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1977) 89岁

1889年 出生

卓别林简介:

卓别林,男,曾用名(亦名):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卓别林第一部哑剧(全球哑剧大师卓别林的一生)(1)

出生:

4月16日,出生于英国南伦敦沃尔沃思东街

父母:

父亲为老查理·卓别林,母亲为汉娜·卓别林

背景:

祖父:斯潘塞·卓别林是个屠夫,但他接受的是工薪阶层的教育。

父亲:肉店老板的儿子,是戏院著名歌手

母亲:瓦工的孙女,鞋匠的女儿,曾在伦敦的音乐厅当过演员,艺名"莉莉·哈利",职业生涯短暂而失败。未婚先孕,生出在长子西德尼·卓别林,生父至今不知是谁,携1岁长子嫁给卓别林父亲。后又与人外遇,卓别林父母遂很快分居。早在1887年健康出现问题,后带病短期表演,因1885-1892七年内生了3个孩子,表演名气没有老卓别林好。

1890年 2岁

父亲老卓别林与里奥·德莱顿短暂表演

父亲老卓别林与母亲汉娜姐妹凯蒂·费尔代尔期间关系暧昧不清

1891年 3岁

卓别林父母不和分居:

因母亲有外遇(里奥·德莱顿),卓别林父母两人分居,但仍保留婚姻关系

1892年 4岁

母亲私生子出生,多年后卓别林才知道:

8月31日,汉娜与外遇对象里奥·德莱顿生下私生子乔治·维勒·德莱顿,与卓别林是同母异父兄弟关系。私生子乔治短期在母亲处抚养,西德尼和查理由母亲养大。

1893年 5岁

小时候曾生过一次大病,数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亲便会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年代不详)

春天,里奥·德莱顿带走私生子乔治

1894年 6岁

在伦敦大剧院卓别林首次表演,母亲病情加重:

1月,在伦敦西南奥尔德肖特一次演出中汉娜嗓音突然失声。年幼的查理代替母亲在伦敦的大剧院登台演出,替母亲救场。这是查理·卓别林有生以来的首次表演,但也成为母亲的谢幕演出。

此后汉娜再也不能上台演出,偶尔给人做护理和制衣之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没有收入,家境每况愈下。

1895年 7岁

父亲老卓别林1893-1896:

1893年至1896年间表演非常成功

1896年 8岁

年幼被送济贫院:

母亲患上精神病,西德尼和查理则被送往兰贝斯济贫院(向那些无法自给自足的人提供住宿和就业,大多是老年人,体弱者和病人的庇护所,而不是健全的穷人)

1897年 9岁

母亲情夫再移情别恋,母亲汉娜被抛弃:

母亲汉娜情妇奥·德雷登在伦敦与歌手玛丽·泰勒,真名玛丽安·路易丝·克鲁奇洛结婚。

1898年 10岁

与母亲汉娜短暂团聚后,被转送往一家贫困儿童学校西诺伍德学校(犹太孤儿院、孤儿学校)

母亲鼓励小卓别林进入演艺业:

期间,卓别林在母亲的鼓励下正式对表演变得越来越感兴趣

1899年 11岁

父亲助力小卓别林组建舞剧团,开始巡回演出:

通过他父亲的联系,卓别林成为成员八个兰开夏郡小伙子木屐舞剧团,与1899-1900年在英国巡回演出。卓别林在观众中很受欢迎,但是他对跳舞不满意,​​希望组成喜剧表演。

1900年 12岁

1901年 13岁

父亲老卓别林去世:

5月9日,老卓别林因过度酗酒患上水肿而去世

1902年 14岁

卓别林彻底放弃上学

1903年 15岁 演员

母亲住进精神病院1903-1912:

5月,母亲汉娜住在精神病院

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年代不详),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在游艺场扫过地

第一个正式角色-报童:

