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先秦时代,秦国任用法家,国富兵强,以虎狼之师席卷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战乱。然而秦朝并没有存在太长时间便被汉朝取代了。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家思想,摒弃其他各家学说,被后人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术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1)

董仲舒

历史真的选择儒家而摒弃了法家吗?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的统治之术从秦朝以来便是“阳儒阴法”,即表面上尊奉儒家,实际上实行法家那一套。

儒家与法家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人性的预设不同。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由于现实的诱惑太多,引起了人的欲望,带坏了人心。儒家相信,只要经过正确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变成好人。所以儒家重视对民众的教育,重视个人的能动性与价值。

儒家认为,君主和臣子直接虽然有地位的尊卑差别,但却不是赤裸裸的奴役与被奴役,而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孔子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首先要求君主像君主的样子,然后才是臣子有臣子的样子。孔子认为,统治者自身行得正,哪怕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追随你;相反,如果统治者自身不正,哪怕下了命令,百姓也不会遵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2)

孔子

孟子也说,君主善待百姓,让百姓能吃饱穿暖,百姓就会追随君主,战无不胜;如果君主剥削压榨百姓,百姓就可以反抗君主的暴政。

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人人都是为利而相互算计、相互倾轧。如法家人物韩非子轻视孝悌等价值观念,他说: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守贺,女子杀之,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六反》)

也就是说,韩非子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只有利益的算计,而没有感情。所以法家重视用法令赏罚去约束和规范民众,让人成为君主统一天下的工具。

韩非子指出,君主要掌握三种工具:法、术、势。

法即公开的法令: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韩非子·定法》)

术是不公开的权术: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而势则是君主尊贵的地位:

君持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治也;势者,胜众之资也。(《 韩非子·八经》)

君主只有同时掌握了这三者,才能统御臣民。所以法家的统治术主要是三点:首先,塑造君主的绝对权威,把权力集中于君主之手;其次,颁布法令,奖赏那些君主鼓励的行为,惩罚那些君主反对的行为,就能让百姓服服帖帖的听君主的话;最后,君主还得学习帝王心术,用种种权术手段来调教大臣们,比如在两派之间居中制衡,拉一派打一派等等。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3)

韩非子

大家可以看到,法家的方法是效率很高的,他们利用里人心的弱点,即趋利避害变成了忠心耿耿的奴仆,甚至是机器。这比只注重道德说教的儒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所以采纳了法家学说的秦国以虎狼之师席卷天下,扫灭六国,最终统一中国。

法家那一套确实有用,但是也有很大的问题。

法家只用赏罚来规范百姓的行为,就抹杀了百姓的道德感,把百姓变成了只知趋利避害的动物,即孔子所说的“民免而无耻”。

法家思想奠定了秦国人价值观的基础,秦国百姓的伦常与亲情观念一度十分微弱,汉代人贾谊记载秦时风气:

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箒,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汉书》第八册)

父亲向自己接了农具,便常露出施恩的表情,母亲拿了自己家的扫帚簸箕,便常恶语相向,公媳、婆媳之间也关系紧张,时常口角。这些描述虽然可能带有文学性的夸张,但也可看出在法家的影响下,秦国百姓的亲情淡薄到了一定程度,给汉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4)

秦始皇

有学者评价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政治理论:

根本背离了社会控制与整合必须是‘大众想法’或大众共识的基础的原则,背离了有效的社会控制与整合思想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们的共同信仰、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尽管在战争情境下是有着一定效用的,但是这种以人为牲的立场,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李禹阶主编:《秦汉社会控制思想史》)

百姓能因为利益而服从命令,就能因为利益而犯上作乱。而且法家强调君主的权威,又用法、术来捍卫君主的权威,这就给了君主以滥用权威的机会。如果君主是有为的明君还好,如果君主是无道昏君,就会肆意奴役、压榨百姓,让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

其实,秦朝二世而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刘邦进入关中,受到了关中父老的欢迎,说明就算是秦国人也早已不堪忍受皇帝的剥削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5)

刘邦

所以后来的统治者们都学乖了,他们继承了法家的政治学说,这被称为“帝王之术”。但是他们又为法家的制度披上了一层儒家的外衣。一方面,统治者用改造过的儒家思想,如三纲五常,给百姓洗脑,让他们自觉维护君主统治,不愿犯上作乱。另一方面,君主又号称自己遵守着儒家的教诲,以仁爱治天下,勤政爱民。

历史真的选择了儒家而不是法家吗?

当然不是。统治者们只是在表面上尊崇儒家,但实质运用的还是法家的统治之术。所以朱元璋见到最纯正的儒家思想——孟子的学说后,会大发雷霆,认为孟子鼓励百姓犯上作乱。因而朱元璋把孟子搬出了文庙,还命令大臣删去了《孟子》一书中批评君主的那些言辞。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6)

朱元璋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秦始皇一统六国谁的功劳大(法家助秦始皇一统六国)(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