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在520,也就是今天,重映了。
这勾起了大家对于这部日本青春爱情电影的回忆与共鸣。这部在1995年首映的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纯爱电影是一代文艺青年心中最难以抹去的存在,可以说是文艺爱情电影里经典中的经典了。
但我觉得《情书》其实真的也可以称之为文艺纯爱电影里,替身文学的巅峰之作了。
男主的妻子和校园时期的暗恋对象长得相像,意外去世之后还被妻子发现了,妻子发现之后还欣然接受了,和暗恋对象还成了笔友。
这种其实掰扯掰扯就能发现的狗血替身梗但凡换一个人来拍来写估计分分钟就让人看不下去了。但是,《情书》的创作者是谁?那可是岩井俊二啊。他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有潜质的新晋“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可想而知,即使设定是狗血替身梗,但他的电影美学风格绝不是狗血可以与之相称的。
岩井俊二用一部《情书》,把替身文学里所有的精华都提炼了出来,小心翼翼的爱,不为人知的爱,青涩又纯真的爱,不停的在试探,不停的在用最笨拙的方式引起对方的注意,所有的小心思都被埋藏在心底,可结果却是一个爱而不得,只能替身委曲求全。
而替身文学里的糟粕也被他清新亮丽明快唯美的电影风格给一点点的掩盖了。
别人一般出车祸意外死亡,男藤井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难。与山同葬,久合长眠于土地之下,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或许他的妻子和朋友每去一次那座山,都能借此抚慰心中对他的思念和伤痛吧。
别人一般是被替身后恼怒万分,而渡边博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好奇丈夫的学生时代,带着疑惑接近了女藤井树。这或许也是日本女人独有的处事风格吧。不太会去歇斯底里,而是好奇而又谨慎地了解事件真相。
别人一般是发现自己校园青春的双向暗恋然后捅破窗户纸爱得轰轰烈烈一地鸡毛,而女藤井树却是一直以为是她单向暗恋但其实是和对方双向奔赴却擦肩而过,徒留男藤井树一人抱憾终身。
其实,替身文学不论是在言情还是别的圈子里都是被一部分“纯洁的爱情”的簇拥者所不齿的。她们觉得“替身”就是在侮辱爱情,“替身”是对于自己爱而不得心有不甘的罪恶且堕落的选择,也是感动了自己恶心了别人的委曲求全。
替身文学是白月光朱砂痣和白米饭蚊子血最写实的最有力的证据。
但是为什么岩井俊二能把这么狗血的替身文学拍得着呢唯美有让人感动不已呢。
这就要说说他的剧作中细节设定的精妙绝伦之处了。渡边博子,男藤井树的妻子,和女藤井树长得像的设定,这是其实一个镜像的结构。两个女生长得像嘛,现实里也不是没有这种事发生过。但是男藤井树和女藤井树名字上的设定,那就会被认为是命运般的巧合了。
一般来说两性之间的巧合,往往会被艺术手法夸大,从而放大到爱情上来开启一段罗曼蒂克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写爱情,拍爱情,赞颂爱情。因为是现实里两性之间都很难得到的东西,会有那种美好的向往和冲动。谁不觉得“命中注定”这个代名词的意义很重?一旦两个人之间的这段关系有了一个附加值,而且这个附加值还十分的重,那就不得不让人深思是不是真的就是命运一般的安排。会让人不自觉地向对方靠拢。
人都是追求美的。
美丽的人是美,美丽的风景也是美,美丽的爱情更是。两个藤井树之间的那种青涩的,暧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青春期情愫,就是最单纯美好的那种感情。或许都说不上是爱情,但是一定有感情在,而且是美丽的让人心中向往的。
现在的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看爱情片,特别是把《情书》捧上神坛呢?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大家在现实里对于感情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利益关系,都害怕受伤,所以都慢慢的把自己包进外壳里不敢轻易的透露心扉。就像男藤井树那样,哪怕是在分别的最后一刻,他也不敢开口表白,只是小心翼翼的把那本《追忆似水年华》拜托给女藤井树,并祈祷着她能看见他的心意。相信所有对爱情有憧憬的人都会在那一刻疯狂地祈祷女藤井树能够及时看到那张溢满男藤井树爱慕之情的卡片。
故事总是留有遗憾的。
从影片的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两位藤井树之间,是一个悲剧。他们就像是忘川边的彼岸花,花开不见叶,见叶不见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生生相错,世世永不相见。花叶哪怕离得再近,也终究不能相见与一处。而渡边博子就是他们旁边的一株白色曼珠沙华,是无尽的思念,是天堂的来信,也是绝望的爱情。见过了他们的叶,也见过了他们的花。
《情书》不论是究其人物设定还是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是十分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讲爱情,却又不仅仅是爱情,也有人性,是两个灵魂因为另外一个灵魂的相遇。5月20号去看看《情书》吧!说不定你也能遇见那个让你心动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