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项羽,想必很多人都是唏嘘不已吧,他与刘邦两人的纠葛被后人多次评论,有人说项羽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怪刘邦的不守约定,也有人说项羽的死很不值,倘若他当时过了乌江,历史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其实,无论项羽当时怎么选择,他的死都是注定的,或许他并不是怕丢脸,而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才会选择跳江而亡。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主要有这三点原因。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1)

一是性格原因。很多人对项羽的评价中都有“神勇”二字,这不仅仅是在赞扬他的勇敢与威猛,战斗力强,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有点“莽夫”的气质,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喜欢打打杀杀,虽然有力量,但是却并不怎么用脑子行事,在他看来,什么事情都能用武力解决,这也是他造成他的惨死结局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刘邦就与他有很大的不同,刘邦唯利是图,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不管是再阴险他都会去做,同时他还是一个无赖,如果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会选择逃跑,其实这是很聪明的一个做法,但是项羽却不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写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而这句话的前半句说的就是项羽,后半句是刘邦。因此最后的结局才会是刘邦赢了项羽吧!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2)

二是没有了得力干将。我们先来说一说钟离眛,他是非常忠诚于项羽的一名虎将,然而最终却遭受陷害。公元前204年的时候,项羽与刘邦的军队已经作战了四年,双方打的不分胜负,但是项羽只知道莽打,不会动其他的心思,可刘邦就不一样了,他本人本就阴险狡诈,他底下的将士也是。一个叫陈平的部下给他出主意说,让他离间项羽的左膀右臂,刘邦一听觉得可以实施,于是就给了他好处让他去项羽那里搞破坏。而项羽此人也是不仔细思考,就被刘邦派来的人骗到了,以为钟离眛不忠诚,因此疏远了他,不再重用他。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3)

再看范增。他可是项羽最得力的帮手,可是却也遭人离间,项羽不再信任他。当时刘邦等人被困在了荥阳,胜利在望,只要项羽带人去强攻就必定会胜利。范增也提出了这个主意,但是已经不信任范增的项羽不肯这么做,最后错失良机刘邦解困逃走了。因此范增一怒之下就说是不干了要回彭城,但是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病发身亡。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4)

三是刘邦的算计。钟离眛和范增就相当于项羽的左膀右臂,失去了这两个人他就失去了一半的胜算。倘若这个时候他若是乖乖的及时回到楚国再重新谋划的话,那么他还是会有可能胜利的,但他偏偏要和刘邦死磕到底,但是很快他的军队物资就不足了,最终没有办法,他不得不将刘邦的亲人还给了刘邦,并和他签订了“鸿沟之约”,也就是与刘邦和好,各自统治自己的辖区。

但这个时候刘邦的部下又给刘邦出了个主意,建议刘邦趁着项羽危机的时刻攻击项羽,这样一来胜算不就是大得多了吗?刘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派两个大将带兵出击。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5)

这个时候项羽与刘邦相战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实力悬殊太大了,但是他却并没有看出来这个局面。他镇定的将自己的军队拆分为四路,想要杀出东城,甚至在和汉军战斗的过程中,他表现的还很是勇猛,在和自己的将士汇合的时候,他还对自己的士兵说:“看!我们不是杀出来了吗?我说了要杀汉军的一个大将果然我做到了。他这话说的真的是挺让人无奈的,毕竟都死到临头了却还在用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最后被逼到乌江的时候,他还想着要冲出去,刘邦又用奸计,放楚歌迷惑项羽的心智。面对船夫的建议,让项羽乘船去乌江,但是他却拒绝了。因为这个时候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所有人,没了左膀右臂,没了心爱的女人,再加上即使回到江东,可能也不能再重新组建有实力的军队与刘邦相抗了,注定是失败,不如自刎。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6)

其实项羽的失败与他自身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他过于倔强,过于骄傲,不肯当逃兵,他觉得自己活着也会很没有面子,没有颜面去见江东的父老乡亲,可能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面前只有死路一条吧,不想再把战火引到江东,于是最后选择了自杀。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创作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