《吉曼传奇》(Cockayne Romance)中的报童角色,7月开幕,但演出没有成功,两周后就关闭了。然而,卓别林的喜剧表演在许多评论中都被赞扬

1904年 16岁 演员

1月左右,母亲汉娜出院

1905年 17岁 演员

3月,母亲汉娜精神状态再次变差,自此再无恢复

参与全国巡回演出:

在《夏洛克·福尔摩斯》三场全国巡回演唱中饰演比利·波比,广泛好评

1906年 18岁 演员

加入马戏团:

5月,卓别林加入了青少年表演凯西的马戏团,在那里他开发了流行的滑稽作品,并很快成为该节目的明星

被基石电影公司相中,至此正式走上舞台:

《沉默的鸟》中的"醉汉"形象,17岁的卓别林凭借这一角色声名大噪,因此被基石电影公司发现,从而走上银幕。

1907年 19岁 演员

7月该行为结束巡回演出时,这位18岁的年轻人已成为一名出色的喜剧演员

找更多工作,短暂尝试独奏是失败的

伦敦大剧院与海蒂·凯利初恋,自此开始热衷于潜规则女演员:

青年时代在伦敦大剧院遇到的初恋海蒂·凯利。卓别林喜欢发现和引导年轻的女影星(年代不详)

1908年 20岁 演员

大哥推荐,成为一名默剧演员,生活、表演开始稳定:

悉尼·卓别林(Sydney Chaplin)于1906年加入弗雷德·卡诺(Fred Karno)享有声望的喜剧公司,到1908年,他成为他们的主要表演者之一。2月,他设法为他的弟弟卓别林获得了为期两周表演机会,并且很快与他签了合同。卓别林开始扮演一系列次要角色

1909年 21岁 演员

晋升为主演

1910年 22岁 演员

正式由配角转为主角:

获得了《无畏的吉米》的主角表演。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卓别林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1911年 23岁 演员

1912年 24岁 演员

跟团入境美国第一次巡回表演:

10月2日随同卡尔诺默剧剧团进入美国

1913年 25岁 演员

第二次美国巡回表演:

3月,开始。9月签署了每周150美元的美国纽约公司合同。卓别林于12月初到达洛杉矶,并于1914年

1914年 26岁 演员

正式加入美国电影公司:

1月5日开始在Keystone工作室工作,正式加入了美国电影公司

卓别林处女作电影《谋生之路》上映:

2月,首次主演电影《谋生之路》

卓别林扮演一个英国骗子,跟在一个报纸记者后面,不断地偷他的东西,从钱包、女朋友,最后是偷走他的工作

《阵雨之间》上映,配角流浪汉形象开始:

卓别林的第二部电影《阵雨之间》中改变了他的命运。片中他创造了流浪汉夏尔这个形象。这个穿着松垮裤子、大号鞋子、紧绷上衣、头戴圆顶礼帽的小胡子从此成为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喜剧形象。

11月,他在第一部长篇喜剧电影《蒂莉的穿刺浪漫》中担任配角,该片由森内特执导,玛丽·德莱斯特勒主演,这是商业上的成功,并增加了他的知名度。

美国电影公司跳槽,知名度和薪水大涨,经济极大提升:

合同在今年年底续签时,他要求每周支付1,000美元,遭老板拒绝

芝加哥的Essanay电影制造公司向卓别林发送了每周1250美元的报价,并附有10,000美元的签约奖金。卓别林在12月下旬加入工作室

一战爆发1914-1918:

1915年 27岁 演员

《计程车上的私奔》、4月《流浪汉》、《拐骗》

招募了一位名叫埃德娜·普维维斯女演员,卓别林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了她,并因她的美丽而被雇用。

《流浪汉》大获成功,卓别林至此进入人生发展快车道:

卓别林借《流浪汉》一片奠定了自己最经典的银幕形象:黑色的高礼帽,翘头的大皮鞋,一只小拐杖和一撮小胡子。这个极具亲和力的造型,迅速让观众喜欢上了其貌不扬的卓别林。卓别林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商店里摆满了卓别林相关商品

"流浪汉"形象开始成名:

