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孟子.尽心下》-095:再作冯妇,学习了两个成语及一个道理,也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

茅塞顿开指谁(茅塞顿开再作冯妇)(1)

茅塞顿开

两山之间的小路,特别容易长草,草很高,就挡住了路,走的人多了,就走出一条路了,隔断时间不走,路又没了。人的大脑就如同这山间小路,不思考,就容易堵住,勤思考,就如同塞在小路上的茅草被拨开一样。对我们来说,读书,是茅塞顿开的很好途径,常读书思考,保持我们内心的规整有序,不被杂念、妄念干扰,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当我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去帮助别人,既使人茅塞顿开,也让自己更加清醒,说不定是互相点拨的过程,还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现一条新的路子。

这个成语,是否还让我们联想到鲁迅有名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其实也是出于孟子的这个章节。另外,是否还想到禅师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

世上原来好多好的东西都是发源于同一个地方。

茅塞顿开指谁(茅塞顿开再作冯妇)(2)

再作冯妇

太让人误解了,冯妇不是一个女的,而是一个如武松一样的打虎勇士,一次偶尔的机会,打了一只虎成了一名打虎勇士,而那一次,这只虎是在一个山坳里,面对山口迎来的冯妇,不拼命才怪呢,冯妇只能成为老虎的美食,也成为一个笑话。

孟子借冯妇的故事,不愿再去游说齐宣王开仓放粮,就是因为人过时迁,齐宣王不是过去的齐宣王,自己不是刚到齐国受重视的自己,再做这样的事,不是自取其辱么。

我们在做事时,不要的教条的遵守,而要变通的分析,不要鲁莽的好大喜功,而要谨慎的审时度势。

茅塞顿开指谁(茅塞顿开再作冯妇)(3)

君子不谓性,不谓命

孟子说,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眼睛喜欢看美好的东西,耳朵喜欢听美妙的声音,鼻子喜欢闻很香的味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天性,但你没有这份天命时,你是做不到的,君子不会让我们去追求这些外在的东西。只要有这个命,不用强调,人人都能做的到。

与之对应的是,仁义礼智,这些内在东西要靠圣人君子来发扬,能不能有,从孟子性善论的角度,也是本性,但也是有命运的成分,可是需要我们去强调要去追求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外在的,内在的,都有天性的成分,也有命运的成分,如果强调追求外在的东西是本性使然,会让人放纵欲望 ,而强调内在的东西是命运使然,则会让我们放弃追求。#怎样才能活的不累##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你心中最大气磅礴的诗词是什么##今日头条新年快乐##

,