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

主持人鲁豫在《脱口秀大会》当了两期领笑员,竟然收到一边倒的好评。

观众赞她真的好懂脱口秀,每一次点评都很到位且真诚,并且希望她能常驻节目。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4)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5)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6)

从全网黑到夸夸群

之所以说“竟然”,是因为在这两期节目播出之前,她还是国内被吐槽最多的女主持人。

“尬聊”“情商低”“复读机”,一个主持人不该有的缺点,好像她都占全了。

对她的质疑和嘲笑,从专业技能层面延伸到容貌上。

这种声势浩大的“不喜欢”,甚至“讨厌”,已经持续至少10年。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7)

现在居然一夜之间,大家对鲁豫改观了。

观众发现,鲁豫的点评总能让人茅塞顿开,句句都在点上,而且没有高高在上,还能温柔地一针见血。

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表达。

无论是文学素养、逻辑思维,还是格局、深度、控场能力,她都轻松拿捏,让人叹服。

步惊云的段子总是围着老公和孩子转,被弹幕吐槽。

鲁豫鼓励她坚持,因为“从家里面能看到整个世界”。

既温暖,又很令人感动。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8)

她说鸟鸟是显性社恐,比较幸运,还有很多人是“隐形社恐”,表面热情开朗,内心却社恐到骨子里。

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9)

听完庞博的段子,她先是提到乔治·卡林的贯口观感,又说“之前以为搞笑才是王道,但现在发现,看嗨了也会流泪”。

夸人夸得十分内行。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0)

广智炸场之后,鲁豫问他,对脱口秀演员的创作来说,是生活没那么富裕时段子来得更容易,还是生活变好之后更容易。

用浅显明白的话,问了个很有深度的问题。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1)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2)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3)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4)

Rock讲自己为了上综艺去做医美,鲁豫没给灯。

她解释道,好看的女孩说自己因容貌而自卑和不胖的人说自己胖,都会给人带来压力。

大家都很信服。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5)

后来,有现场观众说鲁豫的点评被剪掉了几句。

她表达的意思是,作为容貌焦虑的制造者(男性),去讲容貌焦虑,就更加不合适。

又拔高了一层。

通过这两期节目,很多人惊讶地表示:

突然发现鲁豫好有才华呀。

难道她不是一直都很有才华吗?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6)

《鲁豫有约》开播20多年,做了3000多集,采访了10000余人,国民度一直很高。

像梁安琪等名人,甚至指定只接受她的采访。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7)

不只是《鲁豫有约》,在电视台工作时,她还主持过很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

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911事件等等。

没才华,没实力,只靠尬笑和“真的吗?我不信”就能做到吗?

我不信。

但在她来《脱口秀大会》当领笑员之前,网络上多是她的负面评价。

甚至还被花式剪辑,玩梗也层出不穷。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8)

日久天长,鲁豫的差评“深入人心”,才华则“无人知晓”,才有了今天所谓的“改观”。

你看,网络对一个人的评价,可以多么以偏概全。

刚好这两期节目有一个主题是“退网吧,我累了”。

杨笠就举了个例子,说在村民围观的父亲葬礼上,她一路大哭,弟弟却因为哭不出来,担心背负“不孝子”的名声。

外人都以为葬礼上哭得最大声的那个最孝顺,却不知道父亲生病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弟弟每一天陪在身边照顾。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19)

眼前看到的那一幕无论真假,至少都不是真相的全部。

但对一个人全面的评价,又真的很难。

尤其是在网络上,多面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的人和事,显然不如无限放大的、片面尖锐的声音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

鲁豫最为人诟病的,是她对着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追问:

“为什么不吃肉呢?肉很容易坏吗,还是什么原因?”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0)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1)

这话引发众怒,鲁豫也成了“何不食肉糜”的反面教材。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2)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3)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4)

也有网友说,鲁豫看小朋友太拘束,故意装傻引导,小女孩确实马上就笑起来,话也多了。

其他的反面例子,比如:

胡歌回忆那场车祸让自己的脑袋大了1.5倍,鲁豫说:

“我觉得你大了1倍也会挺好看的吧。”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5)

周迅兴奋地聊到一下子见到很多喜欢的演员,说:“你能想象我的那种开心吧?”

鲁豫冷漠:我不能想象。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6)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7)

周星驰说起拍电影《长江7号》自己说自己很英俊时,张雨绮就笑。

鲁豫说:“同样的话,你要一说我们就会觉得很好笑啊。”

周星驰明显生气了,反问:“你觉得很好笑吗?”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8)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29)

不过结合上下文,就会发现,这里是星爷误会了。

他以为鲁豫嘲笑他的长相,而鲁豫的意思是,同样的话,喜剧演员说出来就会很好笑。

其实是一句赞美。

但说回来,采访了上万人,问过几十万个问题,谁能保证面面俱到、万无一失?

即便鲁豫现在的“无脑尬聊”集锦,有几十、上百个案例,相比她的采访总量来看,是不是也已经是十分微小的比例了。

当然,因为是“错题集”,又被传播反复强化记忆,所以让人记得格外清晰。

看过那么多期《鲁豫有约》,我也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比如,她会直接问梁安琪:“你真的可以忍受4个太太共享一个丈夫吗?”