小胡子、小礼帽、拐杖、独特的八字步——这个由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举世闻名。

12月结束时,卓别林-充分意识到他的受欢迎程度-要求下一个工作室获得15万美元的签约奖金。他收到了一些报价,包括Universal,Fox和Vitagraph,其中最好的来自互惠电影公司,每周10,000美元

与Mutual协商了一项每年价值670,000美元(今天为1,570万美元)的合同,卓别林(26岁)是全球薪水最高的人之一。高薪震惊了公众,并在媒体上广泛报道。

1916年 28岁 演员、老板

3月,卓别林自己的洛杉矶工作室中开业,增加了两个重要成员艾伯特·奥斯汀和埃里克·坎贝尔,招募了演员亨利·伯格曼,将与卓别林一起工作30年

第一段恋情,与旗下女演员埃德娜·普文斯1916-1917:

与自己电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员埃德娜·普文斯拍拖,友好分手

《冒牌的伯爵》、《银幕背后》

1917年 29岁 演员、老板

前十个月中,制作了四部电影:《安乐街》,《治愈》,《移民》和《冒险家》

卓别林因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英国媒体受到抨击

卓别林的专业模仿者如此广泛,以至于他采取了法律行动,据报道,参加装扮聚会的十分之九的男人打扮成流浪汉

《安乐街》上映,片长20分钟:

讲述流浪汉在教堂受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的教化,从而决心做一个好人。他毅然接受了安乐街警察局的应聘,成为一名警察,经过机智战斗,流浪汉成功制服恶霸和流氓,让爱重返安乐街。

《移民》上映,片长20分钟:

影片分成两部分,前者是满怀梦想的通向新大陆的旅程,后一部分则是通过一个用餐的场景来表现新大陆之梦的艰辛以及最终柳暗花明的喜剧结局。

6月,卓别林签署了为第一届全国参展商巡回演出完成八部电影的报酬,以换取100万美元(今天为2000万美元)

同母异父兄弟相认:

母亲汉娜婚外情私生子乔治与卓别林的主要女演员埃德娜·普维维斯取得了联系,成功让埃德娜·普维维安斯说服了卓别林将乔治视为同母异父的兄弟

1918年 30岁 演员、老板

1月,英国著名歌手和喜剧演员哈里·劳德(Harry Lauder)拜访了卓别林,两人一起拍了一部短片

选择在日落大道旁五英亩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具有最高订购量的生产设备。该画作于1918年1月完成,卓别林在其照片制作上获得了自由

《狗的生活》上映:

4月上映的《狗的生命》是根据新合同发行的第一部电影

讲述了流浪汉查理和小狗斯凯普相依为命的故事。

卓别林随后展开了第三次自由债券运动,在美国巡游了一个月,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盟友筹集资金。自费制作了一部宣传短片,捐赠给政府筹款,称为《邦德》。同事警告他不要对战争做喜剧,10月发行,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段恋情,与演员米尔德里德·哈里斯结婚1918-1920:

10月23日,29岁的卓别林与16岁的《绿野仙踪》系列中的女角米尔德里德·哈里斯结婚。婚姻是在哈里斯谎报说她怀孕后达成的。两人有一个孩子,但他在婴儿时期就死了。

1920年,两人离婚。离婚时卓别林称哈里斯与以勾引年轻女演员著称的Alla Nazimova有女同性恋关系,而哈里斯则称卓别林嗜性成瘾。

母亲汉娜婚外私生子乔治,与汉娜聚会,并跟随卓别林兄弟

长作品《从军记》:讲述士兵卓别林单枪匹马俘虏13名德兵

1919年 31岁 演员、老板

成立好莱坞联美公司,确保创作独立性:

成立好莱坞公司联美公司,在艺术与经济方面对自己的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联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保障了卓别林对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

1920年 32岁 演员、老板

1921年 33岁 演员、老板

接母亲去美国养病:

卓别林兄弟将汉娜送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他们居住。自此他们负责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

卓别林同母异父三兄弟:

大哥:

