷高杠杆兴风作浪等行为,防范不利于实业、不利于精神文明、不利于社会治理的局面产生。

而就人的欲望而言,21世纪是一个大时代,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加速度发展,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良性循环”——

即物质文明高一尺,物欲就低一尺;精神文明高一尺,人欲就低一尺。

时代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进阶,中华文明也需要天下大同的大进阶。

这个进度正在加速度进行中,欲望将变成理想,理想将变成文明,文明将变成时尚。

零几年弘扬传统文化被驱逐出境(中华文化给两件事)(4)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