对方仍然觉得她很真诚。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0)

她让王健林在镜头前随意地说出:

“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1个亿。”

朴树抱怨说:“有段时间看不到希望,有强烈的不平衡,凭什么大家就把我忘掉了?”

鲁豫说:“没有人忘掉,是你不带我们玩了。”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1)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2)

刘翔参加48次比赛,取得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可人们只记得伦敦那场退赛。

鲁豫问他:“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能感受到吗?”

刘翔一直控制着的情绪,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3)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4)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有网友仔细比较了李敖分别去鲁豫和另一位主持人的节目。

李敖在另一位主持人的节目里,就是一派虚头巴脑的大师风范,而在鲁豫的节目里就更放得开,妙语连珠,侃侃而谈。

童话大王郑渊洁评价:

“鲁豫和别的谈话类节目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看着她就要告诉她,把难以启齿的事都想告诉她,这就是天赋。”

连白岩松也说:“鲁豫的专业基础很好,她的访谈无招胜有招。”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5)

《鲁豫有约》在很多年里,都是一星期播出5期。

那么密集的采访量,疏忽肯定是在所难免。

但瑕不能完全掩瑜,也是真的。

鲁豫的采访从来不提前跟嘉宾串词,录制节目也不带手卡、不用提词器。

每天几十页的稿子全靠硬记,包括字幕里的错别字,10个里有8个都是她发现的。

采访主持的基本功,是从央视到其他电视台,说新闻、做访谈,在一期期的录制中,扎扎实实练出来的。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6)

1992年,22岁的鲁豫在《艺苑风景线》

她在自己书里写过这么一句:

“人见人爱的人多半没有那么好,而那些被群嘲、被狂踩的人,似乎也没那么糟。”

人都是一个多面体。

就像有人说周迅不太适合当领笑员,但她在《脱口秀大会》上表现再不好,也不能抹杀她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鲁豫在20多年的节目中,当然出现了很多次失误和不完美,但不能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7)

现在大家如果想去了解一个演员、一位名人或者话题人物,只要是鲁豫采访过的,《鲁豫有约》都一定是绕不过的重要参考资料,这就是“江湖地位”。

成熟的思维模式,是不要急着对一个人、一件事做出判断,或者下结论。

我最近看了两个历史小故事,还挺感慨的。

一个是凿壁偷光的匡衡。

我们从小都知道,“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晋·葛洪《西京杂记》)”。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8)

但不知道的是,这位被用来激励无数孩子勤学苦读的励志典型,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

成年匡衡后来被汉元帝委以重任,封侯拜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元帝封他为安乐侯,赐他食地31万亩。

但他太贪,利用郡图的漏洞,私自多占了4万多亩。等到成帝时,被告发“专地盗土”,他被贬为庶人,病死故乡。

这就变成了另一个讽刺“寓言”:小时候“偷光”,长大了偷地。

还有一个是李绅。

他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人不知。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39)

写下这两首《悯农》诗的李绅,本是个心系民生的读书人。

可他却在升官发财之后,过上了纸醉金迷、奢侈糜烂的生活。

据史料记载,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家中私妓成群,哪还有什么悯农之心。

刘禹锡受邀参加过他的宴会后,专门写下了著名的《赠李司空妓》来讽刺他。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由于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无视民间疾苦,李绅死后被定性为酷吏,剥夺所有荫封,受到“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他的名声太坏了,以至于《全唐诗》干脆把“锄禾日当午”收录在了晚唐诗人聂夷中的名下。

直到近代,根据敦煌出土的文献考证,才明确《悯农》诗是李绅所作。

是不是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40)

最后说回鲁豫在《脱口秀大会》上让人“赞叹”的功力,我倒没觉得太惊讶。

早在2015年底,自媒体刚刚兴起,对行业来说还很小众,《鲁豫有约》就开始做一些自媒体创业者的访谈。

这是她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敏感。

我记得,她当时做足了准备,提出的问题都直奔主题。

听说作家李筱懿每天4:45起床的作息,她也直言不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习惯。”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41)

因为有过这次接触,所以这些年,李筱懿一直觉得她的基本功和专业水准都是在线的。

得承认,尽量全面客观地去评价一个人,的确很难。

因为信息爆炸,也会造成信息的断层和两极化。

随着视频化趋势的到来,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已经越来越难聚焦和主动思考,而是习惯于被动接收被消化过的、绝对化的定论。

如果一个人,你相信他是坏的,你甚至不愿意相信他做过有价值的事情。

反之,如果你认为他是个好人,那他无论做什么仿佛都有成立的理由。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个越复杂丰富的人,越难被理解。

如果谁都懂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啊。

成年人的心胸,取决于价值观的成熟。

也就是说,除了违法犯罪之外,允许一个人的场景性失误,但并不影响网络和大家全面地去看待她、欣赏她。

一个不允许失误的人生,不是也挺无趣的嘛。

毕竟谁又能永不出错呢?

你怎么看?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是哪一期 鲁豫一夜变得人见人爱(42)

作者:罗拉,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者。这双眼睛看透太多,人怂嘴不怂的红发毒舌小娘子。本文未标注来源的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封面来源:微博@鲁豫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