西德尼·卓别林,卓别林同母异父的哥哥和经纪人,母亲18岁时在南非金矿区被迫卖淫,生父未知,后作为老卓别林的继子

卓别林:

父亲长子,母亲次子,生父老卓别林

弟弟:

乔治·维勒·德莱顿,卓别林同母异父的弟弟和经纪人,生父里奥·德莱顿,老卓别林短期合作伙伴

无声电影经典《寻子遇仙记》、《有闲阶级》

《寻子遇仙记》发行:

故事讲述的是一名穷苦的女人将孩子遗弃,被一个流浪汉拾回,抚养成人,后来孩子找到亲生母亲的故事。

1922年 34岁 演员、老板

作品:短喜剧《发薪日》上映,片长28分钟

第三段恋情,与演员宝拉·纳格瑞1922-1923:

与女演员宝拉·纳格瑞之间有过一段很公开的关系。纳格瑞当时刚刚从波兰到达好莱坞。这段时好时坏的关系在九个月后结束了。

1923年 35岁 演员、老板

长作品《朝圣》

无声电影经典《巴黎一妇人》

1924年 36岁 演员、老板

第四段恋情,与演员丽泰·格雷1924-1928:

在拍摄《淘金记》时35岁的卓别林与16岁的丽泰·格雷发生了关系。格雷怀孕后导致电影在拍摄六个月后必须更换女主角人选

11月26日,结婚。有两个儿子:小查理·卓别林(1925年-1968年)和西德尼·厄尔·卓别林(1926年-2009年)。

牵涉刑事命案:

制片人托马斯·因斯死在了威廉·蓝道夫·赫斯特的游艇上。卓别林被牵连在此事之中。这个事件是好莱坞的一个未解之谜之一

1925年 37岁 演员、老板

无声电影经典《淘金记》发行: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流浪汉从淘金到成为富翁并收获爱情的故事。1992年该片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这部电影在多项世界性的影史十大佳作评选中均居前列,堪称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喜剧。

1926年 38岁 演员、老板

1927年 39岁 演员、老板

固守无声电影,抵触有声电影主流:

从1927年开始有声电影出现后就很快占据了电影主流,但是在整个1930年代内卓别林始终拒绝拍有声电影

《爵士歌手》

1928年 40岁 演员、老板

母亲去世:

8月28日,汉娜病逝,传因梅毒而死

第二次离婚,天价离婚案:

与第四段恋情、第二任妻子丽泰·格雷离婚。卓别林必须向格雷付当时破纪录的82.5万美元。这场公众瞩目的离婚,加上一场税收上的纠纷使得卓别林的头发都变白了。

这场婚姻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的灵感来源。

国税局对卓别林欠补缴税款的索赔

无声电影经典《马戏团》上映,试图转型,并为其写主题歌:

影片讲述了一个流浪汉的故事。流浪汉查理误打误撞跑进了马戏团的表演场地,被马戏团拉拢后获得了金钱的收获,然而他的爱情却溜走了。

成本90万美元,票房3.8亿美元(当年)

1929年 41岁 演员、老板

奥斯卡金像奖,第一次得奥斯卡荣誉奖: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因卓别林在"《马戏团》片中在表演、协作、导演和制片各方面表现出来多样性和天才"而授予他特殊奖。另一部获得特殊奖的影片是《爵士歌手》(1927)

1930年 42岁 演员、老板

参军的争论(年代不详):

英国媒体批评卓别林没有参军。卓别林称他报名了,但是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落选。卓别林在战争期间内募捐了许多钱,并于1918年拍了一部喜剧性的宣传片。据说关于他参军的争论导致他没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有声电影新潮流中,坚守哑剧电影的焦虑:

卓别林对这种新媒体及其带来的技术缺陷持反对意见,认为缺乏无声电影的艺术性,担心让流浪汉发声会限制他的国际吸引力

12月完成了《城市之光》的剪辑,当时无声电影已经过时了

1931年 43岁 演员、老板

爱情喜剧电影《城市之光》上映:

1月,无声电影《城市之光》中卓别林喜剧因素与情感交配的完美表现,使该片后来成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定永久典藏的电影作品。

最终票房超过300万美元。

电影讲述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了医好她的眼睛而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最后锒铛入狱,出狱后与卖花女重逢。影片诞生之时正是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卓别林也将此社会现实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

与爱因斯坦结缘:

邀请爱因斯坦夫妇参加《城市之光》首映式

16个月的旅行: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西欧旅行,包括在法国和瑞士的长期逗留,并自发决定访问日本。

在日本险造暗杀:

民族主义者组织的最初计划原本是在总理组织的欢迎招待会上暗杀卓别林,以挑起与美国的战争,但由于推迟公开宣布活动日期,该计划遭到挫败。

第一次提名将卓别林封为英国爵士了,但遭到当时的保守派政府反对

1932年 44岁 演员、老板

第五段恋情,与演员保利特·戈达德秘密结婚1932-1940(1942):

与女演员保利特·戈达德之间有一段浪漫的和职业的关系。卓别林"发现了"戈达德并让她在《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中演女主角。

传1936年秘密结婚。后来卓别林在私下里说他们从未正式结婚。

1942年戈达德与卓别林正式离婚,戈达德获得了一笔离婚费

撰写有关自己旅行的系列报道(发表在《女人的家庭伴侣》中)

1933年 45岁 演员、老板

1934年 46岁 演员、老板

1935年 47岁 演员、老板

1936年 48岁 演员、老板

无声电影终结版《摩登时代》,第一部加入卓别林本人声音的电影:

本片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卓别林饰)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艰难生活。

无声电影时代的落幕:

无声电影《摩登时代》,但是实际上它包含声音,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卓别林借此帮助1930年代已经习惯看有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没有对白的无声电影。

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电影结束时他哼的那支歌是他自己亲自哼的。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依然被看作为一部无声电影

曾于1936年3个月内先后2次来到中国上海。由梅兰芳、胡蝶主持接待

1937年 49岁 演员、老板

1938年 50岁 演员、老板

1939年 51岁 演员、老板

二战爆发1939-1945:

9月,在英国向德国宣战六天后,开始拍摄《大独裁者》

1940年 52岁 演员、老板

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大获成功:

影片假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刻划了一个残酷迫害犹太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的大独裁者。卓别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仿照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并通过表演对这个人物进行辛辣的讽刺。

10月,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部影片的诉求相当大胆,甚至惹起罗斯福总统以及希特勒的关注和批判。

大独裁者获得了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演员。

此后卓别林的美国声望开始下降

1941年 53岁 演员、老板

1942年 54岁 演员、老板

政治观点左倾,美国期间,始终保留英国籍:

公开要求帮助苏联在欧洲开辟一个第二战场,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事件。

1943年 55岁 演员、老板

第六段恋情,与演员琼·巴里1943-1945,巴里亲子诉讼丑闻:

1941、1942年与琼·巴里有过一段间隙短暂的关系。

1943年5月巴里称怀孕。血液测试表明卓别林并非孩子的父亲,但是法庭拒绝允许血液测试作为证据,因此卓别林被判每月要给孩子付75美元直到孩子21岁为止

第七段恋情,最后一次结婚,与18岁的乌娜·奥尼尔结婚:

6月16日,与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结婚。两人共育有八个孩子,三个儿子克里斯托弗、尤金和迈克尔和五个女儿杰拉尔丁、约瑟芬、简、维多利亚和安娜特-埃米利。

不过,奥尼尔的父亲没有再与他女儿说过话。

1944年 56岁 演员、老板

1945年 57岁 演员、老板

竞选第二次阵线以帮助苏联并支持各种苏美友谊团体(二战期间,年代不详)

1946年 58岁 演员、老板

4月,开拍黑色喜剧凡尔杜先生

1947年 59岁 演员、老板

有声电影《凡尔杜先生》遭遇滑铁卢,在美国溅起巨大争议:

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0年,世界经济危机前的银行职员亨利·凡尔杜,为了摆脱窘境而用许多假名字和一些有钱的女人结婚,然后把她们一一杀死,十四个女子依次成为他的牺牲品,阴谋败露后,他被逮捕,最终被判死刑。

4月,有声电影《凡尔杜先生》发行,又译:《杀人狂时代》,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评资本主义,在许多美国城市里发生了抗议这部影片的事件。在美国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商业上都失败了。而在国外更成功,卓别林的电影剧本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卓别林被美国FBI正式发起调查,并试图驱逐出境

冷战开始1947-1991

1948年 60岁 演员、老板

1949年 61岁 演员、老板

1950年 62岁 演员、老板

麦卡锡主义时期1940末-1950,卓别林遭美国打压:

被指责从事"非美行为",并怀疑是共产党。胡佛下令联邦调查局秘密收集卓别林的情报并建立了一个秘密档案,在40年代后半期更是险些将他叫到国会听证,胡佛还试图将卓别林驱逐出境。

1951年 63岁 演员、老板

11月,开始创造莱姆莱特(Limelight),自传体电影

1952年 64岁 演员、老板

《舞台生涯》上映,遭抵制:

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老的没落喜剧演员和一个年轻芭蕾舞女的故事。

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为其编排舞蹈,写主题歌,但这部电影始终未在洛杉矶上演,直到1972年。

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的Limelight,但在美国受到抵制

被迫离开美国,搬家到瑞士:

本来打算短暂访问英国家乡。胡佛听到这个消息后与美国移民及归化局商议取消卓别林的再入境许可。卓别林得知后,发出声明:受到迫害,已无法进行电影工作,放弃在美国的居留权。离开美国后,举家定居瑞士沃韦。

美国禁令:传美国FBI暗地不许卓别林回美国

游历欧洲:

受到了毕加索、伊丽莎白二世、戴高乐、赫鲁晓夫、周恩来等人的接见

1953年 65岁 演员、老板

1月,举家搬入瑞士日内瓦湖一处14公顷的庄园居住

3月份出售了他在比佛利山庄的房子和工作室

1954年 66岁 演员、老板

受到周总理接见:

在6月,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见了65岁的卓别林,据说两人还共进晚餐,吃烤鸭喝茅台,聊得很是畅快。

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奖以及与尼基塔·赫鲁晓夫会晤之后,卓别林变成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部欧洲电影《纽约的国王》

他的妻子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英国公民

1955年 67岁 演员、老板

彻底断绝美国电影事业:

出售美国艺术家剩余股份,切断了最后一个有关联美国的事业

1956年 68岁 演员、老板

第二次提名将卓别林封为英国爵士了,但遭到当时的保守派政府反对

创立了一家新的制作公司Attica,但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好莱坞制片厂和熟悉的摄制组,并且不再拥有无限的制作时间,自说拍摄质量不如美国好莱坞。

1957年 69岁 演员、老板

《纽约王》上映:

电影讲述了夏洛克国王因为国家发生了革命而被迫跑到美国纽约寻求庇护的故事。

在欧洲拍摄了《纽约王》,使用幽默的手段来讽刺五年前导致他被迫离开美国的政治事件和对他倾向共产主义人心惶惶的多疑。

认为喜剧演员和小丑应该不需要政治性,应该"站在政治之上",这部电影未在美国播放。

接受采访时,卓别林在被要求澄清他的政治观点时说:"至于政治,我是无政府主义者。我讨厌政府和规章制度-束缚

1958年 70岁 演员、老板

1959年 71岁 演员、老板

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二十年中,卓别林专注于重新剪辑和评分他的旧电影以供重新发行,以及确保其所有权和发行权时效性

1960年 72岁 演员、老板

写了一部新的电影剧本《怪胎》,讲述了一个在南美发现的有翼女孩的故事,他打算把这本小说作为其女儿维多利亚为主演,但由于身体不佳未成行。

1961年 73岁 演员、老板

1962年 74岁 演员、老板

7月,卓别林被牛津大学和达勒姆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荣誉学位

1963年 75岁 演员、老板

《三十欢乐世界》

在美国,政治气氛开始改变,不在关注卓别林的言论和观点

11月,纽约广场剧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卓别林电影系列播放

1964年 76岁 演员、老板

9月,卓别林从1957年开始从事卓别林回忆录《我的自传》的发行。这本长达500页的书成为全球畅销书。它聚焦于他的早年和个人生活,但缺乏有关他的电影生涯的信息

1965年 77岁 演员、老板

1966年 78岁 演员、老板

1967年 79岁 演员、老板

人生最后一部电影创作《香港女伯爵》发行:

创作浪漫喜剧,也是最后一部电影《香港女伯爵》,卓别林获得了$ 600,000酬金以及总收入的百分之一,可惜《香港女伯爵》票房惨淡

1968年 80岁 演员、老板

1969年 81岁 演员、老板

1970年 82岁 演员、老板

重新发行他的老电影,包括《小子》和《马戏团》

1971年 83岁 演员、老板

在戛纳电影节被任命为荣誉军团国家勋章司令

1972年 84岁 演员、老板

被威尼斯电影节授予特别奖

20年后重访美国,领取奥斯卡金像奖,第二次得奥斯卡荣誉奖:

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邀请,与夫人短暂回访美国来领取奥斯卡荣誉奖。

此时美国公众里反对卓别林的政治情绪已经消失了,回访非常成功

卓别林阔别美国二十载后重返好莱坞,除了获奖外他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长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会场内观众整整起立鼓掌了十二分钟。

因为《大独裁者》被提名为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因为《凡杜尔先生》被提名为最佳原创剧本

1973年 85岁 演员、老板

晚年(60年代末开始)经历几次中风,语言难以沟通,不得不使用轮椅

《舞台生涯》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奖。

美国播放争议电影《纽约的国王》

1974年 86岁 演员、老板

编辑一部自传《我的生活》

1975年 87岁 演员、老板

封爵:

3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别林KBE勋衔,由此将他提升为爵士,并在轮椅上受荣誉。

生平的纪录片《绅士》中客串流浪汉

1976年 88岁 演员、老板

为《巴黎的女人》配音

1977年 89岁

去世:

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卓别林在瑞士沃韦中风(酒后服用镇静剂)逝世,被葬在沃州沃韦上科尔西尓公墓中。

身后:

1978年3月1日,两名失业人员(一个波兰人、一个保加利亚人)盗走了卓别林的遗体并以此试图向卓别林的遗属要钱。但是盗墓者被捕,十一周后遗体在日内瓦湖附近诺维尔乡村的一块田地里被寻回。后重新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子嗣:

子6人,女5人


卓别林第一部哑剧(全球哑剧大师卓别林的一生)(2)

卓别林第一部哑剧(全球哑剧大师卓别林的一生)(3)


说明:

1、“评价过的可好?”为纯个人主观异想,请勿对照主流客观评价,不喜勿喷,感谢。

2、若是没有任何资料或记录,“评价过的可好?”中某些类别评价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论意义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仅仅是为了右边雷达图能闭环。

3、年岁说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为1岁,第二年为2岁,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记为1岁;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则记为2岁。

②、以去世的最后一年计年龄,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岁,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过世,仍然记为100岁。

③、与周岁、虚岁没有关联,一一对照无意义。

④、出生年月记录有误,以目前记录的为准,暂时不管对错。如农历,公历年月混乱,多个文献资料互相矛盾,太离谱,出生去世年月出现混乱,大体采用作者个人主观喜好,本着年岁长寿,出生年月混乱暂以早为准,去世年月混乱暂以晚为准。

⑤、样式“7月20日”表示公历日期,样式“七月二十日”表示农历日期。

4、本着年岁顺序展现一个人的大体完整的成长经历,个中出现重大低级错误等,敬请提醒,以便提高阅读体验。再次声明这里不是官方正史,这个作者也爱胡“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